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流型推挽全桥双向变换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适合高低压变换的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为电流型推挽变换器和全桥变换器组合而成的电流-电压型拓扑.分析了双向变换器的升压和降压两种工作模态,以及该变换器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可行性.最后给出了实验波形.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推挽变换器的电流稳定性和系统可靠性,在推挽变换器的小信号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推挽变换器的全状态变量双环控制系统,同时给出了控制系统的具体设计过程,并通过仿真软件对具体设计过程进行分析;仿真对比和实验结果表明:双环控制器提高了推挽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系统电流稳态和动态性能,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电流连续型直流变换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和低电磁干扰等优势,因而适用于航天领域。本文提出了基于耦合电感的电流连续型推挽类拓扑的概念。以电流连续为目的,对传统推挽单元进行改进,得到五种新型推挽单元,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耦合电感的推挽类拓扑的生成规则,并推衍出各类推挽单元的拓扑族。依据母线侧电流为低纹波的原则,将这些拓扑分成适用于BDR和适用于BCR两类,并列表比较其特性,总结各自的适用场合,为不同功率等级PCU中的BDR和BCR提供最优拓扑选择。最后,通过研制新生成升压比最高拓扑的试验样机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三管推挽双向全桥变换器运行效率,提出了一种峰值电流应力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TPBFC变换器扩展移相控制(Extended Phase shift Control,EPS)下的基本运行模态,推导了系统传输功率与峰值电流应力表达式。进一步,采用拉格朗日函数构建了变换器传输功率与峰值电流应力的约束模型,推导了各运行模态下满足峰值电流应力最小的移相比组合。在搭建的500 W样机上的实验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使变换器峰值效率提升了2%。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超声波电机驱动电路广泛采用推挽式电路作为DC/AC升压变换器。推挽式变换器的负载通常是由超声波电机与电感构成的LC串联匹配电路。由于工作方式有别于传统的DC/DC应用,且负载特殊,所以超声波电机驱动电路中的推挽式变换器工作过程较为复杂。详细分析了这一工作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超声波电机驱动控制装置的非线性特征,也有助于该装置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6.
利用STM32F103RBT6单片机为主控芯片,采用推挽式拓扑结构及脉冲宽度调制技术,设计制作了一款高性能升压型DC DC电源变换器。该电源变换器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为15~25 V,直流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30~36 V,最大输出电流为1 A。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电源变换器具有较好的负载调整率和电压调整率,输出电压波纹较低,转换效率高,并且具有输出电压的步进调整和测量、显示以及过流、过压保护等功能,在中小型升压型开关电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何朋  王勤  王众  伍群芳 《电测与仪表》2020,57(15):135-141
电流型推挽变换器适用于低压输入高压输出场合,但传统拓扑结构功率管工作在硬开关状态,开关损耗大、电压应力高,所需变压器匝比大。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错并联零电压开关(ZVS)电流型推挽变换器。所提出结构在传统拓扑基础上只需增加一个简单的箝位支路即可实现所有功率管的ZVS开通,箝位电路可有效吸收变压器漏感能量,输入并联输出串联结构可以减小原边功率管的电流应力、副边二极管的电压应力、滤波器的大小及变压器匝比。文中详细讨论了所提出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关键设计,搭建了一台800 W原理样机验证了所提拓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驱动超声波电机的推挽式变换器工作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的超声波电机驱动电路广泛采用推挽式电路作为DC/AC升压变换器.推挽式变换器的负载通常是由超声波电机与电感构成的LC串联匹配电路.由于工作方式有别于传统的DC/DC应用,且负载特殊,所以超声波电机驱动电路中的推挽式变换器工作过程较为复杂.详细分析了这一工作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超声波电机驱动控制装置的非线性特征,也有助于该装置的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9.
DC/DC电源变换器是能将一种直流电压变换成另外一种或几种直流电压的高效供电装置。首先介绍DC/DC电源变换器拓扑的分类,然后以表格形式归纳了常见DC/DC电源变换器的拓扑类型,包括电路结构、传递函数、电压及电流波形以及控制器的典型产品等。  相似文献   

10.
推挽隔离式BOOST变换器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推挽隔离式BOOST变换器,理论上分析了连续模式下的推挽了式BOOST上一些主要性质。理论和实验都表明,在低电压输入、较大功率输出的变换器中,该电路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种车载开关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列车车栽电源的需求,设计了DC/DC的开关电源。主电路采用了推挽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采用了SG525A双端输出驱动MOS功率管的电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一种列车车载电源的需求,设计了DC-DC开关电源。主电路采用推挽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采用SG525A双端输出驱动MOS功率管电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推挽正激拓扑的多重化DC/DC变换器,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推挽正激变换器同时具有推挽变换器和正激变换器的优点,它的变压器磁芯双向励磁、磁芯利用率高、开关管电压应力低、不需要附加磁复位电路等优点。系统采用了多重化技术,减小了每套装置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还减少了输出电压的脉动.因此可以大大减小滤波电感、电容。论述了该变换器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最后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台5kW的实验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推挽正激电路在低电压大电流场合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高压直流电源效率,降低其体积和重量,这里介绍了一种基于LCC谐振变换器的高压直流电源设计方法。结合移相脉宽调制(PWM)和脉冲频率调制(PFM)方法,实现变换器在全负载范围内的软开关。首先分析了LCC电路的工作原理,并采用基波近似法进行数学建模,在此基础上,给出不同负载时频率、占空比与电压增益的关系曲线,为设计LCC谐振变换器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一台峰值电压35 kV,额定功率7 kW的电源样机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系统采用闭环控制,提高了输出电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逆变电源常见拓扑电路,针对拓扑常用典型结构图,分析了各拓扑结构的应用场合及优缺点,给出了全桥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法及其器件的参数。通过科学合理的器件选择,使其高效节能的逆变电源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为提高推挽变换器的电流稳定性和系统可靠性,通过分析了DC/DC推挽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小信号数学模型.并施以电流型双环控制策略,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和保护能力.给出了推挽变换器的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推挽变换器,双环控制策略具有良好动态和静态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电压传输比的中大功率场合,研究设计了一种推挽全桥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了变换器的两种工作模式,升压侧选择Boost变换级联推挽的方式,采用变压器替代推挽侧电感改善了变换器升压启动的问题,降压侧结合移相全桥控制技术实现软开关。对主电路及控制驱动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并给出了电路主要参数。最后以C2000系列微处理器TMS320F28035为主控制器,设计制作了一台2 k W的实验样机,给出了相应的测试结果验证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LLC谐振变换器加同步整流为核心的电源设计方案,能在高频下实现软开关,既缩小了电源体积,又提高了转换效率。在分析LLC谐振变换器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绘制了电压增益曲线,给出了谐振网络参数选择的依据。为验证理论的可行性,试制了额定输入230V/60 Hz与115V/50Hz两种模式,额定功率为750W的样机,结果表明电源达到了业界铂金版等级效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种双管正激ZVT-PWM开关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双管正激ZVT鄄PWM电路的软开关拓扑,详细分析了该拓扑结构实现软开关的工作原理,给出了一个开关周期中各个开关模态的关键参数计算公式,利用公式推导说明了实现软开关的策略。在理论分析和计算的基础上,采用双管正激ZVT鄄PWM主电路拓扑结构,成功开发并研制了1.5kW(26V/50A)的开关电源。该电源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可靠性高、电磁干扰小的优点。针对实测波形和理论分析波形存在的差异,文中给出了准确的说明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统能源的耗竭,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无污染能源受到了广泛的研究。由于燃料电池自身输出电压变化范围大,要有效利用其变化的输出直流电,后级变换器的研制是个重要的环节。该文首先分析了燃料电池外特性较软的特点,然后针对此特点,对现有的控制技术进行分析选择。同时通过对推挽正激变换器的小信号建模,发现平均电流控制技术可以克服这一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变换器的控制参数。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表明平均电流控制可以有效解决输入变换器的源效应问题。同时对于变换器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压尖峰问题,提出了双CDD无源无损箝位电路。 基金项目:航空支撑科技基金项目(05C52006)。 实验结果表明较好地解决了电压尖峰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