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大型轴流泵汽蚀与选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运行的大型轴流泵汽蚀现象十分严重,大都由于设计时选型不当所致.为了有效地防止汽蚀现象发生应当合理选型.本文首次提出了指导大型轴流泵选型的nD值准则,并介绍了一种确定淹没深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运行的大型轴流泵汽蚀现象十分严重,大都由于设计时选型不当所致.为了有效地防止汽蚀现象发生应当合理选型.本文首次提出了指导大型轴流泵选型的nD值准则,并介绍了一种确定淹没深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型轴流泵汽蚀与选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内运行的大型轴流泵汽蚀现象十分严重,大都由于设计时选型不当所致。为了有效地防止汽蚀现象发生应当合理选型。本文首次提出了指导大型轴流泵选型的nD值准则,并介绍了一种确定淹没深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水泵nD值的意义及其合理取值范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轴流泵和导叶式混流泵nD值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和推导,指出它与水泵能量和汽蚀特性之间的联系,列出了正常情况下水泵nD值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深入地分析了国内外大型轴流泵的性能(效率、汽蚀)、叶轮直径、重量以及结构形式,讨论了同类泵水平的对比情况,对今后研究开发大型轴流泵提出了一些建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改善轴流泵汽蚀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泵站的试验证明,在轴流泵的主叶轮前加装“导轮”,不仅消除了主叶轮淹没深度1m以下时出现的振动、噪声、改善了汽蚀性能、同时,也提高了轴流泵的性能特性,“导轮”和主叶轮组成的转子系统能够得到良好的综合性能,非常适合于泵站技术改造采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水泵汽蚀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孙寿 《水泵技术》1995,(3):39-48
概要综述水泵汽蚀研究的现状,内容涉及:汽蚀的基础研究、泵汽蚀性能的研究、诱导轮和超汽蚀泵、泵汽蚀的防治研究、泵汽蚀尺度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8.
混流泵启动过程汽蚀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树生  吴大转 《流体机械》2005,33(1):1-3,10
介绍了混流泵发生汽蚀条件下启动试验的设备、试验方法和试验过程。对一台出口直径为300舢的蜗壳式混流泵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给出了进口压力调节过程的性能曲线以及两个转速下的启动过程汽蚀性能曲线,并将结果与无汽蚀状态下的启动性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进口压力调节到临界汽蚀条件以下后,启动过程中将发生汽蚀现象并导致流量和扬程迅速下降,但在发生汽蚀前,水泵性能与无汽蚀条件下的启动性能吻合。  相似文献   

9.
汽蚀试验是泵类一项验证其汽蚀性能的重要试验,由于汽蚀相对较抽象,在试验时无法直观看到汽蚀现象,只能通过仪表测量的数据变化来间接判定发生汽蚀。针对目前在国内外各大泵厂对多级离心泵的汽蚀试验方法,有必要分析和制定统一的、符合标准的关于多级离心泵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某型号轴流泵叶轮汽蚀状态下汽液两相流特征,本文基于均相流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与SIM-PLEC算法,分别从外特性和内部流场两方面分析了轴流泵叶轮的空化过程,通过定量分析不同NPSH下轴流泵的扬程下降和空泡分布的对应关系,讨论了不同空化状态下叶轮内部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寻找出轴流泵空化发生破坏的位置和发展趋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空化初生时空泡产生于叶片背面进口轮缘处,随着轴流泵进口压力的不断降低,叶片背面外缘处空泡逐渐向轮毂侧发展,且外缘侧空泡不断向前推进,在装置汽蚀余量NPSH为6.62m时,空泡基本覆盖叶片的背面,此时叶片丧失了部分做功能力,且扬程下降明显。计算模型泵进行了现场运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空泡分布与实际破坏位置一致,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也为解决轴流泵汽蚀破坏问题提供了内流流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150×100LN-32型螺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对其汽蚀过程和汽蚀条件进行了分析.使用经验计算公式对其汽蚀余量进行了计算,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计算值.采用Fluent软件,选用标准k-ε模型和汽蚀模型,对螺旋离心泵的汽蚀过程进行了模拟,找出了其最容易发生汽蚀的部位.从泵汽蚀基本方程出发,通过对螺旋心泵的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其汽蚀部位最容易发生汽蚀的原因、具有多级加能的作用和其具有优良的抗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业生产中常用设备——泵的汽蚀现象,简述了泵发生汽蚀的危害,用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方程从理诧上分析了泵汽蚀的产生原因,结合设计和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得出了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的方法,从而使泵达到正常妄全运行,提高了泵的效率,也起到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离心泵汽蚀性能改善与基于CFD的汽蚀性能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石化装置中高温减压塔底泵工作环境苛刻、汽蚀性能要求高的问题,对泵进行提高汽蚀性能改进设计,设计出两种两组水力模型。用CFX对3种工况两种相位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第一组水力模型汽蚀性能较优,制作成实型泵,并对整机进行汽蚀试验。当Q=406m3/h时,临界汽蚀余量CFD预测值为3.74m,试验值为4.02m,误差相差不大,达到了设计要求。CFD技术能够较准确预测离心泵汽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S”翼型叶片双向轴流泵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轴流泵叶轮反转反向性能,研究了几种“S”翼型,并采用简化三元流动模型和升力法进行双向轴流泵叶轮设计,对比模型试验表明,“S”翼型叶片双向轴泵与常规轴流泵的正向性能相比,最高效率点效率低2%-4%,汽蚀性能相当,研究显示正反向性能相近的双向轴流泵非常适用于低扬程双向泵站。  相似文献   

15.
系列轴流泵模型研究有关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系列轴流泵模型流量、比转速的档次、效率、汽蚀比转速指标、轮毂比的确定、出口环量修正、加工定位及试验验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泵汽蚀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泵汽蚀的发生机理、破坏机理及汽蚀诊断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提高泵抗汽蚀性能的措施。分析了泵汽蚀性能预测的主要方法:数值模拟法和神经网络法,比较了两者各自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泵汽蚀性能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杂质泵汽蚀机理及现象,简述了汽蚀的研究进展,从流体介质、泵的设计参数、泵的材质以及安装高程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杂质泵汽蚀的主要因素。并就泥泵汽蚀研究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冷凝泵的汽蚀性能,比较不同结构冷凝泵的抗汽蚀能力。并通过工作点的调节,使冷凝泵准确地处在非汽蚀工况下运转。  相似文献   

19.
射流泵汽蚀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射流泵的汽蚀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射流泵汽蚀的机理、危害、性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汽蚀是一个复合过程,射流泵的汽蚀流量比是液气和液汽混合液的速度达到音速时对应的极限流量比。汽蚀产生频率不是很高的噪声。一般不对射流泵产生空蚀破坏。  相似文献   

20.
叶片进口边形状对离心泵NPSH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IS100-65-200型离心泵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三种不同叶片进口边形状对离心泵汽蚀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