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厂尾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模拟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尾水),研究了对主要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负荷为0.32 m3/(m2·d)、水力停留时间为3 d的条件下,系统对浊度、COD、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5.47%、46.87%、50.06%、52.88%、70.06%,出水COD、TN、TP浓度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出水NH+4-N浓度达到了一级B标准.与其他研究结果相比,在污染负荷、面积、湿地深度等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该湿地系统具有更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2.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氮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武汉东湖污染水的中试结果表明 ,出水中NH+ 4-N、NO- 2 -N和凯氏氮 (KN)浓度均显著降低 ,而NO- 3-N含量有所上升 ;系统最佳运行水力负荷为 80 0mm/d ,超过此负荷后系统净化效果随负荷增加而下降 ;在东湖现有的污染负荷下 ,处理系统仍呈现出继续承载污染量的潜力 ;就基质中KN的分布而言 ,水平方向为下行流池含量高于上行流池 ,垂直方向为上层 >中层 >下层 ,而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则为叶片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脉冲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脉冲布水引入垂直流人工湿地,考察了其与普通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受污染河水处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6 m3/(m2.d)下,脉冲布水明显提高了人工湿地系统的复氧效果,普通垂直流人工湿地一级出水DO为零,而脉冲垂直流人工湿地一级出水DO平均为0.5 mg/L;两者对COD和TP的去除效果相当,脉冲和普通垂直流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9.2%和58.4%,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6%和83.4%;但脉冲垂直流人工湿地对NH3-N和TN的去除效果优于普通垂直流人工湿地,脉冲垂直流人工湿地及其第一级湿地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38%和30%,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40%和26.3%,而普通垂直流人工湿地及其第一级湿地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31.6%和22.1%,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33.2%和23.9%。 相似文献
4.
5.
6.
7.
8.
介绍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系统的设计,跟踪调查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在龙型水系水质改善中的功能和效果.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占地面积为41500 m~2,处理水量为2 600 m~3/d的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水)和20 000 m~3/d的主湖循环水.一年多的运行表明,该系统与其他生态工程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公园内的龙型水系水质,特别是在奥运期间,在保证了奥运主湖水质良好的同时,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了优美的休息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文化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
潜流及复合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染河水的效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新沂河的漫滩上构建了潜流和复合流人工湿地中试系统,并考察了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一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Mn和NH4^+ -N浓度分别为(3.11~117.28)、(1.30~24.71)mg/L时,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9%和85.5%,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4.10、1.05mg/L;复合流人工湿地系统对CODMn和NH4^+ -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7.8%和86.9%,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7.80、0.95mg/L。两个系统的出水CODMn和NH4^+ -N浓度都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V类标准,表明两个系统对受污染的新沂河水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可以用于类似污染河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垂直流人工湿地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生态氧化池/生态砾石床组合工艺作为强化型前处理系统,与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相结合,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并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连续5个月的试运行结果表明,整个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对COD、BOD5、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3%、69.0%、91.9%和83.1%,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垂直流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均在5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水平潜流和垂直流湿地处理蓟运河水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蓟运河的水质,使其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Ⅳ类水质标准,在蓟运河北岸的空地上构建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研究了其对河水的净化效果。为防止浮游藻类堵塞填料床,原水在进入人工湿地前先经加药气浮工艺预处理,当PAC的投加量为50 mg/L时,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COD、BOD5、SS、TN、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65%、50%、100%、70%、90%和65%,垂直流人工湿地对COD、BOD5、SS、TN、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45%、70%、100%、65%、95%、85%。两种人工湿地的出水水质均可以达到Ⅳ类标准,但考虑到冬季低温时,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填料床极易发生冰冻的现象,所以建议采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蓟运河水。 相似文献
12.
循环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猪场污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含高浓度有机物和氮磷的养殖场污水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并考察了回流出水的循环强化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循环出水显著提高了对BOD5、COD、SS和NH^ 4 -N的去除率,且对BOD5的去除满足Monod方程;大部分NH^ 4 -N被硝化,对NH^ 4 -N的去除率与其表面负荷率呈线性关系;随着硝化反应的进行,碱度减少,pH值不断降低;循环出水可引入部分氧气,延长了污染物和附着于植物根系微生物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对污染物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3.
14.
新型复合折流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人工湿地为基础,通过改进和复合,设计了一种可上部和下部同时布水的新型复合折流人工湿地(IBCW)。控制该湿地的上下布水比分别为(1∶1)和(1∶2),研究了对模拟富营养化水的净化规律,重点考察了其脱氮特性。结果表明:当IBCW的布水比为1∶2时对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8%和31.4%,略低于布水比为1∶1时的去除率(COD:73.9%,TP:34.3%)。布水比为1∶2时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54.8%,显著高于1∶1时的39.7%,但是对NH4+-N的去除则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规律,而且两种布水比条件下对NO3--N的去除无显著性差异。另外,从NO2--N的分布来看,在不同布水比的条件下,湿地中NO2--N表现出不尽相同的分布和积累特征。 相似文献
15.
硫自养反硝化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处理低碳氮比值污水时需外加有机碳源,增加了处理成本,且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将单质硫与CaCO3以体积比为1∶1均匀混合后作为基质填充到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以强化其脱氮效果,研究了HRT、NO-3-N浓度对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NO-3-N为3、10、15、20 mg/L,HRT=12 h时,系统对NO-3-N的去除速率分别为0.22、0.78、1.16、1.53 mg/(L·h),出水水质可达到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标准。在HRT=12 h的条件下,分析了系统沿程氮形态的变化,探索了氮的去除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强化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氧化池作为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强化前处理工艺,将组合工艺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简要介绍了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并对稳定期的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连续12个月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深度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对COD、BOD5 、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8%、64.4%、82.6%、75.2%,出水水质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生态氧化池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垂直流人工湿地对上述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为50%~80%.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叙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处理效果等,结果表明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城市污水,能达到污水净化和美化环境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人工湿地堵塞问题,设计了一种自然导气型垂直流人工湿地,并采用连续运行的方式,考察了水力负荷分别为0.3、0.6、0.9、1.2 m3/(m2·d)的条件下,其基质孔隙率和除污效果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在低水力负荷下运行时,自然导气对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基质堵塞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在较高水力负荷[1.2 m3/(m2·d)]下运行时则改善作用甚微.同时自然导气可显著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其中对氨氮去除率的提高程度大于对COD的.当水力负荷<0.9 m3/(m2·d)时,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水力负荷分别为0.3、0.6和0.9 m3/(m2·d)时,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38%、89.10%、72.31%.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妫水河设计年份存在的生态流量不足、水体流动缓慢、水质功能不达标、水生态景观较差等实际问题,依托河道沿岸现状循环管线,构建旁路循环复合流潜流湿地。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最佳循环流量为7×104 m3/d,需配套建设湿地占地总面积为22.6 hm2;“下向流池+上向流池”复合垂直流潜流湿地可有效解决水平潜流湿地易出现的“短路”问题,同时可为湿地微生物提供良好的厌氧/缺氧/好氧微生环境;湿地出水COD、TP、氨氮三项指标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同时对TN有一定的削减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