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炼钢厂转炉托圈裂纹产生原因分析及改造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不同钢厂同类设备使用及运行情况的科学分析比较,确定了包钢炼钢厂转炉托圈出现裂纹的原因,并采用技术可靠、施工简单、投资不大的改造措施,消除了由转炉托圈裂纹而带来的事故隐患,从而使整个转炉投入正常的运行。  相似文献   

2.
转炉托圈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有限单元法对180t转炉托圈进行了机械应力和热应力计算,并分析了应力分布和变化规律,为转炉托圈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0 概述 唐钢一炼钢厂120 t转炉托圈内径为6 870 mm,上盖板板厚120 mm,宽700mm,材质为16Mn,在使用过程中,出钢口处托圈上盖板原有焊缝开裂,并发现焊缝附近母材有4处开裂.其中原有焊缝已通长裂透,有水渗出,其余裂纹未裂透,且长短不一,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制程序,将实测温度场施加到有限元模型上,并对转炉托圈的热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托圈各部分热应力的精确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转炉托圈的结构设计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炼钢托圈的组对及焊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静 《焊接》2007,(1):50-52
介绍了酒钢炼钢厂50 t转炉托圈的组对及焊接,采取新颖的组对方法,使同轴度误差在控制范围内;采取合适的焊缝布置及探伤方法,确保转炉托圈组对后达到了使用标准,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重点介绍了为防止焊接残余变形而采用的预热方法及参数、坡口形状及尺寸、焊接顺序及焊接工艺参数、层间温度和焊后热处理工艺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转炉托圈的焊接工艺,结合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断口和金相组织分析,进行了焊接工艺的评定。结果表明,试样焊接接头的组织及综合力学性能均优于母材,焊接工艺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7.
樊远军  胡献余 《电焊机》2001,31(7):33-34
针对转炉托圈上的耳轴与耳塞强拘束状态下的高强合金钢的焊接,进行了焊接性能分析,并制定了可行的焊接工艺。实践表明,焊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攀钢120吨转炉顶吹托圈为例,介绍大型转炉剖分托圈机械加工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转炉托圈裂纹产生的原因,建立了托圈及其联接装置与炉体等整体模型。因难以测量托圈内腹板和内部温度,采用流固耦合的方法仿真冷却水和托圈之间的流动传热。在考虑炉体辐射和接触热传导的情况下,仿真得到托圈及其联接装置温度场分布。在温度场仿真的基础上,利用间接耦合法计算出托圈及其联接装置的热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托圈在热应力作用下有一定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转炉托圈体积大、重量达168 t、加工制造与运输困难的问题,采用托圈分四瓣分别加工进而组装焊接的新制造工艺。对加工后转炉托圈进行检测,耳轴的同轴度与直径偏差符合工艺要求,超声波探伤结果表明焊缝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1.
转炉是钢铁企业的关键核心设备[1],提高转炉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稳定性对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至关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唐钢中厚板公司120 t顶底复吹转炉裙罩系统损坏失效的各种原因。针对裙板易被铁水侵蚀变形、两侧耳轴托圈积渣的问题,对转炉裙罩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有效地保护了挡渣裙板及耳轴轴承防护板,降低了设备维护费用,解决了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2.
转炉托圈的堆焊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钢厂80t转炉炉体因事故漏钢造成炉壳烧穿,熔融钢水冲刷了起支撑炉体作用的托圈.托圈内侧板厚为80mm的钢板被冲刷得厚薄不一,最薄处仅约20mm,冲薄范围达1000mm×1260mm.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安钢第二炼钢厂50t转炉托圈工作环境、性能、特点、结构、技术要求等方面分析,简要介绍安钢建安分公司对安钢第二炼钢厂50t转炉拖圈图纸进行测绘转化及制造过程中,针对其特定的工作环境在焊接工艺、制造工序、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对转炉托圈制造完毕后进行检测时,其耳轴的同轴度与直径偏差符合工艺要求,超声波探伤结果表明焊缝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从而使拖圈能够在特定工作环境下正常使用,并且达到当月投产,当月达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氧气转炉检修时总是堆积了一大堆炉壳和炉壳吊挂装置方面的问题。变形,炉壳在托圈中连接的困难,炉壳裂纹和吊挂裝置的裂纹是经常出现的。由此也常常使托圈和轴承发生问题。尤其是“LD-AC”转炉和大型转炉,常常很快使设备损坏。  相似文献   

15.
商胜海  李辉 《焊接》1997,(1):19-21
针对转炉托圈焊接时产生层状撕裂问题,从产品结构、焊接工艺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撕裂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工艺措施,避免了层状撕裂产生。  相似文献   

16.
梁莉萍  汪践 《电焊机》2001,31(12):33-34,39
转炉用托圈的轴头与围板焊接处严重开裂,通过对其材质、结构、工艺进行分析,找出接头断裂的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焊缝连接件厚度相差悬殊,另一方面是由地缝未焊透,这两方面原因造成应力集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焊接接头由角接改为对接,工艺上采取清根措施 保证焊缝全焊透。通过改进,避免了焊缝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17.
150吨转炉是目前我国在生产的最大型转炉。由于过去十支点固结式结构的不合理,使托圈和炉壳的使用寿命很短,因此影响了炼钢生产,加大了设备投资。鞍钢设计院的同志们,敢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采用了国外下吊式三支点托圈的先进技术,对原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技术和经济效果。这在转炉改造方面实属首创。本文为他们对这次改造所进行的技术性总结,其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对炉体支承装置的改造情况,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转炉的增容 ,对已建 95 t转炉主倾动设备进行现场性能测试 ,以便对转炉原设计性能进行验证和分析 ,为后续转炉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并为安全生产、合理使用设备 ,改进操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转炉托圈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国产大型转炉托圈进行强度安全性分析,陈先霖等同志进行了应力场计算和现场应变计测试。本文指出,托圈应力不仅应看作是机械应力与热应力的迭加,还应看作是静应力与变应力(主要由炉体倾动引起的)成分的迭加。托圈中应力水平高及应力变动幅度大的部位是应当引起重视的危险区域。此文为设计及使用中恬计托圈的强度安全性提供了定量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大型转炉,目前国内已可以自主设计和制造。托圈与炉壳之间的连接方式是设计时的关键,某钢铁厂300 t转炉经过综合评估后采用的是8点弹簧板式连接。设计过程中,虽然采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了弹簧板的应力应变状态,计算预测了该连接结构在理论状态下的使用寿命及其安全性,但是实际生产过程中弹簧板应力状态会受到静不定、角部应力集中等因素扰动,需通过获取现场实测数据来对计算过程加以验证与修正。本文建立了该300 t转炉下悬挂系统应力测试模型,对空炉和满载两种工况进行了弹簧板应力测试,得到不同工况弹簧板各点的受载情况,分析了弹簧板应力分布状态,其结果可为转炉悬挂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