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重要节点识别技术在指控网络应用中的局限性,引入指挥层级指标,采用多属性决策PROMETHEE方法结合不同节点属性对节点重要度进行综合性评估.首先综合指控网络重要节点影响因素,选取了节点指挥层级、度数、介数和特征向量中心度4个指标作为多属性决策评价指标.其次以熵权理论为基础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划分,并构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装甲机械化部队的通信网络是装甲机械化部队指挥信息系统的神经中枢。详细分析了装甲机械化部队通信网络的结构特点,指出影响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关键所在,给出了识别通信网络关键节点的方法,有利于提高装甲机械化部队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上异构无线网络因节点移动性特征造成的多网络覆盖下最优网络选择困难的问题,从克服节点移动性因素影响、确保决策权值客观合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属性和群组决策的海上移动节点网络选择方法。该方法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和熵权(Entropy Weight,EW)法分别作为主观权重方法和客观权重方法,并引用位置权重,降低移动性因素影响,采用群组决策进行权重综合,使决策权值更加客观合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网络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相对于基于AHP法、EW法以及距离的网络选择方法,具有更优的网络传输时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应急通信节点是前沿指挥阵地为处置突发事件、组织抢险救灾等而构建的通信节点。我国幅员辽阔,通信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组建机动灵活、手段丰富、运行稳定的通信节点对前沿指挥阵地意义重大。根据个人工作经验,为应急通信节点开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轨道交通的建设已经趋于大规模网络化,建设工期日趋紧张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尤为明显,这就要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节点做好把控。通信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因为其还承载着电力监控和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数据传输,故通信系统的建设将影响整体建设的进度及工期,文章将就轨道交通建设里的通信系统节点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复杂网络攻击中,指挥决策者在制定攻击方案时缺乏可靠依据,实施行动时难以达到任务目标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科学的复杂网络节点攻击效果评估方法。通过对网络攻击中攻击方收益、攻击方损耗、攻击方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利用TOPSIS方法对网络中节点的攻击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和排序,有效克服了传统节点选取方法中依靠网络拓扑单一指标(如介数、度中心性)进行评价的片面性,为制定网络攻击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急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可以有效的在恶劣条件下快速建立通信网络,为救援指挥及时提供所需的决策信息。阐述了系统的功能和组成,最后分析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李婷  刘田  李望  孙杰  马松 《电讯技术》2020,60(9):1013-1019
针对沙漠区域特殊环境下的资源能源受限的问题,提出了沙漠多节点宽带通信网络架构的构想,并梳理了其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该网络采用两套体制和三层网络的架构,既可以满足低延迟的可靠性传输,又能达到宽带传输的目的。通过不同的通信体制和网络层级响应不同业务的传输,实现了沙漠特殊的无线传播环境和基础设施缺乏的条件下多节点宽带通信组网的目标,以解决沙漠区域信号盲区的通信问题。相应的通信组网技术可扩展应用到未来深空探测行星表面组网。  相似文献   

9.
王燕钊 《移动信息》2023,45(11):49-51
近年来,科学技术实现了跨越性的进步,无人机应用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使无人机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变得更加成熟。在应急通信中应用无人机,可以在各类突发事件中建立基本的应急通信保障,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从应急通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无人机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优势及应用实例等多个方面论述了无人机在应急通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大突发灾害救援的应急通信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系留无人机的无线应急通信中继系统。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该应急通信中继系统的特点与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对设计研制的应急通信中继系统样机进行了介绍,并利用该样机系统开展了实际外场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中继通信覆盖半径超过23km,数据传输最大速率达15Mbps,高清视频传输清晰流畅,语音通话清晰,短消息收发正常,可满足灾害救援的应急通信业务量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论述和介绍了基于多主通信技术的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分析了CAN总线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的优点。详细阐述了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分析和讨论了CAN总线通信中多主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多主通信技术的具体使用,并对多主通信技术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战场空中通信节点是一种机载通信载荷,提供空中通信网关、增强的态势感知以及战场网络互联等能力。首先介绍了美军战场空中通信节点的应用需求和发展概况,然后分析并比较了典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功能及技术指标,最后探讨了战场空中通信节点的发展趋势,并阐述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期望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世界电信》2008,(6):15-15
当今时代,通信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面对各种灾难事件,通信更是担负着抢险救灾、挽救生命的重任。当灾难来临时,政府需要借助通信了解灾情、指挥救援,而灾民也需要通过通信获取救助信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复杂网络关键节点检测算法准确性低及可靠性不足的问题,结合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 GNN)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复杂网络关键节点检测算法。将复杂网络建模为图模型,通过注意力机制学习每个邻居节点的权重;利用GNN强大的图学习和推理能力,评估网络中节点与连接的关键性评分;采用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搜索GNN的超参数,从而提高关键节点检测算法的可扩展性及可靠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由该算法检测的关键节点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作为机载远程通信主要手段的短波电台在强干扰及超远距离等极限条件下面临的失效风险,针对性地设计了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机载短波应急通信方案。该方案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语音信号转换为语义信息进行传输。采用提出的嵌入式命令词语音识别技术、说话人自适应技术和噪声鲁棒性语音识别技术提高语音识别的性能,保证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机载短波应急通信方法的实现,从而可以在上述情况下为飞行员提供应急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16.
基站天线升空可以增大网络覆盖面积,同时不受地面灾害的影响。文章基于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演进思路,介绍了基站天线的分类、空中平台的分类、空中通信平台在抢险救灾中的典型应用、应急通信空中通信平台的实施方式和空中平台基站天线的选型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震害后灾区通信中断,救援人员无法及时获取灾区信息的情况,文中提出了利用智能手机中的蓝牙和Wi-Fi作为无线网络收发工具,构建灾区mesh网,将灾情信息以分布式的方式存储于网络各节点中,进行信息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无人搜寻、收集各mesh网络上的信息,携带灾区信息的无人机能够迅速将大量灾区信息传送回应急响应中心。文中构建的灾区信息收集系统是集成了受灾人员的自救行为以及救援人员的搜救行为为一体,以内、外域结合的应急响应思想构建的信息收集、获取系统,获得的灾情信息能够快速传回应急指挥中心,供指挥员制定相应应急方案。  相似文献   

18.
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给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高效、稳定的电力应急通信系统。基于单一的网络载体的通信系统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文中采用多网融合技术,实现卫星通信、4G、Wi-Fi等多个子网络载体融合的电力应急通信系统,克服单一网络的局限性,提高电力应急通信的效率。经测试验证,该系统可以提高传输线路的带宽、自动切换至信号最优的网络,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为获取机会网络动态拓扑结构,使用时空图模型对机会网络进行建模,使用了节点平均度、介数中心性和整网消息转发率三个评估指标来评估节点的重要程度。使用接近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方法以及基于马氏距离的TOPSIS方法来对机会网络中关键节点进行评估。采用节点计算移除节点后的整网消息投递成功率来验证评估结果的正确性,发现基于马氏距离的TOPSIS方法的评估效果要比TOPSIS方法更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具有更小规模的高阶结构对关键节点组的影响,以优化网络传播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体结构和度信息的关键节点组识别算法。基于模体结构对节点影响力进行评估,挖掘模体结构的核心节点,使用多准则妥协解排序(VIKOR)法将其与度信息进行融合,并利用种子排除算法对种子节点的邻居进行排除,有效减小影响力重叠问题。在SIR传播模型的基础上,选取6个不同的无向网络与4种基准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