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湿接头水平井测井中的技术难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万平杰 《测井技术》2005,29(3):268-271
钻杆输送湿接头水平井测井技术是目前在各类大斜度井、水平井测井中运用最成熟的测井技术.介绍了湿接头水平测井工艺,以及现场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如井下仪器串上传的张力信号;带推靠器仪器的井眼姿态控制,使用爬行器短节保持方向稳态,井下仪器组合调整短节,保持方向固定;合理设计刚性段长度,设置适应井眼的柔性短节以保证仪器顺利通过井眼.实践证明运用该湿接头水平井测井工艺取得了较好效果,但还需进一步改进其工艺缺陷.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的水平井生产测井仪器输送工艺较为复杂,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熟悉具体的输送工艺技术,以保障输送工作顺利完成,文章先对石油水平井的工作原理进行描述,随后分析石油水平井测井工艺技术,最后重点探讨石油水平井生产测井仪器输送工艺的应用,期望能给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肖圣  秦泓江  赵勃权 《测井技术》2005,29(4):359-360
测井仪器与地面测井设备间合适的湿对接工艺是成功完成钻杆传输测井的关键,尤其是在大斜度井或水平井测井施工中这一问题最为突出.针对这一难题,讨论了设计更为先进的钻杆传输测井系统的可能性,并提出2种方案进行讨论.第1种方案设法摈弃常规的旁通短节过孔橡胶或钢质密封工艺,而采用生产测井中使用的防喷头流管工艺对旁通短节过孔进行密封,以通过动态地调节高压密封脂的注入压力来提高旁通短节的密封性,从而可以在湿对接过程中使用更高的泥浆循环泵压;第2种方案采用改进后的用于水平井生产测井的爬行器,使其完成钻杆传输测井中的湿对接.  相似文献   

4.
水平井生产测井仪器输送工艺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水平井生产测井井下仪器的几种输送方法,探讨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井下仪器输送工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平井连续油管输送生产测井工具事故频发,导致仪器受损且影响油气井正常生产的问题,阐述了某实例井现场采用连续油管带低速马达和弹簧卡瓦式打捞筒进行六次打捞的全过程,并分析了遇卡打捞处理措施和遇卡原因。根据生产测井仪器串结构、打捞落物和井口压痕等情况,得出仪器串中柔性接头的中间端面与井口变径是导致仪器串遇卡的直接原因。通过柔性接头室内拉断实验、端面倒角及防磨处理,改进了柔性接头和扶正器结构,提高了现场测试的安全性。该分析为后续水平井连续油管打捞技术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测井中的技术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平杰 《国外测井技术》2004,19(6):35-37,43
钻杆输送水平井测井技术是目前在各类大斜度井、水平井测井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测井技术。其中以湿接头钻杆输送水平井测井技术为代表。本文介绍了湿接头水平测井现场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水力输送法找水生产测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仪器的井下输送是水平井生产测井的技术关键,水平井测试管柱的设计对测试工具串顺利起下及是否能达到测试目的至关重要.介绍了水平井水力输送法生产测井技术的工艺原理、施工步骤和对测试管柱的具体要求,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水平井找水时可以开展的测井项目.并结合该项技术在水平井中的成功应用,对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8.
钻杆输送湿接头水平井测井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钻杆输送湿接头水平井测井技术是目前用于各种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测井的强有力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适用条件、所需专用设备、技术要求以及仪器配置,并对钻杆输送湿接头的施工操作及应注意问题进行了全面叙述。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国内水平井测井及大斜度井测井95%以上主要依靠常规电缆"湿接头"测井技术。随着井数增加、井况复杂、节省成本而表层套管下深浅,导致井下对接次数多、占井时间长;工具故障率高、维修频次高;队伍保障能力低。"湿接头"钻具输送测井技术:测井仪器连接在钻具最前端,利用钻具将仪器及公接头输送到测量井段,电缆连接一支母接头,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普遍的水平井生产测井工艺,分析了水平井生产测井中的广泛使用的拖拉器的电路原理,并介绍了在长庆油田庄平1井、庄平2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水平井生产测试中,连续油管内穿电缆并进行测井仪器输送的技术具有较大的优势。如何把测井仪器安全有效地输送到井下目的层位及满足生产测试的堵塞要求是连续油管生产测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分析海上油田水平井的管柱结构及生产方式,进行连续油管生产测井相应的配套技术研究,并完善了相关的井下工具配套。通过现场多次应用,该技术满足国内连续油管内穿电缆在海上油田水平井生产测试中的工艺要求。研究结果对国内水平井生产测井工艺技术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某天然气输送管道用绝缘接头的法兰组件由S31603锻件和S31603管材焊接而成,为保障焊缝的性能,采用ER316L焊丝手工氩弧焊(GTAW)打底+A022焊条电弧焊(SMAW)填充盖面的工艺进行了焊接试验,并依据相关标准进行了焊接接头的耐腐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应力腐蚀开裂性能及晶间腐蚀性能优良,采用的焊接工艺是可行的,试验数据可为天然气输送管道用绝缘接头的焊接工艺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戴宇刚  杨波 《石油仪器》2005,19(4):13-15
文章介绍了水平井拖拉器的基本结构及性能指标;总结了使用拖拉器进行水平井生产测井的测并工艺:介绍了在塔里木油田水平井生产测井的实际应用情况,给出了测井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水平段长度大于表层套管长度的水平井进行钻具输送湿接头测井时,须在水平井段进行多次泵送对接,受井况、钻机及泥浆性能等影响,测井作业一次成功率低,井控风险大。介绍了一种新的只在直井段应用工具重力实现多次对接的桥式湿接头水平井测井工艺技术,通过应用桥式湿接头、柔性电缆连接器等创新工具,规范施工流程,实现了水平井无需泵送对接测井。经过实际应用,达到了提高测井时效和成功率、降低钻机性能和环境要求、减小施工风险和保障井筒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水平的提高,水平井、大斜度井、大位移井在油田开发中已相当普遍,与之相配套的测井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我国于90年代初就研制成功了电缆湿接头钻杆推进测井技术、但该技术施工难度大、成本高,而且测井成功率较低。为了科学地运用湿接头测井技术,降低测井风险,提高测井成功率,本文根据以往水平井施工经验,对湿接头测井工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十步法”湿接头测井工艺,在周32平1等井的现场运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压湿接头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电潜泵更换操作期间流体损失事故引起的成本问题和安全问题。在介绍国外Baker Hughes公司、Schlumberger公司和Halliburton公司液压湿接头结构及性能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液压湿接头的技术现状,介绍了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水下液压连接器及东营市福利德石油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智能井管柱快速接头的结构及性能。指出国内外液压湿接头存在的问题,即井下湿接头控制管线存在密封问题,井下湿接头可靠性对于流量控制阀、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等井下设备的影响非常大。最后就井下湿接头提出了发展建议:应进一步提升其密封系统的性能;井下湿接头连接过程中的碎屑清洁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开展井下液压湿接头技术研发的同时,也需推进对其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的研究。所得结论可为井下液压湿接头今后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浅层超稠油斜直水平井副管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浅层超稠油水平井的副管生产测井新技术。该技术采用特殊的井下测试仪器串和井口密封装置,通过泵送仪器输送法在副管内将测试仪器输送到水平井段的预定位置,经过一定时间的热交换平衡后,可通过测井钢丝或测井电缆逐点测试水平井段的温度变化,达到生产测井的目的。通过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及不停抽即可测试等优点,适用于斜直水平井的生产测井要求,解决了浅层斜直水平井段生产测井方面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美国页岩气藏的开发、测井技术相对成熟,使用连续油管输送测井仪器为其一大特色。Barnett组页岩气藏水平井生产测井中主要采用1 1/4in油管输送和过2 7/8in油管井牵引器输送测量仪器的两种测井方法。分析其仪器部署和测量实践表明,两种方法各具优势,在气、水层与裂缝的识别、持率测量等方面精度更高;降低了仪器在油管中发生阻塞的机率;增强了抵抗井内流体流动干扰的能力,使测得的数据能更好地反映储层实际情况。目前,我国多用钻杆传输的测井方式,而连续油管输送的测井技术涉及尚浅,因此,美国页岩气藏生产测井实践不仅对我国水平井测井技术的发展有指导作用,更可为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页岩油气藏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生产测井技术关键工艺的研究改进,解决生产测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一种DSJ-38型单芯湿式接头对接工具,它由外壳,电缆鱼雷,加重杆,母接头,公接头,防顶机构,放脱机构等组成,它是用在生产测井作业中,实现单芯电缆的井下对接,达到地面设备给井下仪器的供电和数据传输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