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重阳  郭锐 《电信科学》2022,38(10):79-88
为了提升基于极化码的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系统接收机性能,提出了基于简化软消除列表(simplify soft cancellation list,SSCANL)译码器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辅助联合迭代检测译码接收机方案。该方案中极化码译码器使用SSCANL译码算法,采用译码节点删除技术对软消除列表(soft cancellation list,SCANL)算法所需要的L次软消除译码(soft cancellation, SCAN)进行简化,通过近似删除冻结位节点,简化节点间软信息更新计算过程,从而降低译码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SSCANL算法可获得与SCANL算法一致的性能,其计算复杂度与SCANL算法相比有所降低,码率越低,算法复杂度降低效果越好;且基于SSCANL译码器的CRC 辅助联合迭代检测译码接收机方案相较基于SCAN译码器的联合迭代检测译码(joint iterative detection and decoding based on SCAN decoder, JIDD-SCAN)方案、基于SCAN译码器的CRC辅助联合迭代检测译码(CRC aided joint iterative detection and decoding based on SCAN decoder,C-JIDD-SCAN)方案,在误码率为10-4时,性能分别提升了约0.65 dB、0.59 dB。  相似文献   

2.
针对自由空间光通信中极化码译码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气湍流信道的具有较低译码复杂度的分段CRC辅助SCL剪枝译码算法。将剪枝算法引入大气湍流信道下的极化码译码中,采用分段循环冗余校验作为检错单元,剪枝算法减少SCL译码的译码路径,进而降低极化码译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湍流强度下,该译码算法可以获得优于SCL译码算法的误码性能,并可通过改变性能损失值,获得较低的译码复杂度。  相似文献   

3.
王华华  石丹  赵昊明 《电讯技术》2021,61(1):95-100
针对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算法在迭代次数较多时吞吐量和译码时延性能提升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迭代次数的极化码BP译码算法,通过采用比特翻转和子信道冻结的方式,降低译码过程中的迭代次数.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极化码BP译码算法(设置最大迭代次数为40次),所提算法在信噪比为3 dB...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终止LDPC迭代译码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传统的卫星广播系统中,信道纠错通常采用BCH码级联LDPC码的方案以达到良好的误码率性能,例如DVB-S2系统。作为内码的LDPC码通常采用迭代译码,且迭代次数较高才能实现比较好的系统性能。借助BCH级联LDPC的结构,文中提出了将BCH检错嵌套进LDPC每一次迭代译码过程中的新的迭代译码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以较低的BCH码检错运算复杂度换取了LDPC码迭代次数的明显下降,从而极大降低了迭代译码总体复杂度和译码时延,且整体纠错性能与原始LDPC译码后BCH纠错的算法相比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联合译码和信道估计算法的接收机。接收机首先通过导频对信道进行估计,然后使用Turbo码译码输出判决信息对信道参数进行稳健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即使系统误码率大于10^-2,经过3次迭代估计,系统性能提高仍有0.5-1dB;在高信噪比下,可显著地降低系统的误码底限。本文同时还给出了译码迭代次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代电子技术》2019,(21):18-22
稀疏码多址接入技术(SCMA)是一种新型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针对SCMA中消息传递算法进行多用户检测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基于部分码字球形译码多用户检测算法(PCSD-MPA)。该算法通过设置球型半径减少参与迭代的用户码字,并根据SCMA的非正交特性引入信道质量这一新的判决机制,从而进一步降低MPA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同时采用部分码字初始概率均等分配策略,有效提升了算法的收敛速率。仿真结果表明,在球形半径设定合理的条件下,PCSD-MPA在几乎不改变系统误比特率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MPA的复杂度,且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随着SNR的增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一种LDPC码混合迭代译码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LDPC码RRWBF算法和UMP BP-Based算法,提出一种混合迭代译码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硬判决算法具有复杂度低和软判决算法性能好的优点,实现了在误码率性能没有下降的前提下,译码复杂度明显降低的效果,进而使传播时延得到减小。仿真结果表明,经过精心设计的不同迭代次数的MIA算法与性能相当的UMP BP-Based算法相比,译码复杂度降低28.5%。  相似文献   

8.
文章为了降低极化码的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算法的译码时延,利用简化串行抵消(Simplified SC,SSC)算法思想,设计实现了系统极化码(system polar code,SPC)低复杂度(low complexity)的循环冗余校验辅助串行抵消列表(CRC-Aided SCL,CA-SCL)译码,简称为SPC-LC-CA-SCL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极化码(1024,512)中"Rate-1"节点并行处理的门限值(Threshold Value)设为64时,SPC-LC-CA-SCL和SPC-CA-SCL算法性能一致,时延减少了6.35%。"Rate-1"节点并行处理的门限值设为32,16时,时延分别减少了17.78%和24.13%,性能则降低了0.4dB和0.5dB。  相似文献   

9.
文豪  曹阳  党宇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5):20210420-1-20210420-11
针对无线光通信中大气湍流引起极化码置信度传播译码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线光通信下极化码DNN-NOMS (Deep Neural Networks-Normalized and Offset Min-Sum)译码方法。首先,把传统的极化码置信传播译码算法因子图转化为类似于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码的Tanner图,在Tanner图展开并转化为深度神经网络(DNN)图形表示的基础上,将MS(Min-Sum)译码方法同时添加归一化因子和偏移因子来给Tanner图的边赋予权重,简化极化码对数似然比的计算方法,通过限制训练参数的数量,选取在损失函数最小的条件下的因子参数,训练得到最优归一化因子和偏移因子的译码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大气湍流强度下,该译码方法以牺牲较小的存储空间为前提的情况下能选取更优的归一化因子和偏移因子参数,从而获得更好的误码率性能,且大幅度降低译码复杂度;在误码率为10?4时,DNN-NOMS译码方法能产生0.21~3.56 dB的性能增益,且将迭代次数的运算次数降低87.5%。  相似文献   

10.
针对极化码中现有基于均匀量化的串行抵消(SC)译码算法译码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均匀量化的快速简化SC译码算法。该算法保留了原算法的整数型运算,可节省大量存储空间并利于硬件实现,再通过加入特殊结点的识别来降低算法的运算时间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快速简化SC译码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原算法降低了46.29%,同时,在误块率为10-5时,译码性能较原算法仅相差0.1dB。  相似文献   

11.
A multi-user detection scheme based on iteration removal (RM-MPA) wa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igh complexity of decoding algorithm for 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 (SCMA) systems.Firstly,a simple and novel method to compare the decoding advantages between users was proposed.Then n users in front of them with higher decoding advantages directly decoded and removed after each iteration,the users removed no longer participate in the subsequent iteration,so the complexity of subsequent iterations decreased gradually.Moreover,two iteration removed strategies based on decoding advantages of users and orthogonal user grouped were proposed respectively.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M-MPA with removed strategies based on orthogonal user grouped,which can reduce the decoding complexity with well decoding performance,and the decoding delay is also decreased.  相似文献   

12.
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是一种码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以其优异性能成为5G多址接入技术的热门候选方案.上行SCMA系统一般采用消息传递算法(MPA)接收机,检测过程中存在由先验信息带来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接收机,称为环MPA (R-MPA)接收机,其通过一种联合检测方案来消除上述误差对最终检测结果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与现有的log-MPA接收机及经典MPA接收机相比,所提R-MPA接收机是一种检测精度更高而实施复杂度较低的上行SCMA系统接收机.  相似文献   

13.
袁建国  胡夏  田杨 《半导体光电》2014,35(5):862-864,876
为了适应光通信发展的要求,依据分组Turbo码(BTC)传统Chase译码算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对等可靠位数的改进新译码算法。使用该算法在每次迭代时将产生一个可靠度参数对外部信息进行修正,从而提高BTC的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BER)为10-5且迭代4次的情况下,新BTC译码算法与传统Chase译码算法相比,其净编码增益(NCG)提高了0.9dB,并且在最差情况下给系统增加的译码复杂度都不大。  相似文献   

14.
叶文伟 《半导体光电》2014,35(5):877-880
依据SCG-LDPC码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分层可靠置信传播(HRBP)译码算法,该算法结合分层迭代与可靠度判决测量有效降低后续迭代过程中的变量节点数,同时加快了收敛速度。针对适用于光传输系统的SCG-LDPC(3 969,3 720)码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HRBP算法与传统的BP算法相比,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运算量,在阈值为15时,HRBP译码算法误码率性能与BP译码算法相当,但是后续迭代的变量节点数在高信噪比下相比BP译码算法减少约69%,当阈值进一步增大时,HRBP算法将逐步退化为分层置信传播(Layered-BP)译码算法。  相似文献   

15.
该文提出了一种使用软输入硬输出(SIHO)Viterbi译码联合多符号差分检测系统(MSDD)的差分解调算法,这种简化算法有前向反馈迭代和后向反馈迭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后向反馈迭代的DQPSK解调时比相干解调在性能上只恶化1.1dB。还给出了用于卫星通信的FPGA实现的解调器实测结果,其性能比本文提供的仿真结果恶化约0.5dB。  相似文献   

16.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CMA)是促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重要无线空口技术支撑,能够满足海量连接的需求。针对上行SCMA通信系统接收端使用的基于串行消息传递算法(MPA)的多用户检测迭代运行时间长,导致系统时延的问题,提出一种串并结合SCMA多用户检测算法,充分融合了串并行消息传递特点。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串行MPA多用户检测算法,所提算法可降低系统的复杂度,且每轮迭代运行时间减少,从而减小了时延,实现了误比特率性能与系统时延、系统复杂度之间理想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首先提出基于初始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 LR)与路径度量值(Path Metric, PM)的PM-LLR-SCL译码算法,在接收端初始LLR和PM值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并通过重排PM值完成翻转功能。其次,提出基于极化码生成矩阵的行重特性和PM值的PM-RW-SCL译码算法,不仅考虑了Polar码的最小码距和极化子信道可靠度,同时将路径分裂每一层的PM值引入到译码策略中,从而提高了译码性能。仿真结果显示,与串行抵消列表比特翻转(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 Bit-flip, SCLF)相比,提出的PM-LLR-SCL算法最大可获得约0.23 dB的性能增益,而基于路径数量的复杂度降低了约62%;与基于行权重的串行抵消列表翻转译码算法相比,PM-RW-SCL算法最大可获得约1.5 dB的性能增益,而复杂度降低了约39%。  相似文献   

18.
迭代检测技术不仅局限于在传统的级联码系统中的应用,还可用于解决现代数字通信中的许多检测/译码问题。随着Turbo码的出现,人们对迭代译码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些简化译码算法。比特交织编码调制及迭代检测(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 with iterative decoding,BICMID)是一种高效数据传输系统。比特交织和迭代译码是BICM—ID系统具有卓越性能的关键因素,译码算法的选择不仅影响接收机的性能,也决定了系统的复杂度。文中研究迭代译码算法对BICM—ID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各种译码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log-APP算法有好的性能同时复杂度也高,简化的译码算法能降低译码器的复杂度,但会带来一定的性能损失;随着信道条件的改善,算法简化带来的性能损失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