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以青岛地铁8号线为例,为解决受周边环境影响,TBM无法于正线上始发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TBM平移+弧形出渣导洞"始发方案并成功实施,方案满足了TBM主机及后配套组装、始发功能,并通过前期平移出渣运料、后期弧形导洞出渣运料方案解决出渣运料难题,可为类似盾构/TBM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享临时工程设计和施工前景,讨论并强调承包商如何从工程角度调整原设计,并在不利地质条件下,综合考虑有效的隧道始发井。共享经验涵盖如何运用不同的工作井施工方法,在2个隧道掘进机(TBM)始发井中避免支撑横跨工作井而造成不便。  相似文献   

3.
以青岛地铁8号线双护盾TBM始发施工为背景,基于传统反力钢环洞内安装空间受限、安装精度及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等问题,设计出一种反力钢环及快速精准安装方法,其可根据盾尾姿态提前在较大空间场所将装置焊接固定于双护盾TBM尾盾部位,安装速度快,确保了钢环安装完成后与尾盾中心重合,可避免始发隧洞内安装困难产生偏差而导致钢环受力不均,造成钢环被管片顶推变形,同时后期钢环拆除量较传统减少,通过有限元受力模拟分析及施工现场实际应用验证,钢环变形满足要求,确保了首环管片安装精度和隧道成型质量,极大提高了双护盾TBM始发施工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青岛地铁8号线双护盾TBM始发施工为背景,基于传统反力钢环洞内安装空间受限、安装精度及效率低、安全风险大等问题,设计出一种反力钢环及快速精准安装方法,其可根据盾尾姿态提前在较大空间场所将装置焊接固定于双护盾TBM尾盾部位,安装速度快,确保了钢环安装完成后与尾盾中心重合,可避免始发隧洞内安装困难产生偏差而导致钢环受力不均,造成钢环被管片顶推变形,同时后期钢环拆除量较传统减少,通过有限元受力模拟分析及施工现场实际应用验证,钢环变形满足要求,确保了首环管片安装精度和隧道成型质量,极大提高了双护盾TBM始发施工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工基础》2015,(4):32-34
结合达坂隧洞工程地质情况,针对双护盾TBM施工,大断面六边形(四块)管片衬砌豆砾石回填灌浆镶嵌式整体受力结构的特点,结合现场施工中管片错台等信息综合计算分析,提出了管片纵缝外侧限位器、豆砾回填灌浆封闭环、软弱围岩钢花管固结灌浆等创新技术,解决了一直困扰国内外TBM施工技术人员侧管片外移、豆砾石灌浆结石不密实、软弱围岩加固岩体等影响主洞衬砌结构施工安全的技术难题,对双护盾TBM应用于复杂地质条件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6.
齐敦典 《建筑技术》2012,43(2):134-136
盾构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始发车站无后置出土口,因此盾构始发不得不采取特殊始发方案进行掘进施工。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采取相应的盾构始发方案,以使盾构始发方案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高效、安全可靠。总结出分体始发,铺设道岔法及后置单轨梁盾构始发等方案,为类似盾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双护盾TBM施工具有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已成为山岭隧道建设的重要选择。通过对已建的双护盾TBM隧道调研得到了双护盾TBM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结合青岛地铁2号线提出了基于地质适应性、线路适应性、周边环境适应性的双护盾TBM城市轨道交通隧道适应性分析方法。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采用双护盾TBM施工的隧道多为特长、深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受高地应力和地下水影响,经常发生卡机、涌水、渗水等灾害;和山岭隧道相比,城市轨道交通隧道采用双护盾TBM施工时灾害发生率更低且处治措施更为灵活;双护盾TBM施工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建设中具有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的优点;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回填层质量较差和TBM过站与车站施工协调难度大的新问题提出了设置止浆环和曲线过站的处治方式。  相似文献   

8.
双护盾TBM在公路项目中应用较少,由于雅家埂隧道特殊的环境条件,首先对该项目应用TBM可行性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搜集到的类似项目资料,分析贯通平导+施工斜井+通风斜井方案和平导采用TBM+主洞爆破法方案在工期、造价上的优劣,同时对两种方案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雅家埂隧道平导采用TBM+主洞爆破方案可以大幅度缩短...  相似文献   

9.
高涵 《建筑安全》2024,(3):42-47
由于侧向横移始发技术不占用城市干道,无需交通疏解,有效节省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交通压力日益增大的场地受限条件下城市中地铁盾构始发施工方法带来新突破。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三号线二期十二区段工程盾构机在场地条件受限下侧向横移始发的施工实例,对施工方案与施工工序,以及在施工过程的始发地下空间结构、盾构平移组装技术与无负环始发技术三项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的成功运用,有效缩短工期并降低了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靳思东 《山西建筑》2010,36(18):144-146
介绍了TBM的发展及分类,阐述了双护盾TBM的组成及功能,重点论述了双护盾TBM的掘进施工,并对TBM出渣及材料运输、管片安装、豆砾石回填和灌浆等作了归纳,从而更好的推进TBM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钢套筒密闭始发是应用盾构平衡始发技术,通过密闭的钢套筒提供平衡掌子面的水土压力,使盾构机在钢套筒内如同在正常掘进状态始发掘进,该方案有效避免常规始发方案在地质条件复杂、端头加固不理想、周边环境无法进行端头加固的条件下保障盾构始发施工安全。结合施工实践,对钢套筒密闭始发工作原理、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介绍,阐述了钢套筒密闭始发施工方案及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盾构进出洞门土体加固厚度,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不同加固方法以及不同盾构始发工法确定。本文通过分析某地铁盾构始发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汇集了造成质量事故的诸多因素以及解决问题的工法。通过施工过程对质量问题的实际调查、数据分析,探究了解决始发质量问题的工艺,所得结论经验可供以后施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盾构法施工已成为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主要工法,而始发施工是施工过程中影响隧道质量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特殊地层环境下的始发施工更为困难。本文以深圳地铁5号线某标段强风化角岩层中盾构始发工程为基础,分析了强风化角岩层中始发潜在的问题,提出始发过程中关键部位施工改进方案,并对关键部位进行了力学验算,提出了始发阶段盾构掘进姿态控制要点,最后对始发后试验掘进段的监测结果进行跟踪分析,为今后相同地层条件下盾构始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姜桥  宁向可 《建筑机械化》2023,(4):15-19+91
分析了榕江关埠引水工程双护盾TBM掘进过程。首先基于地质资料,进行了TBM掘进适宜性分级,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TBM掘进-支护模型,表明了TBM在该工程中掘进较为顺利,并结合不良地质条件下TBM的针对性设计,提出了TBM施工处理措施,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李建斌  陈馈 《建筑机械化》2006,27(3):46-49,58
阐述了双护盾TBM的技术特点及地质适应范围,分析了其施工的优缺点,同时对其在引水工程、跨海隧道,尤其是对长大铁路及客运专线隧道使用双护盾TBM施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7标土建工程中宁路站至真如站区间小曲率半径盾构始发(出洞)的经验,从盾构始发段掘进(出洞)轴线拟合设计到始发段掘进前准备工作,分析了盾构始发(出洞)段掘进的施工控制重点,提出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摸索出TBM在不同掘进段的最佳配套洞外出碴方法,本文结合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TBM在不同掘进段采取的不同洞外出碴方式,从出碴方法的选择到实践,最后进行效果验证,在施工组织、施工效率、经济指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最终提出了不同掘进段TBM配套连续皮带的洞外出碴综合技术,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梁飞 《建筑机械化》2023,(2):32-34+54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应用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开挖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于缩短电站建设周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信息化程度有重要意义。为解决抽水蓄能电站关键线路工程交通洞、通风洞TBM掘进技术,研究了通风洞、厂房顶拱、交通洞统一断面开挖洞室结构;开发了大直径小转弯能力的新型TBM;研究了适应交通洞TBM掘进的大坡度物料运输、连续出渣、TBM步进始发技术和水、风、电管路延伸技术;成功解决了交通洞、通风洞施工过程中的难题,同时为类似项目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双护盾TBM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隧道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隧道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施工过程中硬岩掘进机的使用效果。介绍了双护盾TBM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从目前的施工状况,分析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双护盾TBM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军兴 《山西建筑》2009,35(6):304-305
就双护盾TBM全断面高速掘进时的不良地质洞段固结灌浆施工工艺作了详细的介绍,对灌浆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既满足了TBM高速度掘进,也保证了成洞质量,为特殊地质条件的加固处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