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审议表决,将“中国南方喀斯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由贵州省牵头,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成为中国的第6项世界自然遗产。 相似文献
2.
轾轻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0,(3):60-60
2009年12月4日,”中国武夷山世界遗产保护高峰论坛”在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开幕.来自世界遗产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政府部门领导等160多人.就当前我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世界遗产公约》与中国的历史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地区处处长[法]粱敏子(MinjaYang)召开这次欧盟与中国历史名城市长国际会议的想法始于1996年9月对中国的一次工作访问。当时,我本人与法国希农(Chinon)市市长伊夫·多什和法... 相似文献
4.
让历史告诉未来——透视中国各地申报遗产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凡是中国公民,从呱呱落地开始的瞬间就被赐予并继承了一份珍贵的遗产. 这份遗产足以让我们祖祖辈辈、子子孙孙去保护去传承的,因为文化遗产是祖先的杰作,自然遗产是大自然的杰作,双重遗产是人与自然协调的杰作.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5,(8):36-37
今后.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仅要求从资源道德和环境伦理的角度出发来要求全民节水,主要是通过建设国家水权制度,从明晰水资源的产权开始,明确水资源宏观分配指标和微观取水定额指标。这是《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8.
胡轻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0,(3)
本刊讯(记者胡轾)2009年12月4日,中国武夷山世界遗产保护高峰论坛在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开幕,来自世界遗产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政府部门领导等160多人,就当前我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签定以来,新的遗产类型不断被发掘和涌现出来,例如,文化景观、线性遗产、遗产运河、世界记忆遗产、世界农业遗产、世界湿地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城镇与城镇中心、工业遗产以及20世纪遗产等,这既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也是与公约所倡导的基于价值保护为核心的共同理念与精神密切相关,这一基本共识促进和推动了全世界遗产保护事业的大发展。关于遗产的共同理念拥有的共同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缔约国在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防灾减灾策略——值此汶川“5·12”巨灾三周年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的《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一书中,有一篇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2008年7月23日在世界遗产大讲堂上所作来自文化遗产保护抗震救灾前线的报告。文中说,截止2008年7月下旬,我国共有7省(市)的169处国家重 相似文献
12.
13.
记者:"中国南方喀斯特"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具有哪些突出的、普遍的价值?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15.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园林》2007,(12):66-66
苏州园林源远流长,明清全盛时500多处园林遍布古城内外,直至今日保存完好的尚存数十处,分别代表了宋、元、明、清南方园林风格,在城市里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199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全体会议批准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11月,沧浪亭、狮子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上市与保护之争 最近一段时间,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与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如何两全的话题伴随着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应否包装上市的争论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阳楼要包装捆绑上市的消息日前引起了轩然大波,由于文物主管部门强烈反对,最后不了了之.不过最近还有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正在积极准备包装上市.如准备誉为天下最美的世界自然遗产四川九寨沟的上市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之中.此外,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江南水乡周庄,其所有者水乡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积极准备上市.这些世界遗产并未因岳阳楼事情而放慢包装上市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保护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在世界遗产(包括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和文物建筑(包括国家级、省级、县级和普查登记)之外,还有历史文化街区、优秀近现代建筑、工业遗产、特色民居、名木古树、河湖水系及十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三十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在过去三十年中已发生了飞跃式的历史跨越,从一个相对封闭,侧重历史研究、考证的学术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文化、经济建设产生着深刻影响,同时具有越来越强的实践意义的领域,也在推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方面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