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采用真空钎焊方式钎焊板翅式不锈钢油冷器,建立热油冲刷腐蚀试验台架来模拟车辆发动机系统,对不锈钢油冷器进行台架腐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纯铜钎焊接头在热油循环中会发生化学腐蚀和冲蚀现象.对台架系统中油样进行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得出了不同运行时间下油中Cu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沉淀产物和钎焊接头分别进行X射线衍射(XR...  相似文献   

2.
对铝制油冷器进行真空钎焊实验,采用金相分析方法研究了钎焊接头的熔蚀行为,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设定钎焊温度630℃,实际钎焊温度627℃,保温时间4min时,铝制油冷器翅片与隔板T型接头圆角处发生严重的熔蚀行为,其实质是钎料和母材之间发生过分的相互作用,母材大量溶解进钎料中,被溶解的母材的位置被液态钎料冷却重凝出来的α-Al组织占据,温度越高,钎料体积越大,保温时间越长,越易发生熔蚀。  相似文献   

3.
镍基钎料钎焊接头MBC值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Cu的添加、非晶加工及预晶处理、钎焊工艺规范、钎焊后处理等因素对镍基钎料钎焊不锈钢接头最大钎焊间隙的影响,指出:随着钎料中铜含量的增多、非晶态钎料的使用、钎焊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适度增加、钎焊后进行扩散处理,镍基钎料钎焊接头的最大钎焊间隙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Sn元素对铜磷钎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采用Cu-P基钎料钎焊铜/304不锈钢时,易在钎料与不锈钢之间的界面上生成脆性化合物层,使得接头强度极低.为了解决该问题,尝试在Cu-P-Ni钎料中添加sn元素,并研究Sn对钎料熔化温度、铺展性、接头剪切强度及焊缝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Sn元素的加入,可以降低其熔化温度,改善其铺展性能,并可将接头的剪切强度提高到120MPa以上.该钎料成本低,熔化温度低,钎焊强度高,适用于铜/304不锈钢钎焊.  相似文献   

5.
《机械制造文摘》2006,(1):23-25
20061169 氧化铝基复合陶瓷-金属钎焊界面的热应力;20061170 SnCu钎料合金镀层钎焊连接机理及界面反应;20061171 钎缝厚度对陶瓷连接接头强度的影响;20061172 不锈钢及其板翅式换热器钎焊技术;20061173 钎焊金刚石磨料片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Cu-Si-Mn合金钎料在真空下的钎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不锈钢真空钎焊中常用的无氧铜钎料存在着熔点较高,在钎焊温度下易蒸发的缺点。本文介绍了一种低溶点的Cu-Si-Mn合金钎料,从理论上分析了其钎焊性,并通过漫流性试验及剪切试验,证明了其钎焊性及力学性能良好,可替代无氧铜进行不锈钢真空钎焊。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一代冷凝器不锈钢微通道管的钎焊,采用惰性气体雾化法制备Cu-Ni-Sn系铜基粉末钎料进行炉中钎焊,研究了Cu-NiSn钎料对304不锈钢微通道管的钎焊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对钎焊接头组织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Cu-Ni-Sn钎料钎焊不锈钢与铜的抗剪强度在53.7~68.5 MPa之间,在铜与不锈钢之间漫流性良好,但w(Sn)增加至35%时,易与铜母材产生熔蚀缺陷,阻碍钎料流动;CuNiSn-3钎焊不锈钢微通道管接头性能良好,无气孔、裂纹等缺陷,钎缝组织主要由以Cu为基体的含Ni,Sn固溶体与δ相(Cu_(31)Sn_8)、ε相(Cu_3Sn)以及Ni_3Sn等金属化合物组成,并且钎料与铜母材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与不锈钢的结合能力弱于与铜的结合能力,存在约10~20μm的熔合区。  相似文献   

8.
奥氏体不锈钢-铜钎料钎焊界面反应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电弧钎焊奥氏体不锈钢时,易产生裂纹的问题,采用316LN不锈钢母材和多种铜基钎料,研究了电弧钎焊、炉中钎焊和真空钎焊316LN不锈钢和铜基钎料时的界面反应行为.结果表明,电弧钎焊条件下钎料对母材的润湿性随着电流的加大而提高,钎料沿母材晶界的扩散不明显,在电流较高时母材局部熔化,且易形成沿晶界裂纹.炉中钎焊过程中钎料沿母材晶界扩散明显,但不易形成裂纹;真空钎焊过程中钎料沿母材晶界扩散显著,形成较厚的界面层,但无裂纹出现.较大的焊接热应力以及钎料沿母材晶界扩散造成的晶界弱化是形成界面裂纹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不锈钢-铝高频感应钎焊用Al-Si钎料的研制。该钎料经各项性能试验,已达到国际八十年代同类产品水平,用于不锈铜-铝复合锅底的钎焊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Cu-Zn钎料感应钎焊不锈钢/铜接头,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和万能拉伸试验机对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钎焊后钎料/不锈钢界面的形貌由一层化合物、沿晶界生长的针状金属间化合物及向晶内生长的二次树枝晶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在远离界面的钎料内部还有金属间化合物沿晶界析出。近钎缝区的铜显微硬度明显降低,不锈钢侧硬度降低不明显,钎缝的显微硬度明显增加,这是由于较快的冷却速度导致黄铜钎料出现大量的Cu Zn相。钎焊接头拉伸断口位于远离钎缝的铜管上,抗拉强度达到260 MPa,显示出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采用真空钎焊工艺技术进行304不锈钢件与金属化氧化铝陶瓷进行焊接的试验研究情况,同时也研究了以无氧铜和Ag Cu28Ni1.5合金作为金属化氧化铝陶瓷-金属钎焊钎料的钎焊工艺及性能。结果表明:无氧铜及Ag Cu28Ni1.5合金是钎焊金属-陶瓷的2种综合性能良好的活性钎料。  相似文献   

12.
李少青  张毓新  姚舜  楼松年 《焊接》2004,(12):21-25
探讨了在BNi-2钎料和锰基7#合金两种钎料的不锈钢真空电子束钎焊过程中,真空电子束钎焊工艺参数对钎料润湿性和试板温度场的影响作用。通过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BNi-2钎料钎焊不锈钢时的接头组织。  相似文献   

13.
对"渝-I"型铝制油冷器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真空钎焊试验,利用水压检漏、氦气检漏、盐雾腐蚀、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钎焊温度对铝合金油冷器钎缝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炉膛设定钎焊温度为625℃,实际钎焊温度为605~618℃,钎焊保温时间约4min时,试件全部合格,焊缝质量较好,钎缝金相组织为初生α(Al)和α(Al)+Si共晶组织。  相似文献   

14.
钎焊温度和钎料包覆率对铝合金熔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汽车发动机铝油冷器钎焊温度和钎料包覆率对钎焊质量的影响,借助金相显微镜对钎缝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钎焊温度从595℃提高到615℃时,熔蚀率从10%提高到25%,虚焊率从10%降低到2%;钎料包覆率从8%提高到16%时,熔蚀率从25%提高到50%。钎焊温度和钎料包覆率的提高促进了元素扩散和铝合金的溶解,导致熔蚀加剧。综合考虑钎焊温度和包覆率的影响,钎焊温度选择600~605℃,钎料包覆率选择8%~10%可以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钎焊温度对Ni-P系钎料铺展件能及其真空钎焊OCr13不锈钢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P系钎料铺展面积随钎焊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相同温度下不含Cr的Ni-P钎料铺展面积大于Ni-Cr-P的铺展面积;钎焊温度从925℃升高到1000℃过程中,Ni-P、Ni-Cr-P钎料钎焊不锈钢接头的室温剪切强度均增大,并且在相同钎焊工艺下,不含Cr的Ni-P钎料钎焊不锈钢接头室温剪切强度优于Ni-Cr-P钎焊接头强度30~40MPa;Ni-P系钎料钎焊接头高温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测试温度超过500℃时,相同温度下含Cr的钎料能够提高钎焊接头强度0~30 MPa.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304不锈钢软钎焊用钎剂和钎料,结果表明:氯化锌+氯化铵+盐酸钎剂可以较好的钎焊不锈钢;Sn-3.5Ag-0.7Cu无铅钎料对不锈钢的润湿性与Sn-Pb钎料相当,Sn-0.7Cu钎料次之,Sn-9Zn的润湿性较差。对Sn基钎料与不锈钢的界面金相分析表明:Sn基钎料与不锈钢的界面形貌较平坦,界面处仅有少量FeSn_2金属间化合物生成,不锈钢软钎焊接头的强度与所采用钎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铜基钎料高温钎焊不锈钢晶间贯穿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阐述了铜基钎料钎焊1Cr18Ni9Ti不锈钢时晶间贯穿的特点。区分了铜基钎科和含硼钎料在贯穿形态和贯穿机理上的本质差异,发现铜基钎料的晶间贯穿与其润湿铺展有联系,并通过紫铜和铜锰钴钎料在不锈钢表面的润湿铺展研究证明,铜基钎料的润湿铺展具有三维空间的模型。富锕的Cu-Mn液相沿基体金属二维钎焊表面晶界沟槽润湿铺展的同时,也沿基体金属内部晶界润湿,从而造成晶间贯穿。通常铜基钎料的晶间贯穿不形成脆性相,因而不会恶化接头性能,但若钎焊过程存在拉应力,则可能产生沿晶断裂破坏。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铜包铝线表面很薄的铜层在钎焊过程中与液态钎料组分的相互扩散,使铜层减薄、甚至完全消失,并使铜层脆化的现象,说明了铜包铝线的钎焊必须严格控制钎焊温度与钎焊时间.介绍了钎焊铜包铝线用的钎料与钎剂,并以铜包铝电焊机电缆与铜端子连接的实例,介绍了降低钎焊温度和减少钎焊时间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铝与不锈钢钎焊的困难在于两者物理性能不同,熔点悬殊,不易选用适当的钎焊方法和选取合适的钎料、钎剂。对其形成的钎缝,很容易产生含铁金属间脆相化合物,降低钎缝质量。结合不锈钢锅体、铝合金锅底的钎焊工艺,对铝与不锈钢进行真空钎焊、炉中钎焊和火焰钎焊,分别阐述于后。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在990~1010℃温度下钎焊不锈钢的需要,研究了一种Ni-Mn-Si-Cu-B-Ce钎料。对钎料的熔化特性和润湿性、接头组织以及钎焊搭接接头的剪切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B、Ce元素可使BNi66MnSiCu钎料的熔化温度显著降低,从而满足在990~1010℃温度下钎焊不锈钢,加入微量元素B、Ce元素后使钎料对1Cr18Ni9Ti不锈钢的润湿性影响较小,但钎料的剪切强度提高约133倍,利用Ni-Mn-Si-Cu-B-Ce钎料在钎焊1Cr18Ni9Ti不锈钢后,发生了互扩散效应,钎料与母材之间形成了牢固的扩散层;在Ni-Mn-Si-Cu-B-Ce钎料显微组织中,主要存在Ni基固溶体(溶解有微量的Cu)以及Cu_9Si、MnSi、Mn_6Ni_(16)Si_4等化合物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