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3D打印结构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规划分析、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对新工科背景下3D打印梦工厂的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通过软硬件建设变革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具有适应未来工程需要的新工科工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职教育与产业联系日益密切,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剖析了高职模具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指出了现存问题,并在新工科为背景下,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推动教学模式更加合理化,进而为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着眼新工科背景下对于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基于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科竞赛,以《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的系统性教学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为抓手,以加强专业课程与学科竞赛联动及融合学科竞赛与人才培养体系为目的,解决单纯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探索工科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强化学生参与、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促赛、赛学促创”互动升级效果,着力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积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新常态。  相似文献   

4.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工科加速建设的新形式下,传统工科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探寻传统工科的发展方向及应对方法对我国迈向制造强国尤为重要。文中以制造业中应用量大的焊接学科为例,通过系统分析焊接学科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从国家和产业需求、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等四方面挖掘传统工科在新形势下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应对策略,为传统工科的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提供一窥之见。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以来,教育部持续推进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新工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应运而生。工程训练作为高校面向工科生开设的基础实践必修课,应重点把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方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既为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的创新平台,又为非机类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提供关键的教学场所。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时代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新工科背景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模式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机电传动控制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是机电控制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应能适应产业发展和工程应用的需要,培养出知识基础扎实、视野宽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新工科背景下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产教深度融合模式下的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的建设是为了顺应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服务创新战略要求,基于落实立德树人,通过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主要途径来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文中主要针对新工科建设下应用型大学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拓展理论教学内容、优化实践课程教学,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下,焊接专业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新工科、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写作能力是专业写作和专业成功的核心能力。作为具备卓越工科实力的综合性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写作与修辞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头报告能力、多媒体展示能力和专业领域的写作能力。斯坦福大学写作课程有三方面的成功经验,教学理念实用而明晰:学会写作、以写促学、以写促研。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质量保障措施得力,促进课程管理规范化、师资队伍优质化、培训平台实效化。这为我国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开设写作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思路,充分发掘写作课在工程教育中的意义:有利于革新工程教育理念,提升工科参与社会决策能力;改变工科人才培养现状,提高工科实践能力;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工科与其他学科交流。  相似文献   

9.
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高职专业建设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群建设为例,对其模具专业群的构建和实施内容进行了探索研究,可为职业教育领域内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解决方案提供参考,推进校企联动、协同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而课程思政既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塑料模具设计中设备选择及浇注系统设计为例,具体探讨了课前-课中-课后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通过课程的教学实践,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元统一。  相似文献   

11.
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国家一流课程建设为契机,工程制图课程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内容,重新定义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通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理念设计教学,过程性评价考核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究。成果表明,改革后的课程教育模式学生认可度高,学生学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一、专业改革的背景和宗旨 80年代初,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扩大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加快高教改革的步伐,一批工科院校试行设置了工业外贸本科专业,培养兼具机电产品知识和外贸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取得很大成功.1986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准设立工业外贸专业.1998年,为了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按照淡化专业意识、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重新调整和设置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原工业外贸专业与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专业一并归入新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因此,全国目前有数十所工科院校面临该专业的调整与改造.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推动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工科背景下,为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实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本文从强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专业综合实验”是基于工程教育、针对工科专业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过程是以产品生产为主线,体现了工程背景;实验内容是以产品生产为手段,涵盖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体现了工程教育的综合性;教学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以提高学生工程素质为目标,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实施,体现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可以在工科院校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创新能力强且具备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机械类专业开设《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归纳分析了《逆向工程与快速成型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与实践方法、课程评价方法等方面探讨课程改革的方法与措施,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工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探索世界一流工科建设之策,对推动中国一流工科建设尤为重要。为减少世界一流工科他国建设经验的“排异”反应,选取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学科为案例并对其建设世界一流工科的经验进行探析,以为中国一流工科建设提供本土经验。在建设世界一流工科的进程中,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学科采取了以下策略:立足学科历史,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打造高质量的研究群体;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问题,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原创研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中南大学矿业工程建设世界一流工科的经验给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工科提供诸多启示:完善资源配置方式和评价体系,促使学科立足学科历史和现实需求,形成学科特色;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和完善评价体系,促使学科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开展原创性研究;搭建国际联合科研平台和开展国际合作,助推学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和学科的学术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以及产业变革正在不断深入,面对新工业与新经济结构的挑战,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我国的工科人才培养也面对着全新的挑战,2017年我国全面启动新工科战略,教育部发布相关文件对理工类专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规划并且指明了发展方向,从客观角度上推动理工类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剖析了目前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缺乏企业有效参与、机制不健全以及过程监控不能贯穿全过程等短板,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通过构建多重质量监控机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并建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过程监控等方式,达到构建高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铸造技术》2019,(1):129-133
针对当前中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提出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产出导向"为宗旨,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构建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新课程体系、新教学内容、新教学模式、新评价体系和新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等6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教育模式中本科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要求的差距,在"新工科"背景以及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迫切需要技术型人才,提出了针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思路:项目促进和科研带动工科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原理、技术、应用知识,还能掌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科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