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松  王生民 《人民长江》2009,40(19):55-56
迪麻洛电站工程区在横断山区特殊地形条件下,受南支槽气候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双雨季气候,降水丰沛,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然而这一地区的水文资料少之又少,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水文资料的推算,需要进行大胆的科学尝试。作为无资料地区的水文推算参证站点的选取,以及水文资料的推求,迪麻洛电站水文推算的过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得成果符合规范要求。这一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同类地区下一步水文计算和天气研究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设计年径流计算是水电规划和工程设计中的基础工作任务。由于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坝址处无实测水文资料,需通过上下游和区间的水文站资料推求其坝址径流。基于重构的巴塘水文站和奔子栏水文站径流系列,分析对比了3种方法推求坝址径流的适用性。方法1采用奔子栏水文站扣除古学水文站流量和面积,再采用与巴塘水文站面积内插推求坝址径流;方法2利用坝址上下游的巴塘水文站、奔子栏水文站资料,采用面积内插推求坝址径流;方法3采用巴塘水文站流量,按面积比放大推求坝址径流。采用相邻水文站插补方法或水位流量关系插补方法重构了参证站巴塘水文站、奔子栏水文站1953~2018年的年、月径流系列。结果表明:上述3种方法得到的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321亿m3、329亿m3、317亿m3,计算结果相差较小;旭龙水电站坝址年径流统计参数符合地区变化规律,各水文站径流成果在地区上较协调。  相似文献   

3.
小水电站发电量计算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星  胡扬斌 《小水电》2003,(3):16-17
发电量为小水电站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的计算涉及水文数据、来水量推算、库容曲线拟合、水管路水力损失、系统效率修正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在发电量计算过程中对有关参数进行的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4.
径流式中小水电站,宏观上看是没有调蓄能力的,但考虑枯水期流量甚少,水库库容对估水期径流来说还是有调节能力的,因此应从枯水期径流进行研究有效库容;电力系统中的径流式水电站虽然保证出力很低,但它们常设在不同的几条河流上,由于各河流的洪水发生时间和径流大小都是不同的,因此可利用这时间差,进行研究设计电力系统中的联合保证出力,由系统联合保证出力中再求出各水电站的保证出力,这样才能客观地反映出小水电站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径流式水电站前期规划设计阶段的水能计算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用面积比法进行水能计算的简化方法,以达到快速、简捷、准确的效果,为设计工作提供了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6.
岩溶地区通常发育有大量岩溶裂隙、管道和洞穴,构成错综复杂的地下输水网络,形成了独特的流域水循环模式.地下岩溶构造的存在会造成地下分水岭与地表分水岭的不重合,流域趋于非闭合状态.文章在分析岩溶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流域之间的交换水量,并结合非闭合流域的特征,分析得出实际入库径流量,可供类似水利工程设计参...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是河川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流域气候变化及径流响应对有效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普林斯顿全球气象驱动数据集资料和澜沧江-湄公河(简称澜湄流域)干流8个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资料,分析了澜湄流域不同区间气温、降水的演变趋势以及不同阶段降水-径流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60-2012年期间,澜湄流域不同区间年气温呈现显著性升高趋势,其中,上游区间升温幅度较大,超过0.2℃/10a;同期,澜湄流域的8个区间只有“旧州-允景洪”区间年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其余各区年降水量均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此外,所有区间春季降水量均为增加趋势,冬季降水量大多为减少趋势;8个区间的年径流系数序列突变大多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澜湄流域不同区间降水-径流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阶段降水-径流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相同降水条件下,“琅勃拉邦-穆达汉”区间在2000年以后的产流量大多高于前期,而“旧州-允景洪”区间和“清盛-琅勃拉邦”区间后期径流量大多低于第1阶段径流量。  相似文献   

8.
澜沧江干流水电开发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澜沧江干流允景洪水文站1956~2008年的月径流系列数据,分析了澜沧江干流水电开发对下游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澜沧江干流已建大坝对其下游干流径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主要影响年内月径流分配,表现为削弱了雨季洪水流量,提高了旱季径流量。  相似文献   

9.
∶南塔河1号水电站径流设计时,由于该流域无长系列实测水文资料,坝址径流采用水文比拟法以临近南康河流域Ban Mixay水文站资料推求,并收集大量资料,从流域面积、降雨量、设计径流深等多方面着手,分析论证径流设计成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径流式小水电站电力生产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新的多元线性回归(MLR)&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年发电量综合预测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径流式小水电站发电量与其影响因素(年来水量、来水离差系数和电网负荷率)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与之对应的由初步预测子模型和误差修正子模型两部分组成的综合预测模型。实际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综合预测方法能适应径流式小水电站发电量的具体问题,其效果优于常用方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计算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的计算是黄河流域水资源规划、调度、生产、科研的基础性工作。天然径流量主要包括实测径流量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径流量两部分,其中实测径流量由水文测站进行断面控制,而人类活动河川径流影响的量需要通过还原,这部分还原水量的计算工作是天然径流量计算中最重要的部分。对黄河流域还原水量的计算,黄委目前已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方法,即通过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从黄河干支流引出的水量扣除回归河道后的水量,便可计算出还原水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净耗水量。通过介绍还原水量计算方法,阐述了河川径流量与水资源量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为尽早满足泸定水电站填筑高程具备第1台机组发电的目标,大坝心墙粘土必须在雨季填筑。为此,在确保填筑施工质量及安全运行的前提下,采取了快速施工方法,保证了工程进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根据怒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的工程特性和环境特点,建立了怒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打分,并首次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对指标分值计算。结果表明,怒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规划中方案3为环境最优方案,这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相一致,说明该方法合理有效,为水电梯级开发规划的方案比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东江上游地区河流水沙特性,并阐述了水库的修建和运用对该地区水沙输移的影响。东江上游地区是整个流域泥沙的重要来源区,该地区地表径流主要来自于降水,河流泥沙也主要来自于降水和径流所造成的土壤侵蚀。从长系列看,东江上游地区径流量虽然在不同时期波动较大,但相对稳定,而河流输沙量呈下降趋势。东江上游来水来沙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汛期,其汛期来水来沙量分别占全年的70%和88%。枫树坝水库和枕头寨水库建成运用,减小了径流量的季节差异,降低了河流流量脉动特性。同时其河流输沙率在枫树坝水库和枕头寨水库建成以及枕头寨水库调整后分别下降了30%和50%。近年来,东江下游进行的大规模无序采沙,其采砂量已经远大于上游来沙量。在东江流域进行水沙管理时,不仅要采取措施遏制这种无序采沙行动,同时也要进一步研究流域水沙输移问题,以达到维持整个河流系统的水沙平衡。  相似文献   

15.
对西江枯季水量调度下径流演变特征及极端枯水特征进行分析,为西江流域枯季水量统一调度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选取梧州水文站1950—2015年逐日流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R/S法等多种方法对西江下游枯季水量调度前后枯水年月流量序列进行趋势性对比分析,并详细探讨其变异性及未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江下游枯季流量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呈正持续性,且变异可能性较小;水量调度后枯季11月份,次年1月份和2月份流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而10月份流量明显下降,即呈现拦蓄汛末洪水补给枯水月份特点,但作为枯水关键期的12月份流量呈微弱上升趋势值得关注;枯季各月流量的Hurst指数和相关系数C(t)表明,未来西江下游枯季各月流量仍与过去趋势相一致,且无显著变异。PPCC检验表明,LP-Ⅲ型分布描述西江枯水年月流量频率分布最优,以该分布频率P=90%为极端枯水标准,显示枯季径流前期随着指标流量尺度变小,极端枯水发生变多,但后期变少,可见枯季水量调度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极端枯水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黄河流域水电建设成就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晴  辛淑霞 《人民黄河》1998,20(4):26-28
根据黄河干支流已建水电站的实际统计资料,分析计算敢黄河流域已建水电站的经济效益,并定性地分析了水忆开发的社会环境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电事业的发展,不仅具有巨大的发电经济效益。在电网的调峰、调频、安全经济运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为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作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16年长江源和怒江源区现场调查获取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长江源和怒江源区河湖水体的基本理化参数、氮磷含量和形态指标,并利用氮磷化学计量比(m(TN)∶m(TP),氮磷质量比)特征评估了江源地区河湖水体的氮磷养分限制状态。结果表明:长江源和怒江源区河湖水体的总氮含量介于0.475~0.956 mg/L,满足地表水Ⅱ—Ⅲ类水质标准;总磷含量介于0.006~0.017 mg/L,满足地表水Ⅰ—Ⅱ类水质标准;硝态氮占总氮含量的43.5%~85.5%,是河湖水体氮素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江源地区水体总氮污染的贡献更大;氮磷比介于33.7~79.3,磷素是江源区河湖水体中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因子。研究成果可为揭示江源地区河湖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相似性降水条件下北洛河水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水是河流径流来源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通过选择相似降水年组比较河流水沙变化,可以更好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采用1954年到1996年北洛河状头水文站实测资料,根据年份差大于5年,年雨量差小于20 mm和汛期雨量差小于10 mm等三个指标确定了8个相似降水年组.通过比较相似性降水年组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分析了不同时间河流水沙变化特点;并通过组间比较初步探讨了北洛河水沙变化趋势.分析表明,与1980年相比,1996年除汛期径流量增加外,年径流量,年与汛期的输沙量和含沙量均增加;在其他时段,输沙量在1970年代后期以前呈减少趋势,年径流量和汛期径流量有增加趋势,而年均和汛期含沙量均有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9.
黄河源区径流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晓燕  常晓辉 《人民黄河》2005,27(2):6-8,14
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径流量大幅度减少的现实,以及对影响径流的关键因子存在一定分歧的研究现状,对源区径流变化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降水是引起径流变化的重要原因,不同区域降水变化、季节降水变化以及降水强度变化等原因可能导致了径流量减少;源区气候变暖,但气温增加与水面蒸发量没有密切相关关系,二者相关性仍需要深入探讨;源区下垫面发生变化影响了降水量与径流量关系,但尚难明确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分别对下垫面变化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