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巴州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危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对巴州水资源现状分析,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只有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体系、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科研节水服务支撑体系等“四大体系”,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才能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巴州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危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对巴州水资源现状分析,指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只有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体系、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科研节水服务支撑体系等"四大体系",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才能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不断巩固和完善符合江阴特色的节水型社会制度框架体系,江阴市建立了以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公众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2018年12月,江阴市顺利通过江苏省水利厅组织的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验收。本文梳理了江阴市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主要措施、示范工程创建情况,总结了取得的成效与特色经验,并对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其他地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任波 《山西水利科技》2007,(4):73-74,77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节水型社会建设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技术体系来支撑。文中根据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特殊的水资源及用水背景,提出了五大技术体系来支撑山西省节水型社会建设。五大技术支撑体系包括: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微观定额管理体系、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满足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水资源调配与综合信息管理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与技术体系和与全面节水管理相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少文 《中国水利》2012,(Z1):25-27
基于大兴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十二五"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分析了当前影响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主要因素,从工业节水、农业节水、生活节水几个方面,探讨了在大兴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对策,提出通过持续推进"向观念要水""向机制要水""向科技要水",将现实的耗水型社会经济系统转型为节水型社会经济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大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控制性和先导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节水型社会建设应在水权水市场理论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建立与现代水权制度相适应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工程体系、建立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等四个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和实践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镇江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江苏省镇江市的水资源状况、利用现状和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多年来镇江市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节水宣传,建立工作网络,落实工作责任,增加资金投入,节水技改和节水设施保障到位,强化用水节水管理,突出节水特色亮点,树立典型示范等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的成效和经验。以实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的目的。阐述了镇江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开源节流、防污并举、把节流放在首位的"十二五"发展思路,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全面保护、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励行节约等创建节水型社会的几种方法途径,以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人水和谐,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权转换是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宁夏和内蒙古水权转换试点实践丰富了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容。本文提出了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系,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用水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的水管理体制;通过宏观调控和经济手段,建立与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建立节水工程投资长效保障机制,促进节水工程和节水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加强水权转换制度的技术支撑系统建设,为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庆 《中国水利》2006,(3):50-51,49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局面的根本出路。从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节水体系;促进节水领域的科技进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发展与节水的双赢等几方面提出了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减少污水排放的重要措施和平台,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通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将不断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控制水资源需求过度增长,有效节约水资源,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水环境及生态的影响,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永续支撑。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环境是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研究西部典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规律,对西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环境综合指标体系,借助于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贵阳市2001~2015年间的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水资源环境综合指数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总体上呈线性的增长趋势,协调类型逐渐从严重失调转变至优质协调类型。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是动态的历史过程,只有促进两大系统综合指数的稳步提高,二者的协调发展度才会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城市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和影响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好保护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中根据水资源调查评价资料,针对运城市水资源结构特点,采用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了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存在的过度开发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持续理论、系统协调理论内涵,从区域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及经济社会现状要素相互耦合、共同支撑水资源系统的角度,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构建了区域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度、协调度概念及其定量表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并结合有关数据对2003—2013年辽宁省水资源安全形势演进态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辽宁省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度呈整体上升趋势,自然因素导致资源子系统可持续度变化不稳定,其余3个子系统可持续度基本呈现逐年提升态势;2研究时段内辽宁省水资源系统协调度波动变化,是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耦合导致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不稳定;3在研究时段内辽宁省水资源系统安全等级逐渐提高,安全态势趋于好转。未来,有关部门应在加大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区域水资源系统协调发展和统一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将水资源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管理和优化配置,以期实现区域水资源系统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大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该区域水资源并探讨其风险现状,本文分别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现状、社会经济水平等方面建立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的突变类型确定各指标的风险值,然后运用突变理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大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高度风险状态,评价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区域水资源利用现状;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和风险等级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可为该区域水资源管理规划和风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面临形势,根据最新发展需求,开展水资源开发保护总体思路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制定.从处理好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三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了水资源开发保护的总体思路.根据我国不同用水行业的需求分析,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特点与资源环境状况,提出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及东西互济、南北调配的水资源配置体系,进而提出我国水资源总体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6.
霍伦河流域水资源评价是对区域内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情况和供需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的估价。其核心是要研究计算大气降水、地表水、污水及外调水或过境水等水量,调查分析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与环境用水等五种需求。科学分析区域水资源的特点,准确把握其在数量、质量等方面的特性。展望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量、质量等方面的特性。展望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达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江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现状调查和对江西省水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进行剖析,探索江西省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耦合关系研究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西安市2005-2017年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间的耦合模型,对二者间的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2005-2017年西安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度介于0. 3299~0. 9675之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70%的年份属于高协调度耦合; 2005-2012年为城市化发展滞后于水资源环境阶段,2013-2017年为城市化发展超前于水资源环境阶段,得益于西安市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使水资源环境状况不断改善,但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相比还是显得不够,水资源环境指数将长期低于城市化综合指数; 2020年水资源环境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未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将是西安市城市发展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水资源保护、提升市政供水和污水处理能力及增强市民节水意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以自然界水文循环为基础,以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为主线,系统分析了水资源及水资源管理的内涵,揭示了水资源管理产生与发展历程,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水资源管理深层次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水资源管理模型。针对目前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分析了水资源管理的模式与内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冰 《中国水利》2007,(5):26-28
要解决安徽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经济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与水资源承栽能力不平衡、水环境恶化与建设生态省的要求不平衡、水资源管理体制与水资源及水环境状况不平衡等问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水利的理念,强化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约束力,强化水权与定额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采取有力的节水措施,加强水污染防治,坚持依法治水,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安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