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实地考察,结合相关史料古籍,对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理水手法、理水艺术进行研究,探讨苏州古典园林中理水文化的意境含蕴,从而研究苏州古典园林理水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以期其能与现代科学生态观相结合,促进当代生态智慧观的发展,以指导现代生态实践。  相似文献   

2.
"理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内容之一,既体现着传统造园的独特模式,也在很多方面蕴含着当下可持续水设计方向的相关理念与实践方法,从可持续水设计强调绿色空间对于水文管控的重要性层面入于,通过整体性、雨洪、人性化3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理解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瑾  王洪成 《园林》2020,(3):20-26
本文在中国山水画与传统造园发展相辅相成的研究基础之上,从"画游-园游"的角度,尝试就山水画理对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通过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实例的造园手法,分别从"物游"与"心游"两个层面分析画理在造园实践中的表达,为设计者从山水画的"画游"角度去理解传统园林的"园游"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3)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景物为创作主题,尤其以表现山水题材最为普遍。古典园林的艺术营造与中国传统山水画可谓是殊途同归,山水造园之理和绘画之理有诸多相通之处,园林设计中的很多造园理论都与山水画的绘画理论密切关联。中国园林从中国山水画中汲取养分并发扬了中国绘画的民族特色,尤其是中国皇家园林中对山水画艺术元素的运用十分典型,为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研究素材和设计范例。  相似文献   

5.
李文霞 《城市建筑》2014,(26):135-135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营造手法巧夺天工,而且具有丰富深邃的内涵,有着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本文从模仿自然水景,借用天象和气候、写意手法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营造手法巧夺天工,而且具有丰富深邃的内涵,有着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本文从模仿自然水景,借用天象和气候、写意手法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7.
风景园林的意识、文化、价值观源于风景园林"活动",而风景园林最为基本的"活动"则是感受。中国山水诗、画、园作为中国风景园林感受的源泉与载体.形成了中国风景园林感受自身独具的艺术美学特征。陈从周先生将中国文化艺术与中国园林融会贯通,毕生为中国园林精髓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国古典园林薪火赓续的守护者与复兴者,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启蒙的开拓者和鉴赏家.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推动者与代言人,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纪念陈从周先生诞辰100周年将鼓舞我们擦亮双眼,为重拾传统综合的.整体的世界观和规划设计观,继承中国古典园林优秀的传统基因,创造中国风景园林21世纪的"有源之水"而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为例,梳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智慧所体现的生态观,结合景观格局理论对古典园林理水的生态功能进行了简要分析,初步研究发现:(1)古典园林理水的生态观体现在水的选址、水形设计以及周边配置各个方面;(2)古典园林水系的整体观展现了不同水体斑块在空间布局和连接上的景观格局特征,对生物的迁徙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3)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可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中水系的连接度、曲度、廊道宽度等进行量化比对分析。基于景观格局理论的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古典园林的生态功能分析,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特色的生态园林建设,并为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智慧的进一步量化研究和中国园林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方池欣赏:以明代江南园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凯 《建筑师》2010,(3):44-51
本文从现存古典园林中的方池现象引发出问题,通过对明代江南园林文献中方池记述及图像的考察,指出方池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重要特点;并通过方池欣赏的历史资源的探索,揭示出方池理水背后"适意"和"求理"的欣赏方式;其后对明末造园技法与欣赏方式转变的分析,则解释了方池欣赏走向衰退的原因;最后进一步指出常见的将"曲"为特点的现有江南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简化认识的误区所在。  相似文献   

10.
曲水园是明中期徽州丰南吴氏的私家园林,以曲水胜闻,是徽州私家园林理水造境的典范。探究曲水园理水造境方式,先通过释读《曲水园记》和《曲水园杂咏》,考证复原曲水园面貌;再从造园源流出发分析选址特点,探究理水造景的具体实施路径,阐明曲水园的造园思想。研究发现,曲水园通过借引活水、山水相依的构景以及随曲合方、以景悟道的造境手法营造园林山水环境,以其独特的理水方式构成了因地制宜、以水见长的造园风格。这对于了解徽州园林理水手法和造园思想,传承古典园林艺术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绘画是古典园林造园的一支源流。古典园林的发展与山水画的发展亦步亦趋,山水画的变化影响着古典园林的变化。在我国历史上,古典园林与山水画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芥子园画传》堪称中国山水画的教科书,其中很多画理亦为园理。  相似文献   

12.
山水画既是古典园林造园的灵感源泉和创作蓝本,也是古典园林发展的真实记录。文章以宋代山水画中的建筑要素作为研究对象,从宋代山水画入手,探究宋代山水画中"建筑"作为构景要素的构景特征,从中找寻山水画"画理"与古典园林"园理"的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3.
<正>1、中国传统园林掇山理法研究的现状与难点"掇山",出自中国明代造园理论专著《园冶》,指的是在园林中修建假山,又称作"叠山"、"堆山"[1]。"理法"指规则、法则,即中国古典园林修建假山的制度和手法。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理水、建筑、花木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它既是一项技术和工艺,又是一类专门的艺术。古代将造园师称为"山子",如与建造家"样式雷"齐名的造园家"山子张",足见掇山对于园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司春杨 《山西建筑》2009,35(1):346-347
针对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性,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意境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园林无水则不活的结论,指出园林中的水寄托着我国古圣先贤的思想,也启发陶冶着后来者的心智,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李早 《中国园林》2004,20(12):33-36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它所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分析其理水手法、文化意境的塑造,并结合创作实践,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以期探索既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水环境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不论皇家苑囿还是私家园林,部力求引水入园,以人工方法开池蓄水,点缀庭园空间环境。水是园林的景观之一,它以深静、柔滑、汪洋、迥环和喷薄的情致势态深深地使人陶醉。因此可以说水是园林的灵魂,造园的第一要素。园林的用水处理也称为园林理水。园林理水大体上说可以归纳为集中理水和分散用水两种手法。集中理水的处理手法大多适用于中小型庭园的水面处理,即在庭园中多半以形状不规则的水池为中心,建筑物  相似文献   

17.
沈福煦  刘庭凤 《园林》2008,(12):82-93
中国,是发现和发明的国度,她创造了美仑美奂的物质文明和世所罕见的精神文明,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具有永恒魅力的美。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美的生活境域。中国古典园林又称自然山水园,在中国古代的造园家看来,艺术与生活、艺术与自然没有森严的界限,人在城市中仍得享山林之趣,在人类生活的时空中应处处存在着艺术。正由于古人有这样的生活理想,所以才有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不仅是古代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艺术及造园技术的产物,而且也是蕴涵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荟萃了文学、哲学、美学、绘画、戏剧、书法、雕刻、建筑以及园艺工事等各门艺术,组成浓郁而又精致的新的艺术,具有美的生境、美的画境和美的意境,每一座古典园林都是华夏文化的缩影,值得我们去永久地欣赏、细细地品味。  相似文献   

18.
《园冶》中的水景理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曦  孙晓春 《中国园林》2009,25(11):20-23
<园冶>是我国造园史上的巨著,全书共三卷11篇专论,书中多篇虽涉及"理水"的内容,但是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理水"专篇.主要对<园冶>各篇中与"理水"有关的论述进行系统的整理,从与水关联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寄托、意境的追求、水体形态与结构布局和水与其他造园要素的因借关系4个层面进行了总结和论述,并结合江南古典园林中的部分实例进行说明,力求<园冶>水景理法能有相对完整、清晰的呈现.  相似文献   

19.
袁长平 《中国园林》2012,28(8):103-106
香山静宜园是一座融天然、历史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其园林理水充分因借天然林泉之灵气,运用丰富的理水手法,赋予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创造了水形、动静、水声之美,营造了"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水相依,相得益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情画意般的意境。可以说香山静宜园理水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顶峰,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研究其山形水系对园林建设、发展及陶冶后来者心智均具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金宇 《园林》2003,(11):25-26
扬州地处南北要冲,其园林亦被称为兼有"北雄南秀"之美,在鼎盛时,更有"扬州园林之胜,甲于大下"的说法。现先取遮隔艺术,对其作一浅显的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是地不求广,园不求大,但艺术追求却是"意贵乎远,境贵乎深",讲究小中见大,含蓄深蕴。要达到此中境界,重要的手法之一就是得把景千方百计遮掩起来、隔起来,方可达到"庭院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