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了分散降液筛板塔的降液管,通过计算分析设置了降液管的管径和长度,以氧气-空气-水为体系,研究了降液管长度对分散降液筛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液管长度对分散降液筛板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且降液管长度为20mm的分散降液筛板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王忠诚  王平 《化学工程》1994,22(2):24-27
在φ1.2m单液流塔板冷模装置的弓形降液管中进行了液体混合的测定,并用混合池模型了作计算。为研究降液管中液体混合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对塔板效率的模拟给出了符合实际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3.
塔板降液管中液体混合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φ1.2m单液流塔板冷模装置的弓形降液管中进行了液体混合的测定,并用混合地模型作了计算。为研究降液管中液体混合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对塔板效率的模拟给出了符合实际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4.
汪冬兵 《大氮肥》1994,17(6):438-439
总结尿素合成塔内降液管易破坏的部位及损坏方式,分析其遭受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CTST-MD复合型塔板降液管流体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立体传质塔板(CTST)和悬挂式降液管各自的优势,在CTST塔板的基础上组合悬挂式降液管。以此为实验塔板,在直径为570 mm的有机玻璃塔中以空气-水为实验物料进行冷漠实验,对此种塔板的板压降、降液管的液层高度、液流孔孔流系数等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鼓泡型塔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复合型立体传质塔板的板压降低于弓形降液管的CTST和悬挂式降液管的筛板(MD筛板)。在高液相负荷下,复合立体传质塔板降液管液层高度远低于MD筛板,具有更大的液体处理能力。悬挂式降液管液流孔的孔流系数主要与开孔的水力半径有关,受开孔率影响较小。得到了复合立体传质塔板降液管几种孔型的孔流系数值。  相似文献   

6.
隋红  李春利  李鑫钢 《化工进展》2003,22(Z1):21-24
在φ600mm的透明有机玻璃塔中,采用易发泡物系,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通过测量了CTST塔板和F1型浮阀塔板降液管中液体的RTD曲线和泡沫高度,对两种塔板的降液管操作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CTST比较浮阀塔板,其降液管操作能力大许多.  相似文献   

7.
板式塔降液管中高气含率两相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计了盐水-空气系统试验装置模拟高压塔降液管中高气含率的两相流,采用毛细管光电检测技术测定了降液管中气含率分布和气泡直径分布,并与水-空气系统非高气含率的分布作了比较。实验结果与按上升气泡速度所预测的气含率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空气-水物系,在直径为500mm的有机玻璃塔中对底部分别开有8个和12个液流孔的悬挂式降液管的漏气进行了研究,并在假设漏入降液管的气体产生的压降与板压降相等的基础上建立了击穿漏气模型.结果表明,当塔内的气体流量逐渐增大,漏入的气体以气柱的形式连续进入降液管时,降液管液层被击穿,降液管无法正常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击穿漏气模型的关联式,关联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开有12个液流孔的降液管在液流孔的真实漏气气速为1.40 m/s时,漏入的气体会击穿降液管液层.  相似文献   

9.
采用欧拉两相流模型,模拟了弓形降液管内的空气一水两相流动,得到了与弓形降液管堰长垂直截面上的气含率分布与两相的速度分布.结果表明,降液管底部气含率低,中部的气含率增加显著,上部的气含率较高.液相对气相有很强的夹带作用,同时气相的浮力对于液相流动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将模拟结果与文献进行对照,两者吻合较好,说明提出的模型对于降液管内流体流动状况的模拟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化学工程》2016,(12):50-53
用分流式降液管以空气和水进行了塔盘冷模实验,研究了板压降、板上清液层高度和泡沫层高度、降液管泡沫层高度等流体力学性能,并在相同条件下与无分流式降液管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分流式降液管的塔板压降比无分流式降液管的塔板压降平均降低了39.3%,分流式降液管能有效降低塔板的溢流强度,提高了塔板的处理量。  相似文献   

11.
多降液管塔板目前在精馏、吸收和解吸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多降液管塔板由于降液管悬挂,且上、下塔板的降液管垂直布置,故它的液相流场分布较为复杂.提出了测试塔板上液相流场分布的一项新技术:与塔板上液体同质的高温示踪剂液体在塔板上阶跃注入,用红外热像系统拍摄高温示踪剂液体的流动,从而作出塔板上等停留时间分布图.实验在直径1200 mm的有机玻璃塔中进行,测试塔板为单根悬挂降液管塔板和两根悬挂降液管塔板,物系为空气-水.实验得到不同液量下单根和两根悬挂降液管塔板上等停留时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该测试技术方便、精确、且示踪剂对塔内液体无干扰污染.多降液管塔板存在滞流区,且滞流区随液量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悬挂降液管塔板的冲击漏液及其对传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分析了悬挂式降液管塔板上产生冲击漏液的原因,并提出在塔板的受液区安装防冲漏液装置来减小冲击漏液量。在-φ500的冷模塔内以空气-水为物系测定了冲击漏液量,在-φ300的热模内以酒精-水为特系测定了塔板效率。结果表明:没装防冲击漏液装置的悬挂工降液管塔板的冲击漏液量达总液量的7%以上,而安装防冲击漏液装置的悬挂式降液管塔塔板基本上没有冲击漏液,可以提高塔板传质效率5%以上。  相似文献   

13.
黄苏河  王海清 《煤化工》2003,31(3):26-29
把脱硫塔堵塞形态作为研究问题的切入点 ,指出吸收过程和再生过程中存在的诸如空速、喷淋量、原料气中 O2 含量及氧化槽液位控制不当等问题 ,提出了改进流程和分段吸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尹虎琛  陈奋华  雍钊 《辽宁化工》2012,41(9):963-964
采用常规排水采气方法不仅在产出水的举升、处理和注入过程中需要耗费很多能量,而且增添设备所附加的资金投入也增加了采气成本,缩短了气井的经济可采寿命,同时产出水还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研究气井积液机理,以便利用气井自身能量无积液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15.
王树卿 《化工时刊》2011,25(8):36-38
对立体连续传质塔板( LLC - Tray)的板上清液层高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LLC -Tray板上清液层高度随液体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堰高的增加而增大,气速对清液层高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15):3873-3890
Abstract

Since 2003, a full-scale dissolved air flotation (DAF) process has been operated by the Korea Water Resources Corporation (K-Water) in the Songjeo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 (SWTP). The SWPT was designed with an adaptable operation mode so that it is able to produce safe and stable drinking water, even when the raw water is in very poor condition. The adaptable operation mode is able to buffer the dramatic change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w water. During the service period of 2003 to 2006, the SWTP has shown a constantly sound performa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 turbid water (64–430 NTU), yielding a significantly low level of turbidity (DAF treated water, 0.15 ~ 1.16 NTU; anthracite filtered water, 0.02–0.09 NTU). In terms of the DAF process, this work focused on suggesting some practical solutions that would cope with several difficult problems that occurred in the DAF-based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 These problems included the unexpected high turbidity occurring during the heavy rainfall season, the scraper problem due to the shortage of feed water to the DAF process, and the increase of turbidity due to the use of powder activated carbon (PAC) prior to the DAF process. In addition, from a cost-effective perspect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cycle ratio and the operating cost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DAF process under two different recycle ratio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悬挂式降液管液流孔气液流动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育敏  俞晓梅 《化学工程》2006,34(10):24-26,62
悬挂式降液管液流孔存在3种气液流动状态:只有液体流过液流孔(称走液态),只有气体流过液流孔(称走气态),气液二相都不流动(称气液堵塞态)。实验在长300 mm和宽200 mm的有机玻璃塔中进行,物系是空气-水。使用多路电导仪测试,在每个测试点都巧妙地布置3个电导探针,3种气液流动状态都被测出。结果表明,气液堵塞态确实存在,其面积分率是走气态面积分率的0.4—1.8倍。因此,悬挂式降液管液自封标准既应限制漏气量,还应限制气液堵塞。  相似文献   

18.
李西营  高丽  刘勇  杨浩  毛立群 《广州化工》2011,39(22):39-41,51
利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超疏水表面上液滴撞击过程的动力学。根据能量守恒观点理论研究了撞击液滴的最大铺展直径的关系式,理论推导过程不仅考虑了撞击过程中的表面能的变化,同时考虑了微结构缝隙中流体的粘性耗散作用,最终的理论关系式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