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椰壳纤维为原料,制备了纳米纤维素晶须,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纤维素晶须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纳米纤维素晶须与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改性纳米纤维素晶须-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采用FTIR、DSC、TG、XRD和SEM对改性纳米纤维素晶须-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的结构、热性能、结晶行为和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对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水接触角进行测试,将成纤维细胞L929接种到复合膜上,对其进行细胞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改性纤维素晶须,能够使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的热性能、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提高,成纤维细胞在复合膜上具有较好的黏附和生长,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晶须-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和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基于羟基磷灰石的二相复合膜在骨修复生物材料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膜被广泛合成和应用,但仍存在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大量应用。氧化石墨烯作为新兴的材料,具备独特的层状结构并有着良好的力学性能。为了提高复合膜的强度,我们利用氧化石墨烯对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膜进行改性以进一步改善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本综述概括了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的研究现状,对其特点、制备、性能进行了探究,并对基于羟基磷灰石的多相复合材料研究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核桃青皮多酚、壳聚糖、明胶为原料,制备了核桃青皮多酚改性壳聚糖-明胶复合膜。经过力学性能、水溶解性、水蒸气透过率(WVP)、DPPH(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清除率测试,得出复合膜液的最佳改性配方为:核桃青皮多酚提取物质量分数为2%(以膜溶液质量计),V(质量分数为2%壳聚糖)∶V(质量分数为10%明胶溶液)=45∶55,该配方制备的复合膜抗张强度为49.8 MPa、水溶解率为16.5%、WVP为0.15(g·mm)/(h·m~2·k Pa)、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0.40%。经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电镜扫描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证实改性过程中核桃青皮多酚与壳聚糖和明胶发生了交联反应,所制的复合膜结构致密,相容性良好,核桃青皮多酚能改善复合膜内部的结构并提升其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为光催化活性成分,通过流延成型法制备了壳聚糖/纳米纤维素/石墨烯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复合膜。利用热重分析仪(TG)、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壳聚糖/纳米纤维素/改性纳米TiO2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对比了复合膜对亚甲基蓝及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纳米TiO2的添加提高了壳聚糖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改性纳米TiO2质量分数为4%的复合膜抗拉强度最大,达到43 MPa。改性纳米TiO2质量分数为2%的复合膜断裂伸长率最大为13.6%。在模拟溶液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改性纳米TiO2质量分数为2%的复合膜对亚甲基蓝降解率最大,为51.7%。改性纳米TiO2质量分数为4%的复合膜对甲基橙降解率最大,为42.2%。模拟溶液初始浓度愈高,则复合膜对亚甲基蓝及甲基橙降解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表面引发接枝聚合法制备凹凸棒土接枝聚丙烯酰胺杂化粒子(ATP-g-PAAm),以此改性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膜(PVA/CS).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失重分析(TG)等对三元复合膜(PVA/CS/ATP-g-PAAm)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杂化粒子含量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热性能、吸湿率和...  相似文献   

6.
《广东化工》2021,48(3)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在生物复合材料的特征上可以表现出优良的宏观性能,但是针对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膜材料领域关于在形状记忆功能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甘油作为增塑剂,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甘油复合膜,探究了用不同溶液进行驱动时其形状记忆效应的变化情况,并对其吸水能力、溶胀能力和溶解能力进行了表征,实验证明,氧化石墨烯含量2%的复合膜在蒸馏水、PBS缓冲液、生理盐水中的形状记忆回复率最高,可达100%,同时也兼具较高的吸水率和溶胀率以及在蒸馏水中浸泡72 h的溶解度仅有6.29%。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壳聚糖(CS)膜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以CS为基体,利用乙二胺(EDA)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胺基化改性,将改性后的GO(n-GO)引入CS制备得到壳聚糖/胺基化氧化石墨烯(CS/n-GO)复合膜。探究吸附时间、吸附剂质量、溶液p H、初始质量浓度等条件下复合膜对铜离子(Cu~(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表面成功接枝上了氨基,最佳的胺基化摩尔比为n(GO)∶n(EDA)=1∶8。在吸附时间为12 h、溶液p H=4、吸附剂质量为70 mg、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CS/nGO复合膜对Cu~(2+)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最高可达92. 8%。CS/n-GO复合膜对Cu~(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经过5次吸-脱附实验后,复合膜仍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8.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壳聚糖(CTS)为成膜基材,以聚乙烯醇(PVA)为互穿网络高分子,利用互穿网络结构技术和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吸水、耐盐等性能良好的聚电解质复合膜.利用红外光谱对复合膜进行表征,并考察CMC-CTS的体积比、聚乙烯醇的含量等因素对聚电解质复合膜在纯水、生理盐水及人体血清模拟液中吸液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组装法在改性聚丙烯腈平板膜表面交替沉积带正电的交联剂聚乙烯亚胺和带负电的氧化石墨烯溶液,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制得氧化石墨烯复合膜。并探究聚乙烯亚胺溶液的浓度(0.5,1.0,1.5,2.0,2.5 g/L)对膜制备效果与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光谱、水接触角分析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自组装过程中官能团的变化,证实氧化石墨烯层的成功组装。综合纯水通量和甲基橙截留效果,最终选定聚乙烯亚胺溶液的最佳浓度为1.0 g/L。以金川河水作为原水,复合膜对天然有机物的截留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合肼在还原氧化石墨烯(GO)的同时将聚乙烯醇(PVA)接枝到石墨烯(GN)表面得到GN-PVA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PVA为基质、甘油为塑化剂,添加一定量的GN-PVA复合物,采用流延法制备塑化聚乙烯醇复合膜材料(GN-PVA/PVA),并对其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与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添加GN-PVA复合物可以提高复合膜的力学强度和导电性;同时降低水蒸气透过率,阻水性能变得更好,能够应用于防水材料等领域;紫外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材料对紫外光具有很好的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核桃青皮多酚改性壳聚糖-明胶复合膜,研究了改性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溶解性、水蒸气透过率(WVP)、DPPH自由基清除率,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和电镜扫描形貌分析,考察了改性复合膜的内部结构和相容性;结果表明当多酚用量为2%,壳聚糖:明胶为比例为45:55时改性复合膜的总综合性能最佳,其抗张强度、溶解性、WVP、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9.8MPa、16.5%、0.15(g.mm)/(h.m2.kPa)、80.40%,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电镜扫描结果分析亦表明:多酚与壳聚糖和明胶分子发生了交联,结构致密,相容性良好,核桃青皮多酚能够改善改性复合膜内部的结构并提升其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氮掺杂二氧化钛/壳聚糖(CS)复合膜是一种有前途的有机染料废水处理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废水处理材料更具优势。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用氮掺杂二氧化钛/壳聚糖(CS)复合膜对有机染料甲基橙溶液进行降解,通过吸附和光催化的双重作用,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9%。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其壳聚糖中活性官能团NH2,OH在氮掺杂TiO2复合膜中同时存在。研究表明,氮掺杂二氧化钛/壳聚糖(CS)复合膜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氧化石墨烯与壳聚糖为基本原料,先形成水凝胶再冻干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壳聚糖气凝胶材料。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表征的基础上,研究其对亚甲蓝和甲基橙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含量越高,对亚甲蓝和甲基橙的吸附效果越好,吸附反应中,静电力占主导地位,而有机分子和氧化石墨烯之间的π-π疏水分配及壳聚糖对气凝胶结构的优化也具有一定作用。对亚甲蓝的吸附快于甲基橙,但吸附过程都更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采用Na OH和HCl可以对吸附了亚甲蓝和甲基橙的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进行脱附与再生。在动态滤柱吸附实验中,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填充密度小(25 g/L)、孔隙率高(92.5%),表现出了良好的水稳性。实验条件下,对亚甲蓝的去除效果优于甲基橙。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纳米氧化石墨烯(NGO)在生理溶液中易聚集沉淀的问题,文中将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聚合物通过缩合反应与NGO共价连接,得到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聚乙二醇(NGO-CS-PEG)纳米复合物。采用FTIR,SEM,DLS等方法对复合物进行表征。在FTIR图谱中,1776,1480 cm-1处同时出现酰胺键特征吸收峰,表明NGO-CS-PEG的成功制备。SEM表征结果显示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单片层结构。DLS测定结果显示NGO-CS-PEG的平均粒径为282.5 nm,PDI为0.287。以PBS(p H=7.4)及DMEM细胞培养液为模拟生理溶液,纳米复合物在30 d范围内均能在溶液中稳定分散,未出现聚集沉淀现象。研究表明制备的NGO-CS-PEG纳米复合物粒径分布均匀、片层形貌良好、在生理溶液中分散稳定,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氧化铝陶瓷管作为载体,利用抽真空的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陶瓷复合膜。探索了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pH对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陶瓷复合膜水稳定具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发现石墨烯分散液为酸性的时候,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陶瓷复合膜的水稳定性最好;利用拉曼(Raman),扫描电镜(SEM)等对氧化石墨烯膜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利用氧化石墨烯膜对盐进行了分离性能的测试,研究发现氧化石墨烯膜对NaCl、CaCl_2和MgSO_4的截留率分别为55%、80%和82%。  相似文献   

16.
陈建新  张娜  李银辉  李瑞娟 《化工学报》2015,66(9):3746-3752
氮掺杂二氧化钛/壳聚糖(CS)复合膜是一种有前途的有机染料废水处理材料,相对于传统的废水处理材料更具优势。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用氮掺杂二氧化钛/壳聚糖(CS)复合膜对有机染料甲基橙溶液进行降解,通过吸附和光催化的双重作用,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9%。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其壳聚糖中活性官能团 NH2, OH在氮掺杂TiO2 复合膜中同时存在。研究表明,氮掺杂二氧化钛/壳聚糖(CS)复合膜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污水处理材料。  相似文献   

17.
研究制备氧化石墨烯(GO)、壳聚糖(CS)和GO-CS复合材料,探讨其作为派特灵中药新型膜剂载体的可行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表征样品的化学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派特灵的吸光度标准曲线。结果表明,采用溶液共混结合溶剂蒸发法制备的GO-CS复合膜剂的药物释放为pH敏感机制,具有缓释效应,载药率和包封率可分别高达(75.60±1.92)%和(71.12±1.56)%。本研究为研发派特灵中药新剂型提供参考,也可为开发其它中药膜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石墨烯在复合材料增强增韧上的应用,对石墨烯进行了酸化处理,采用超声分散方法制备酸化石墨烯/环氧树脂(EP)浇注体,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酸化石墨烯/碳纤维(CF)/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分别利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表征了酸化石墨烯表面结构和微观形貌,利用拉伸、弯曲、冲击等机械测试手段评价了酸化石墨烯改性EP和CF-EP的力学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拉伸断面形貌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石墨烯酸化处理后,成功在表面引入了羟基、羧基等极性基团;酸化石墨烯可对EP和CF/EP进行有效增强增韧,当其添加量为0.2wt%时,EP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3.3%和109.8%,CF/EP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6.0%和10.6%,当酸化石墨烯添加量为0.5wt%时,CF/EP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了7.4%。微观形貌分析表明,酸化石墨烯对CF/EP增强改性主要是通过对EP进行增强增韧,同时提高CF和EP之间的界面性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热还原得到石墨烯,采用双乳液方法制备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RD衍射仪、XPS光电子能谱,SEM、TEM对石墨烯及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热还原得到的石墨烯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呈现均匀的皱褶层状结构,具有良好的片层结构。石墨烯与聚苯胺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XPS显示聚苯胺掺杂度不高,但加入石墨烯后电导率明显增加,石墨烯与聚苯胺之间发生了协同作用。CV曲线表明双乳液制备的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电容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采用Hummers法合成氧化石墨,通过超声分散法获得氧化石墨烯,并使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聚偏氟乙烯复合膜。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以及X射线衍射(XRD)对氧化石墨烯的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对复合膜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机械性能以及导热系数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本实验中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含有大量的含氧基团;氧化石墨烯能够均匀的分散在复合膜中,并且会增加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复合膜的导热系数随w(氧化石墨烯)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w(氧化石墨烯)为0.4%时,导热系数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