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四极开关应慎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四极开关应用问题的讨论,受IEC标准和美国IEE标准的启发,提出:不必为中性线的过流而切断中性线,中性线过流不可能引起人身电击事故,电气检修安全要求隔离中性线,有总等电位联结的TN-S系统建筑物内的中性线不需要隔离,TT系统内的电源进线开关应隔离中性线,TT系统内的漏电保护器必须隔离中性线等。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低压系统中性线装设开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高层建筑低压系统中性线是否需要电气隔离及如何进行隔离的问题。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及英美等国的电气规范中有关中性线设置隔离的规定,进行电气安全分析并得出:在高层建筑中,低压总开关、母联开关、备用电源开关及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均宜在中性线上设置开关触头;馈电干线及主要干线上的保护开关,宜在中性线上设置由连接片和螺栓组成的隔离器;其他如三相平衡负荷的开关及一般终端设备的开关则中性线不必隔离。  相似文献   

3.
薛洪春  马德通 《山西建筑》2010,36(23):205-206
简要介绍了电气隔离和四极开关的用途和功能,分析了三相断电后中性线带危险电压的原因,阐述了单电源不同类型接地系统对开关极数的不同要求和滥用四极开关的后果等内容,以期指导电气维修和安装时正确选用四极开关。  相似文献   

4.
主要讨论不同的接地型式,根据现行规范,四极开关的选用。①TN—C系统中必须选用三极开关;②TN—S,TN—C—S系统可不装设四极开关;③TT系统电源进线开关应采用四极开关;④IT系统当有中性线时采用四极开关。  相似文献   

5.
接地系统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地系统选用不当,将招致一些电气事故的发生,也可能影响电气装置的正常功能,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现时我国在接地系统的选用上有不少可商榷处,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如下:应谨慎采用TN-C系统;TN-S系统并不比TN-C-S系统更安全;对没有变电所的建筑物以低压供电时,以采用TN-C-S系统较合理,在设有变电所的建筑物内TN-S系统是唯一的最佳选择;TT系统电气设备外壳不接用电源中性点引来的PE线,避免了无等电位联结场所PE线传导故障电压的电击危险,但必须装设RCD;户外无总等电位联结场所都应采用TT系统;我国应扩大IT系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曾卓  曾保全 《建筑电气》2008,27(1):9-12
文章分析了住宅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系统N线(中性线)电位,相电流和相电压情况。并依据现行相关规范的规定,结合开关电器的功能,提出住宅建筑内低压配电系统中开关电器的设置和极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贵州泰永长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永长征")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及其中线重叠转换结构"专利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批准,获颁专利证书。目前市面上带中性线(N极)的四极双电源转换开关广泛应用于供配电系统中,此类产品有N极开路转换和闭合转换之分,也就是说有N极同步转换和重叠转换之分。在一些重要负荷的供配电系统中(如电信行业),要求负荷的中性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分断。而目前的N极重叠转换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存在N极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等缺点,及时响应市场  相似文献   

8.
电气接地是为保证人身安全而采取的重要技术措施。在 TN-S、TN-C-S系统中,有专用的接地保护线(PE 线)可靠地接至金属配电箱外壳。如何使配线钢管与金属籀(包括配电箱、灯头箱、开关箱、插座箱等,后文不再重提)及钢管自身很好地连接。是确保配线钢管有良好的电气通路的关键问题,也是配线工程中,非带电金属部分可靠接地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地铁中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必要性,阐述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原理、系统组成、功能以及探测器的布置。结合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实际应用,分析得出剩余电流互感器的穿线方式、N线与PE线的短接、双电源主备N线短接或混接以及双电源切换装置采用3P开关等,均是造成电气火灾误报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贺湘琨 《建筑电气》2014,(4):195-201
根据IEC标准介绍多电源的TN系统变电所的电气接地结线形式,及IECTC64秘书长R.Pelta先生在学术报告中演示的变电所的电气接地结线形式。结论:“一点接地”的提法是针对多电源的TN系统的:一个建筑物各个变电所可以在其附近接地.只要一个变电所内的多个变压器进行一点接地即可.此时与每个变电所应急母线连接的开关应为四极开关:在其他情况下,只要不至于产生杂散电流.就可以采用三极开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