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依据长钢9号1080m3高炉投产半年来的生产实践,分析了提高高炉产量、合理控制煤气流、稳定炉体热负荷、低燃料比操作、热风炉高风温烧炉等方面的工艺,认为高炉产量的提高可以采用多元化措施,并提出了炉体热负荷是一项重要的高炉操作制度等观点,对高炉稳定、低耗、长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顺兵 《中国冶金》2011,21(7):18-22
太钢5号高炉投产4年多以来,通过对炉体热负荷,炉芯温度、炉前作业、稳定操作炉型防止风口曲损和控制入炉有害元素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提高了炉况稳定性,积累了一些大型高炉生产管理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对宣钢4号高炉炉体热负荷长期稳定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量化风速、动能,保证稳定而有力的中心气流,保持适宜的平台宽度和漏斗深度,优化炉前出铁,合理休复风操作等措施,实现了高炉炉体热负荷的长期稳定,为维持合理炉型和高炉长寿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唐顺兵  郑伟 《山西冶金》2009,32(5):45-48
太钢4350m3高炉通过实施高富氧率大喷煤量操作,逐步确立合理的操作制度,加强生产管理降低休风率,实现了炉况的长期稳定顺行,并在高煤比、高产量、稳定炉体热负荷和炉前出铁管理等生产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太钢4350m^3高炉通过实施高富氧率大喷煤量操作,逐步确立合理的操作制度,加强生产管理,降低休风率,实现了炉况的长期稳定顺行,在高煤比、高产量、稳定炉体热负荷和炉前出铁管理等生产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炼铁》2019,(4)
太钢5号高炉已安全运行12年多,随着炉龄的增加,面临炉缸温度升高、设备故障率高、冷却设备损坏加剧及非计划休风次数增多等诸多问题。通过采取改善炉缸工作状况、合理调整操作制度、防止炉壳开裂、稳定炉体热负荷等措施,炉缸侧壁温度快速下降至100℃左右,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实现了大型高炉炉役后期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7.
杭钢1号高炉通过操作技术进步,优化高炉操作,实施强化冶炼,优化煤气流分布,稳定炉体热负荷,实现炉况长周期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8.
杨博  刘增勋 《河北冶金》2014,(3):30-35,58
分析了承钢4#高炉炉体热负荷波动的原因以及高炉各项操作制度对炉体热负荷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措施,通过调整装料制度和送风制度降低了炉体热负荷,达到了炉况顺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太钢4350m3高炉(5#高炉)炉缸以上冷却系统的设计特点,研究其在高煤比、高产量情况下炉内煤气流分布对炉体热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钢5#高炉的边缘气流指数W值控制在0.55左右;中心气流指数Z值应控制在8.8左右;5#高炉下部炉腰炉腹的热负荷较为稳定,而炉身的中上部稳定性较差;5#高炉的热负荷还有降低的潜力,热负荷控制在10~120GJ.h-1范围4350m3高炉仍可稳定操作.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鞍钢2号和5号高炉炉体热负荷分布规律,提出了以低燃料比最佳操作炉型的热负荷分布为基准来计算当前操作炉型的热负荷分布偏差值Sr,实现了操作炉型的量化评估。鞍钢高炉应用实践表明:(1)炉体热负荷分布合理是操作炉型合理的关键,通过与低燃料比操作炉型的热负荷分布对比,能有效诊断当前操作炉型;(2)由炉腹至炉身热负荷,可以从各段热负荷的总值和分布两个维度进行评估;(3)鞍钢高炉理想的炉体热负荷分布分别为炉腹26%、炉腰12%、炉身下部0~6m为53%、炉身中部为9%。  相似文献   

11.
吴胜利  陈辉  呼晓明 《钢铁》2007,42(6):8-12
高炉富氧操作可分为稳定风量、稳定炉腹煤气量及稳定压差3种方式.在大型高炉工况条件下,解析了3种富氧操作方式下主要冶炼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高炉下部高温区煤气通道状况.结果表明:稳定风量的富氧操作方式有利于煤气流在炉缸的均匀分布以及有效煤气通道量增加,是提高高炉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炉炼铁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维兴 《钢铁》2005,40(10):8-12
在描述2004年中国高炉炼铁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中国高炉炼铁在高效、低耗、长寿、优化操作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进步。近年来,大型高炉生产技术水平,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精料技术、喷吹煤粉、热风温度等方面呈下降态势。宝钢、马钢、上钢一厂、鞍钢、首钢等企业部分大高炉利用系数和燃料比等指标已达到先进水平。今后要进一步改善原燃料质量和提高热风温度。  相似文献   

13.
提高风温可以有效降低高炉燃料消耗,促进高炉生产稳定顺行,是绿色低碳炼铁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研究了热风炉热量传输过程和传热特性,通过传热学机理的研究解析,阐述热风炉加热面积与风温之间的关系,提出提高热流通量以改善热风炉传热的观点。研究了热风炉理论燃烧温度、拱顶温度和风温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利用低热值高炉煤气和回收热风炉烟气余热,通过耦合预热和能量梯级利用的技术方法,实现高风温的技术创新及实践。提出了实现热风炉智能化操作的技术要素,论述了合理控制拱顶温度和抑制NOx大量生成的工艺方法,以及有效预防热风炉炉壳晶间应力腐蚀的技术措施。指出实现低热值煤气的高效利用和高值转化,提高风温、降低燃料比和CO2排放,是未来高炉炼铁的关键共性技术。  相似文献   

14.
宝钢1#高炉炉况操作功能综合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宝钢1#高炉大修后过程控制计算机信息量大、运行速度快的特点,在过程计算机上开发了适用于炼铁新技术发展的炉况操作功能,它包手鼓风有计算、休风减矿比计算,炉热热量计算和炉况综合显示等4个方面,为1#高炉提高喷煤比和利用系数、稳定炉况出出了成绩。  相似文献   

15.
富氧大喷煤高炉操作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炉富氧大喷煤时,必须考虑煤气中的氢元素、煤的预热及挥发分的分解热。作者对不喷煤时高炉操作线的计算和绘制方法进行修正,推导出富氧大喷煤时高炉操作线的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可预测富氧大喷煤条件下高炉内煤气成分、煤气量、热量分布和化学反应等的变化,以便控制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保证高炉顺行。  相似文献   

16.
从低碳炼铁的角度研究高炉采取的各种操作制度的合理性非常必要。用Rist模型和风口耗氧量来评估增加渣量、提高炉腹煤气量、高富氧高湿度、低硅冶炼等操作制度。研究了增加渣量不仅要增加炉渣的熔化热,而且由于风口耗氧量的增加,将提高直接还原度,提高燃料比。高富氧高湿度冶炼,由于水分解需要消耗碳素,同时附加了热量消耗,使风口耗氧量增加;唯有改善炉身效率,增加间接还原,充分利用炉内煤气热能和化学能,才能补偿风口耗氧量引起的负面影响。目前中国高炉的炉身效率普遍偏低,而低硅冶炼应在提高煤气利用率与低燃料比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发挥效果。由此提出在种种操作制度下需要关注的方面,供操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炉的日趋大型化和喷煤工艺的采用,对高炉用焦炭的热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我国含有一定碱金属的大型高炉的生产,如何合理组织配煤炼焦,是大型高炉顺产的重要因素。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对武钢配煤炼焦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首钢2号高炉装料制度调整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贺顺  刘利锋 《炼铁》2005,24(3):12-16
对首钢2号高炉装料制度调整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首钢借助炉顶摄像仪、十字测温装置、高炉煤气连续自动分析等设备,形成了一套高产、低耗、稳定、长寿的装料制度。  相似文献   

19.
 Reasonable control on CRI (coke reaction index)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BF (blast furnace) low-carbon smelting. However, there are contrary opinions. One is increasing CRI to improve reaction efficiency in BF and the other is decreasing CRI to suppress coke degradation in furnace. Different methods are adopted to realize effective catalysis (increasing CRI) and passivation (decreasing CRI) of coke. Simulation tests of coke in BF lumpy zone under gradual temperature rising have been done. Effect of CRI on gas composition, ore reduction, burden column permeability and heat reserve zone′s temperature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 are studied. Then combined with iron making calculations, a novel BF operation suggestion is proposed as coke nut with small size be catalyzed and mixed with ore while skeletal coke with large size be passivated and separately charged into BF.  相似文献   

20.
长期高煤比生产炉缸活跃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钢高炉在长期高煤比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调整高炉操作参数,改善焦炭质量增加鼓风的穿透能力和选择合适的风速与鼓风动能以及相应的上部调剂,确保了炉缸的活跃.同时,开发了定量判断炉缸活跃程度的指标,即炉缸活性指数,为长期高煤比生产下仍然能保持高炉顺行,获得良好的生产操作经济技术指标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解决了长期高煤比生产下实现高炉长寿的问题.宝钢的高煤比已经连续36个月稳定在200 kg/t以上,最高月平均达到了260.64 kg/t.实践表明:长期高煤比生产的高炉要实现稳定顺行、高产低耗、优质长寿,活跃炉缸是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