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丽萍 《江西建材》2022,(5):269-270+273
为了缓解城市硬化带来的内涝、初期雨水污染以及热岛效应,海绵城市生态建设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之中。文中对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和作用,并对海绵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系统化方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合,是社会资源科学分布与综合管理的体现。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海绵城市的理论,着重从道路设计、排水渠道规划等方面,分析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要点,以达到明晰海绵城市规划要素,提升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常德市海绵城市示范区柏子园片区为例,从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的角度系统梳理了老城区现状问题成因,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构建了老城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并利用模型模拟分析,探讨了老城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系统化海绵建设技术措施,以实现片区管控指标要求。通过构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改造、管控系统性方案,柏子园片区被打造成一座会“喝水”的海绵城市。  相似文献   

4.
建设海绵城市是落实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缓解城市排水防涝压力、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探索研究了江南水乡平原水网地区海绵城市建设途径,形成了基于圩区特征的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策略,能够实现城市水系统功能的综合提升,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基于研究成果,打造了一批具有综合示范意义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的排涝特征与问题,在梳理构建治涝片区排水格局的基础上分类提出了针对性的治涝策略。对于具有一定坡度。在多数时期可以实现自排的治涝片区,采用“上蓄+中分+下排”模式,分段缓解排涝压力,提高城区排涝标准对于整体地势低洼,在多数时期很难自排的治涝片区,采用“建闸营圩,蓄排并举”模式,将雨水排口分散建设小型雨水泵站的模式调整为片区排涝主干河道末端建设大型排涝泵站的模式,充分利用片区内部河网的输送和调蓄能力,增强城区应对暴雨的韧性。  相似文献   

6.
7.
《市政技术》2017,(1):107-109
结合梁平县海绵城市工程实际,介绍了梁平县双桂湖片区城市道路下海绵城市设施的设计要点。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在不改变原设计雨水管道规模的情况下,可将暴雨重现期由3年提高至5年。并对生物滞留沟的后期运行维护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娟  程小红 《城乡建设》2022,(19):10-11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设海绵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建设海绵城市,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指导督促地方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指导各地科学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在各类工程项目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于推动建设健康水循环系统、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老旧城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水环境恶化、内涝频发、水生态退化、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海绵城市建设是老旧城区转变发展方式、解决涉水“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为系统解决城市水问题,实现综合治理,保障海绵城市实施效果,有必要编制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化方案。以厦门马銮湾试点区系统化方案编制为例,从现状情况梳理、主要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定量化解析、水环境方案、水安全方案、水生态方案、水资源方案、工程综合统筹等方面对系统化方案编制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镇江作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依托海绵城市建设的建成区户外环境改造是其最大特色。镇江建成区中老旧小区分布范围广,环境极为复杂,与广大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改造难度大。探讨这些难题的解决办法是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分析镇江老旧小区建设实例,归纳镇江老旧小区改造当中遇到的特殊挑战,同时从雨水工程与景观建设两个层次提出解决策略,研究可供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在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中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从规划阶段向实施阶段的过渡,建设思路也由单一海绵项目发展为片区整体解决方案。小流域海绵城市系统化方案采用系统化的思维,对现有海绵规划设计进行优化和统筹,可转变规划设计思维,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量化分析建设任务的工程绩效和对规划目标的贡献程度,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深化规划的落实和设计的统筹,明确工程措施与海绵绩效的关系,整合优化海绵建设任务,提高工程的实施效率和效果。以某小流域为例,针对该流域的重点问题,提出了自然本底保护、水环境治理和水安全提升三方面的海绵建设策略,并通过模型评估等技术手段,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量化评估。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小流域海绵城市系统化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绵城市建设在落地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困难,涉及技术层面和管理体系等诸多问题。论文通过分析无锡市在海绵城市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现有的管理体系,提出科学合理的推进机制,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顶层设计相关规划的编制要求更加清晰。基于萍乡严重的水安全问题、总规暨“多规合一”调整和原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不足等,对萍乡海绵城市专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修编。在“全域管控-系统构建-分区治理”的核心技术路径指引下,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为原则,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理念,制定了系统性全局性的规划方案。特别构建“上截-中蓄-下排”大排水体系,解决了萍乡严重突出的内涝积水难题。萍乡专规修编有力指导了后续海绵城市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中规定了海绵城市建设评价的考核内容和考查内容,其中考核内容包括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源头减排项目实施有效性、路面积水控制与内涝防治、城市水环境质量、自然生态格局管控与水体生态岸线保护。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应对典型项目、管网、城市水体进行监测,结合现场检查、资料查阅和模型模拟进行综合评价。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于2021—2023年间竞争性选拔了3批共60个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15.
刘利刚  吴凡 《风景园林》2017,24(12):117-124
海绵城市有助于缓解中国城市与雨水处理模式相关的四大问题,即水资源缺乏、城市内涝、水生态破坏与水质恶化、地下水位剧降。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需要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水利与给排水、建筑设计等各专业认知并解决各自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强相互协调与配合。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首先需确定不同城市的主要问题,进而从产业规模与类型、城市空间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土地开发模式各角度选择合适的海绵城市总体规划策略;海绵城市规划应在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和地块空间布局层面形成有利净化和消纳雨水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海绵城市规划应融入城市规划体系,与城市总规、控规和详规等各阶段进行良好的结合;海绵城市规划应逐步从事后的改造型规划,向事前的引导型规划转变。以北京林业大学硕士风景园林设计课程—迁安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为例(该课程由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专业组成的教师团队指导),对宏观城市级别的海绵城市总体空间规划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针对寒地城市滨海区的海绵及内涝防治问题,选取庄河市第五片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貌-水文条件梳理,明晰源头控制、末端调蓄、防洪排涝的生态规划思路,构建弹性开发理念下的海绵及内涝防治,重点解决其面临的水网失活、双潮叠加、冬季堆雪等问题。基于弹性开发理念,提出时空弹性、海潮弹性、冬季弹性的海绵及内涝防治策略,以期为北方城市滨海区域的海绵规划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论述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发展背景,从基础设施、住宅区、公园绿地等方面,分析了海绵城市的建设要点,并结合孝义市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该市进行小海绵建设的建议,有助于提升地下水量,预防季节性与区域性缺水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阶梯式生态框挡墙的设计理念和应用优点作了简单介绍,结合徐州市海绵城市试点项目截水沟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如何控制生态框挡墙施工质量,保障生态框挡墙在稳固河道以及美化河岸景观的同时,发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作用,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临汾市的城市概况,确立了临汾市海绵城市的总体规划目标,介绍了海绵城市的编制思路,并探讨了海绵城市管控与雨水系统设计方案,为其他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