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数学美是一种完全和谐的、抽象形式的艺术美.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反映了数学美.教师若能较深刻地认识数学之美,有意识地创造数学教学之美,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文活动是一种典型的智育活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美育,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情趣,自由活泼的个性,充分发展学生美好的天性,使他们具有发现美、欣赏美、展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跟据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美学教法,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一天天成长,使他们逐步具备美的欣赏力,美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自古至今有太多的书法艺术家,用他们的手中之笔书写出书法美的艺术,书法的美存在很多方面,一点、一画、一撇、一捺、处处都体现出书法得艺术之美,自古至今的优秀的书法作品,它总是体现出书法美的方方面面,更能体现着无穷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在分析自己科学感受时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是美和真。"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就是在追求真理,充满了理性;而艺术和美学就是在创造和研究美的问题,美,往往充斥着神秘的感性。作者认为,求真求美同为人类本能。科学的目的不仅是在追求真理,也在追求美,科学之巅处处闪耀着"理性美"和神秘的"灵感美";而艺术和美学作为完善人类感性认识的系统学科,绝不仅仅在创造和表现感性美,也同样充满了深邃的理性。因为真理和美同在。无论科学还是艺术,其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探寻自然、社会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名物描写是<诗经>的一大特色.这些名物多样的外部风貌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客观上形成了<诗经>丰富多样的审美特征,含蓄美便是其中一种.从名物的视角看,<诗经>含蓄美可分为两类:隐意型和隐情型.前者属于那个时代普遍使用的语言技巧,后者则属于艺术领域的审美特征.<诗经>两类含蓄美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学史上具有元典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教学是语言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生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师语言表达的能力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质量.深厚的语言素养是提升教师魅力的基础,广博的知识是提升教师语言魅力的途径,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语言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阅读欣赏能力,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以美的语言和手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课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创造美、艺术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的目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生命之美     
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是真正的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是心灵所反映的。只有有生命的东西才是理念,只有理念才是真实。所以当身体一旦不能充分显现灵魂的观念性时,这种真实也就毁灭。我的《无题》系列,正是出于我对人类社会的这一分析,是我的世界观。艺术的现实就是理想。艺术美的职责就在于它要将人的生命的现象,特别是将灵魂,自由地表现于外在事物,同时又使这外在的事物与之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定为教学目的之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语文学科作为一九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它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在贯彻审美教育过程中,应该起到"顶梁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彩作为西洋画的一种.一向被誉为高雅艺术.水彩画因工具材料的特性、技法与其他画种不同,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在这种独特中表现出一种绘画作品中的一种风度、气质和精神境界,显现出他的独特语言,水彩的独特语言所最终目的是创造一种意象之美,这种意象即与中西方传统绘画即人文精神相契合,又掺入一种时代的特有精神因素.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感受美、想象美、创违美都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音乐教材体系的不断改革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多媒体--这种运用现代传播媒体技术学和现代教育科学理论采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过程的系统论方法走进了我们的教学课堂,它将多媒体设备和教材有机的巧妙结合,促进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强化音乐教学过程,而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就从多媒体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想象美、创造美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2.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是运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手段,使受教育者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选择、判断,达到对美的肯定、摄取和对丑的否定、摒弃,使情感得到净化,道德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的一种教育方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而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不可分离的.所以说,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思想情感和高尚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既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开始,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从而逐步形成钟情于美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去寻找、感受文章的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进而创造出自己的美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能够显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的特点.学生要想提高语文水平,在语文学习中真切地感受美、获得美,从而创造美,首先就离不开教材这个重要工具.语文教材的美,主要体现在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意蕴美等几个方面,其次是教师教学的语言美、仪态美等,还有学生作文的语言美、结构美等等.  相似文献   

14.
品词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微小的"细胞",是构成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但这最为微小的"细胞"的有与无,好与坏,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唤醒学生生命的体验.在阅读中应该不放过一个字词,用丰富的教学去印证、诠释中华语言文字的丰韵、博大和深远,使语文真正地姓了"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人文之美,感受母语之美,既能提高他们对文本解读能力,又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品词的方法很多,我主要尝试了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古文言文都无一不散发出人类文学特有的芬芳,从篇章艺术到语言形式到字里行间的意蕴都彰显出强烈的审美特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通过具体的可感的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注入生机,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愉快的学习中接受知识、形成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戏剧语言与话筒语言作为艺术语言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在不同的领域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戏剧语言以富有张力和戏剧色彩的发声方法征服了千千万万的观众,使其在艺术语言的大门类中处于经久不衰的地位.话剧中的对白、独白都是借鉴戏剧语言的发声方法;我们最常见的朗诵诗会,以及大型晚会中的语言类节目,即使偶尔会用到麦克风,但基本上都是遵从戏剧语言的一整套发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不是一种客观的实在,不是事物的一种属性,也不仅仅存在于审美主体之中,美与美感都是审美活动的产物.审美态度是非功利、非科学的态度,审美活动中物我是平等的、趋于合一的关系.无论是从中国的气化哲学的角度去感悟审美中情与景的交融,心与物的合一,还是从西方心理学美学去分析审美中的主客体之间的同形同构、内模仿活动与移情作用,都可以得出美与美感是主客观的同一,审美可以达到美与真(本色)的同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油画经过几代画家的努力探索,已形成独具中国绘画特色,在中国传统思想意识和古代哲学、美学等文化的熏陶以及国画中写意性绘画语言的影响,中国写意性油画的笔触之美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9.
"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一首好诗,它的内在美的内容和外在美的形式应廖融洽地结合在-起.时代精神应该在一幅幅壮丽的画卷中展示出来,这是诗的绘画美:壮志豪情在语言的节奏和旋律中谱写而成,这是诗的间乐美.没有美,就没有诗.诗的绘画美和音乐美是由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新诗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古琴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丝弦乐器,素有"国琴"之称。千百年来,古琴艺术在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追求。本文试从古琴艺术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入手,通过古琴艺术对"真"和"善"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展现,总结出了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精神的精髓——即对感性生命文化的不懈向往与追求,即古琴作为中国人艺术化生存的典型样态之一所具有的"真""善""美"合一的审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