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鸣  张鸿  吴浩  徐伟  吕凤梧  贺宁 《建筑施工》2002,24(4):255-257
正在施工中的润扬大桥北锚碇基坑是我国首次构筑的排水明挖深达50余m的基础工程,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设计采用1.2m厚的地下连续墙做围护壁,墙缝、墙底采用灌浆止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隧道深埋中心水沟可有效减少富水地段仰拱高水压及其导致的隧底结构隆起问题。通过设计融合3D打印技术的隧道模型试验,探究了深埋水沟重要设计参数对隧道排水效能及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地,给出深埋水沟重要设计参数的合理取值区间。研究结果表明:深埋水沟管径参数是影响隧道排水量、衬砌外水压力、结构位移的主导因素且存在阶段性影响规律,在0~0.8 m管径工况下,随着管径增长深埋水沟排水量增长明显,衬砌水压分布型式由“扇贝型”分布逐步转变为“桃型”分布,底部结构从整体显著隆起逐步转为轻微沉降状态,0.8~1.6 m管径工况下,随管径增长隧道排水总量、衬砌水压分布、底部结构位移维持基本稳定状态,兼顾其他控制因素,推荐类似工程中管径取值0.6~1.0 m;深埋水沟埋深参数并非是影响排水效能的主导因素,该参数选取时应从方便现场施工、保证排水效果、利于隧底稳定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在四川新康石棉矿王思明研制的底阀桶,经在孔径150~170mm,孔深13~15m,水柱高度1~5m的集水垂直炮孔中进行试验,人工提排水只需20~30min就可将集水炮孔疏干,以致进行正常装药爆破,取得了良好效  相似文献   

4.
苏良 《建筑技术》1990,17(5):15-17
我公司承建的北京安贞里小区5栋高层塔式住宅楼,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箱形基础,持力层为轻亚粘、重亚砂土层,基础底标高为-6.15m,自然地坪至槽底为4.65m。施工区域地势较低,水位离地表仅1 m左右。我们在基础施工挖土方时,用简易管井井点法降水;基础处理、清槽、打钎和垫层施工时采用明排水法加井点降水,加快了进度,节约了降水费用。一、管井井点降水施工 1.管井井点布置与井深选定管井井点的数量、位置及每口井的大致影响范围,一般是根据基坑平面的大小、土质和地下水的流向、降低水位的深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南京市地铁4号线某站点地下人行通道采用大断面矩形顶管法施工,4 m×6 m矩形顶管近距离下穿13.4 m宽既有砖混结构排水箱涵。介绍了工程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分析了矩形顶管穿越施工过程中排水箱涵的变形情况,对排水箱涵针对性地布置了监测点并进行了分析总结,采取了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卓培  李晓峰  胡新生 《建筑》2011,(13):71-71,75
本文针对铁路单线隧道特长斜井(3221m)大高差(270m)反坡排水施工工艺,根据设计排水量大水和现场实际经验,通过对排水设备选型、合理布置积水仓,减少了对正洞的施工影响,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油竹山隧道属于新建贵广高速铁路的一部分,位于贵州省境内,全长9896m。2009年6月19日,通过超前地质预报结合超前地质钻探,探明广州方向D3K90+492处隧道底板有一溶蚀现象,经四方会议同意进行岩溶揭示。揭示结果,在隧道广州方向掌子面D3K90+492左侧底板处出现溶洞,溶洞水深达10.3m,水面宽度11m,长度50m,形成的溶腔体达20000于立方,水位线与隧道仰拱开挖底标高差达8米,且与洞外对门河连通形成暗河。岩溶整治的目的一是保证隧底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二是保证溶洞与对门河溶蚀管道连通性好,排水通畅。变更设计为洞中桥跨过溶洞。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污水治理三期工程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黄浦江越江隧道顶管工作井采用圆形断面,净直径为13 000 mm,深度为30.55 m,距黄浦江防汛墙仅13.3 m。顶管工作井采用排水下沉法沉井施工,利用SMW工法桩止水兼作围护,并辅以深井降水等技术措施。沉井井壁厚度为1.25~1.40 m,井底设底梁,砂垫层厚度为600 mm。沉井下沉过程中采用助沉和纠偏等措施,分8次制作、2次下沉,共经历近120 d,顺利下沉。  相似文献   

9.
针对缓冲式排水模式的管道调蓄容积小、超载运行、淹没出流等不利因素,以上海新江湾城为对象建立了管网与河网的耦合水力模型,研究了缓冲式排水模式安全适用所需的条件。结果表明,对综合径流系数为0.5~0.6的缓冲式排水系统,当河道设计常水位与设计地面标高之差为1.2m时,应使缓冲式排水模式管道系统的安全排距〈500m;当设计最高水位与设计常水位之差为0.5~0.6m时,应使圩区的安全水面率≥5%。这一研究成果为缓冲式排水模式的安全性评价与推广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各向异性是珊瑚砂的固有属性.对饱和南沙珊瑚砂开展了一系列不排水单向剪切试验,探究了固结应力方向角α0和单向加载方向角αm对饱和珊瑚砂不排水反应的影响.α0和αm对饱和珊瑚砂的不排水反应均有显著影响,且α0与αm的耦合作用对其不排水反应的影响更为复杂.对所有试验的应力条件,饱和珊瑚砂的超静孔压ue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  相似文献   

11.
谷晓燕 《山西建筑》2011,37(18):61-62
对深井排水法在渭南市雨水泵站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从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施工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从而解决了基础工程中的排水方法问题,为今后同类工程中采用深井排水法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排水设施检测中,声纳探测是一种方便高效的检测方法.在柳州市河北环岛截污工程的壅水式截流深井的淤积状况检测中采用了声纳检测系统,探测结果显示:壅水式截流深井内已形成较严重的淤积,淤泥厚度为1.1~1.9 m;截流深井的淤泥面呈现出相似的形状,纵向淤泥面呈斜坡状,坡度一般在30°左右,横向淤泥面呈凹面锅底状.经分析,壅水式截流深井淤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溢流堰的阻挡,使水流方向由水平变为上升;此外,截流井室过水断面面积较大导致的水流速度长期小于不淤流速,也是截流深井发生淤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针对武汉地区的长江I级阶地冲洪积地层,基坑工程一般采用落底式竖向帷幕治理地下水,但落底式竖向帷幕工程造价昂贵,施工工期较长,施工质量难于保证。论文结合武汉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站基坑工程,介绍了非落底式止水帷幕结合深井(管井)减压疏干降水技术治理地下水的方案。通过具体工程研究了基坑涌水量的预测及降水设计、降水预测及降水动态控制、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预测等实际问题,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吴静 《安徽建筑》2007,14(4):59-61
大口径深井井点降水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降低地下水的技术措施,井点计算、施工观测是深井井点降水施工技术的关键环节,文章就此问题通过实例进行具体说明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基坑排水的几种方法谈起,通过工程实例,探索出一种介于轻型井点与深井井点降水之间的一种排水方法,成功地满足了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受承压水影响的深基坑工程中的群井抽水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深基坑工程的承压水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受承压水影响的深基坑工程,群井抽水试验的作用十分重要。作者结合多个受承压水影响的深基坑工程的群井抽水试验,总结了群井抽水试验结果对深基坑工程承压水控制的作用,包括获取较准确的水文地质参数;确定合理的降压井深度和相关参数;确定上部隔水层与承压含水层的水力联系;根据群井试验过程中的地表沉降监测结果,预估承压水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对类似工程设计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洪波 《山西建筑》2011,37(35):56-58
通过对深基坑防水技术的研究,介绍了水体的变化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多方面的影响,阐明了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采取的降排水、地下水处理等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以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项目为例,研究深基坑高水位地区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大水量急涌降水井的有效封堵方式。设计了一种带水封堵的操作工艺,在进行封井施工时,边降水边进行钢盖板的焊接。由于在封堵时用抽水泵同步降水,因此降水井的水位一直保持在钢盖板焊接作业面以下,从而创造了带水封堵的作业条件。该工艺有效解决了大水量急涌降水井封堵困难的问题,保证了封堵质量,避免了封井后出现地下水渗漏的隐患。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在地下水丰富地区应如何提前布置降水井封堵措施的设想,以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志萍 《山西建筑》2002,28(1):153-154
介绍了高寒区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及奎山隧道采用地下中心深埋水沟、衬砌背后竖向保温、盲沟结合隧道等常用防排水措施,形成了一整套防排水系统;奎山隧道排水畅通,完成的450m衬砌段无一处漏水;中心深埋水的沟在高寒区、地下水丰富的隧道施工中是一种较好的防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大降深矿井排水预测中 ,利用迭代法求解数值模型时 ,地下水位计算误差的影响因素。利用理想模型讨论了地下水位计算误差与开采量、迭代收敛误差限、计算时间和含水量参数之间的关系。经讨论得知地下水位计算误差与迭代收敛误差限、计算时间和含水层参数有关 ,与开采量和水位变幅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