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技术已进入实际应用的快速发展期。深入分析烧结余热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某钢厂1×360m2烧结环冷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项目为例,通过采用余热锅炉合理布置、工艺流程优化和密封改造等措施,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和环冷风机利用效率,同时改善了作业环境,以期为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的设计及运行提供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2.
贺飞  李坤 《冶金设备》2014,(Z1):107-108
介绍了沙钢6号、7号360m2烧结环冷机余热废气回收系统以及环冷机密封系统改造,改造后余热回收蒸汽产量大幅提升,创造良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承钢所用环冷机原为橡胶密封方式,在生产中存在橡胶动静密封损坏严重、热风泄露、余热回收效率低的现象。炼铁事业部对烧结环冷机的密封进行了改造,采用了包容式机械密封系统,改造后漏风率显著下降,改善了环冷机的冷却效果,余热发电量提高10%,节电570万kWh/a,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是利用烧结环冷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余热回收,通过锅炉系统产生蒸汽,再由汽轮机进行发电,发电可应用于企业内部生产。由于烟气的循环利用,在回收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余热的同时,也减少了烧结环冷机原高温烟气对环境的热辐射及粉尘污染。对余热发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环冷机密封改造效果不佳、余热发电波动较大等进行分析和总结,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5.
宁钢2~#烧结环冷余热利用,通过改造环冷机门型罩,增设环冷密封等措施,减少环冷机的漏风,提高环冷机余热回收的烟气温度。采用合理布置,降低热损失和阻力损失,提高余热锅炉的产汽量和出口蒸汽温度,提高烧结环冷机废气的热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烧结机余热利用效率,解决烧结环冷机的漏风问题,日钢环冷机采用了磁性密封技术,环冷机漏风率降低22%以上,余热回收废气温度提高50℃左右,烧结矿冷却效果明显改善,发电效率提高17%以上,年创效益1830多万元,为工序能耗的降低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烧结环冷机的漏风问题,提高余热利用效率,凌钢1 #、2#环冷机采用了柔磁性密封技术.结果表明:冷却机漏风率降低25%以上,烧结矿冷却效果明显改善,余热回收废气温度升高80℃左右,发电效率提高15%以上,年创效益1800多万元,使烧结余热发电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国内烧结余热发电大多为纯余热发电技术,仅仅回收环冷机前两段的废气显热.为了深化余热利用程度,增加余热回收总量,提高系统效率,通过补燃厂区内可调节的高炉煤气,可回收环冷机前三段余热进行发电.  相似文献   

9.
王岳飞 《中国冶金》2013,23(7):48-50
介绍了邯钢西区烧结环冷余热回收发电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实践效果。通过优化操作工艺参数、加强环冷机密封,对发电系统进行改造,保证余热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发电量,为企业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烧结工序能源消耗较大,烧结烟气及环冷机热废气蕴含热量多,回收利用数量少。针对烧结工序生产不稳定的特点,结合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对全部回收利用烧结环冷机Ⅲ段烟气余热及最佳补燃煤气量进行了可行性探讨,最终确定烧结余热发电系统补燃至中温中压参数经济最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河钢承钢公司415 m~2烧结环式冷机存在的余热回收温度低、环冷效果差、密封板漏风严重等问题并分析了原因。通过现场考察分析,对环冷机密封帘及台车底部密封进行了改造。改造后,余热发电系统日发电量增加18万~20万k W·h,风机年节约电费550多万元,维护费用年节约50万元左右,密封使用寿命由6个月延长至1年。  相似文献   

12.
为了回收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400m~2烧结机机尾高温余热和环冷机高温余热,对烧结工序可利用的余热资源和烧结室、鼓风环式冷却机、主抽风机室和环冷机改造方案进行了探讨,为实施余热回收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因烧结机区域空间狭小无法安装余热回收利用设备的难题,宁波钢铁有限公司通过采用上置式环冷机余热锅炉系统,将余热锅炉直接布置在环冷机高温段烟罩上部,节省了设备安装空间,缩短了烟气循环管路,降低了烟气余热损失和烟气管路阻力损失。同时对环冷机进行密封改造,减少系统漏风,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量,实现了2#烧结机环冷机的余热回收利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烧结余热回收是节约能源、加强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根据烧结工序余热特点和余热品位分析,提出了环冷机废气余热与烧结机尾中温烟气余热集成回收,环冷机余热三段回收梯级利用发电的优化用能方案,并介绍了为开发该技术进行的基础研究,包括热源参数调控、发电系统火用分析和蒸汽参数优化、以及气体循环与动力循环协同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摘要:针对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利用率不高的难题,采用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某钢铁厂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系统运行效率的效率模型。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局部非热平衡方程、真实气体SRK方程建立环冷机内气固两相换热模型。通过CFD仿真模拟,探究料层高度、循环风机输入烟气温度、烧结矿底部入口风速三项可控环冷机运行工艺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料层厚度在1~1.5 m区间每增加0.1 m,效率增加0.8%~1.1%;循环风温在100~140℃之间每增加10℃,效率增加1.4%~1.5%;烧结矿底部入口风速在0.9~1.9 m/s之间每增加0.1 m/s,效率降低0.18%~0.24%。在此基础上,基于工业运行数据建立效率正交试验优化模型,提高了该余热回收系统3.42%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利用率不高的难题,采用?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某钢铁厂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系统运行效率的?效率模型。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局部非热平衡方程、真实气体SRK方程建立环冷机内气固两相换热模型。通过CFD仿真模拟,探究料层高度、循环风机输入烟气温度、烧结矿底部入口风速三项可控环冷机运行工艺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料层厚度在1~1.5 m区间每增加0.1 m,?效率增加0.8%~1.1%;循环风温在100~140℃之间每增加10℃,?效率增加1.4%~1.5%;烧结矿底部入口风速在0.9~1.9m/s之间每增加0.1m/s,?效率降低0.18%~0.24%。在此基础上,基于工业运行数据建立?效率正交试验优化模型,提高了该余热回收系统3.42%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钢铁企业中烧结机冷却废气余热占烧结工序能耗的30%左右,余热利用潜力大。本文介绍了某钢铁企业3台烧结环冷机废气余热回收的工艺流程与实际应用效果;并针对实际蒸汽产量和收益等指标较设计和测算值偏低问题,分析了影响回收效果的烟气余热特性、环冷机密封性能以及系统运行优化控制等因素,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可为今后烧结余热回收利用项目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2010年11月宝钢股份炼铁厂2号烧结机年修中,多项烧结新技术得到应用,其中包括:新型悬臂筛网振动筛、环冷机中温段余热回收、环冷机偏析布料及环冷机密封罩等.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2号烧结机各项生产技术指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某钢厂烧结机双压余热锅炉,由于环冷机下密封为填料密封,上密封为耐高温不锈钢片,正常运行漏风量大,余热回收利用率低,影响了系统发电量。经分析后,对环冷机及其配套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既满足了环保要求,又提高了系统发电量。  相似文献   

20.
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5~#、6~#烧结环冷机余热电站为实现挖潜增效,通过应用阶梯式自密封技术对余热回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加强烧结工序及发电工序的生产管控,最终使得余热电站发电量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