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技术角度详细阐述了我国北方地区传统建筑中用于外檐门窗的步步锦窗格棂条的基本尺度、组合规律和排布方法,为广大施工人员提供了较为详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营造法式》的小木作制度中可以看出北宋的木作装修水平较唐代有了巨大的进步,出现了多种格眼棂条细腻、线脚复杂、极具装饰性的格子门。但《法式》中的窗与唐代相比,却几乎没有进步,延续着简朴的直棂窗一统天下的局面,没有同步出现与“格子门”相似的“格子槛窗”。本文试从窗的历史、功能观念、技术以及《营造法式》自身的性质与特点等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窗子的式样很多。最简单的结构形式,可以是方格的、直条的、带图案式的,其中有盘长、梅花、冰纹、大桃子、圆圈、万字、寿字等,都用支摘窗,其中支窗是指可以支撑的窗,摘窗是指可以取下的窗,后来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叫支摘窗。有的地方情况不同。使用四条隔扇。中国从民间到宫殿庙宇窗子做得十分复杂,做花纹的特别多,如做菱花式的图案就有几十种。花纹图案做得多了,窗子木棂特别密集,使室内光线不够明亮,那些繁杂的窗棂把光线给挡住了。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居住舒适性的提升,有赖于围护结构的性能提升。外窗是围护结构的开口部位和建筑散热构件,但传统外窗的构造方式气密性过差,传热系数比屋面、墙面、地面都大,冬季太阳能得热和夏季遮阳不能满足。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窗的选择、冬季加强保温措施、夏季遮阳措施,提出了动态式直棂百叶节能窗的设计方案,有效提升外窗的保温保凉、气密性、冬季太阳能利用和夏季遮阳隔热性能,为传统民居外窗节能改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具有代表性的窗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窗棂上丰富多彩的传统纹样更是成为现代设计师的灵感来源。文章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出发,通过对古代传统窗棂的剖析,展示出窗棂应用到现代室内设计中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在钢筋混凝土泛滥的今天彰显民族魅力,创造出具有时代印记的现代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窗     
正青木淳Jun Aoki青木淳建筑讨划事务所主持建筑师Principal,Jun AokiAssociates走在街上的时候,我喜欢看那些从窗户里朝外看的人。带有横竖窗棂的窗我觉得最好。没有窗棂的话,不过是在墙壁上挖的洞。真正的窗不仅向我们展示对面的世界,同时还要昭示那个世界与我们的世界不同,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因此,才有了窗棂。特别是寒冷的日子,当看到对面那个温暖世界里的人生活的样子,会真切地体会到世界的丰富  相似文献   

7.
室内设计领域新中式风格日益盛行,然而其表现方式却并未形成统一的模式,如此一来当下新中式风格的面貌虽多样,却也良莠不齐。在这一背景下展开新中式风格之营造方式的探讨,提出传统中式门窗在新中式风格家装设计中的再利用。选取隔扇门、隔扇窗、直棂窗、景窗等经典门窗类型为例,介绍其造型、装饰纹样的特点,并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这些中式门窗在家装侧界面(玄关、背景墙、装饰隔墙等处)的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窗思     
牛亚辉 《建筑》2006,(2):77-78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之窗,那么,窗则是建筑的眼睛。先祖架木为巢、筑土为室,只为遮风避雨、阻挡猛兽,本无窗,犹如现今非洲部落之土屋草房。后来,为通风采光之便,方有窗。此时,房屋犹自茅茨不剪,窗更是毫无装饰,只为其功能而存在,正如老子所云“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夏商以降,王侯竞糜,宫殿迭起,此时的建筑虽无实物,但犹能想象当时的富丽堂皇。而窗位置突出,必然会成为装饰的重点。在汉代,就有直棂窗、斜格窗、方格窗、菱格窗、锁纹窗、雕花窗等等。到了唐宋明清,窗的花样和材质更是异彩纷呈,正所谓文窗绣户。从室内看,窗是眼睛的放…  相似文献   

9.
继唐王朝灭亡后,防御型的直棂窗、破子窗和板门不再作为主要门窗形式,宋代营造技艺的进步丰富了小木作的种类。其中对建筑史影响最大则是格子门的正式出现,此后格子门直至清代都仍广泛应用在建筑内外檐装修中。川黔渝三地在南宋同属川峡四路,宋元明时期广泛分布着石室墓。且宋代石室墓皆为甲字形,室内多有仿木壁龛和仿木格子门。通过对川渝黔宋墓仿木格子门进行样式的梳理,定性地推测其工艺做法并对其进行分型研究。探索“格子门”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当你游览古老的宫殿园林,置身于亭台楼阁之中的时候,你是否注意过它们门窗上的棂条图案呢?如果你有意欣赏一下,那些精工细刻、各式各样的窗棂纹饰,也许会引起你极大的兴趣。对于这种玲珑剔透的窗棂,古代是用一个“疏”字去称谓的。古书《义训》上说:  相似文献   

11.
继唐王朝灭亡后,防御型的直棂窗、破子窗和板门不再作为主要门窗形式,宋代营造技艺的进步丰富了小木作的种类。其中对建筑史影响最大则是格子门的正式出现,此后格子门直至清代都仍广泛应用在建筑内外檐装修中。川黔渝三地在南宋同属川峡四路,宋元明时期广泛分布着石室墓。且宋代石室墓皆为甲字形,室内多有仿木壁龛和仿木格子门。通过对川渝黔宋墓仿木格子门进行样式的梳理,定性地推测其工艺做法并对其进行分型研究。探索“格子门”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重庆建筑》2012,(6):F0003-F0003
位于渝中区白象街142号,是重庆开埠时期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房屋高四层,中轴对称,砖木结构,正立面每层开订4个大窗,内部木质门窗及雕花窗格、水楼辐、木楼板及木楼梯基本完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图1、图2),很早就已建立起“门”、“窗”的概念(图5)。在出土文物中,三千多年前的冥器已有完整的门窗形象。中式建筑大多是木架构建筑,门窗也是木门窗。现存的最早的木门窗实物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建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图3、图4)。窗是直棂木窗,门是木质穿带板门。  相似文献   

14.
孙瑞  万辉  曹花瑞  陈雅婧 《山西建筑》2014,(36):224-225
以中国传统窗棂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传统窗棂的构成形式和寓意,并分析了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窗棂结合现代的新材料、新工艺,旨在使窗棂的设计融合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元素,创造出具有时代印记的现代室内风格。  相似文献   

15.
泮池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也称半月池,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学孔庙型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孔庙的第一道门──棂星门的内外,是一个外圆内直的半圆型水池,它是地方官学的代表,是儒家思想“孔泽流长”的象征,具有庄严性和神圣性。 泮池的起源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它是随着地方官学孔庙型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江全泰号旧址位于渝中区白象街142号,是重庆开埠时期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房屋高四层,中轴对称,砖木结构,正立面每层开有4个大窗,内部木质门窗及雕花窗格、木楼辐、木楼板及木楼梯基本完好。每层有砖砌花式线脚,窗框用3线砖砌成弧形窗拱,  相似文献   

17.
太行山脉以东的冀南地区其民居建筑受到北方山地地理特征、气候、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居窗的形式。为了补足冀南地区民居窗的相关研究资料,以便对现存的民居窗加以保护,对冀南地区民居窗的形制和窗格心图案的选择进行梳理以及分类。  相似文献   

18.
北京城东南角楼,筑于明、清北京内城东墙和南墙交角处,突出于城墙外的巨大墩台上。建筑平面为曲尺形,内侧做抱厦,抱厦两侧设大门,门上装直棂窗。屋顶为重檐七檩歇山顶,单翘单昂五踩斗栱,旋子雅伍墨彩画,现存构件基本为清制。1935年对角楼进行了一次大型修缮,但修缮中未按原规制施工,尚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营造法式小木作”包含版门、乌头门、软门、破子棂窗、睒电窗、版檽窗、截间版帐、照壁屏风骨、隔截横钤立旌等廿七项制作制度,种类繁多,名件(构件)复杂,了解和应用实属不易。但如果进行深入细微的分析研究,即可发现不同的门、窗等都有很多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传统窗棂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最富有变化的部分,它以千姿百态的样式体现着民族审美意象的独特内涵,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窗棂的悠久历史、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造就了今天南北窗棂的丰富性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