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前言管屏可认为是由分配集箱、管系组成的分配侧和由汇集集箱、管系组成的汇集侧所组合而成。按组合方式可分为如图1所示的:分配集箱内的流体流动方向与汇集集箱内相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三通结构对过热器流量分配的影响从而解决三通集箱过热器的爆管问题,利用Fluent软件对过热器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三通结构集箱过热器内的静压分布、速度分布、各支管流量分配及各支管入口处流体的流速分布和静压分布.结果表明:三通结构附近流体的压力低且速度大,而远离该区域的流体则压力高且速度小;三通中涡流区域的支管入口有小涡流,而其他区域的支管入口没有出现小涡流;集箱内涡流下部的支管流量偏小,正对集箱入口处的支管流量最大;将第7管屏和第11管屏的入口形状改为圆形,改造后支管的流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从解决管屏集箱水压试验时要留水压余量、工序繁多、加工效率低入手,改进了水压试验工艺,设计出了外压紧式水压试验工装,使管屏小集箱水压试验时可不预留水压余量,对接坡口可直接加工到图纸尺寸,简化工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经实践证明,值得推广,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应用旋流器控制并联管组中流量分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永浩 《动力工程》2000,20(4):750-753,759
在分配集箱的进口处加装一只旋流器,使进入集箱中的流体发生旋转,增加沿程摩擦阻力对集箱静压分布的影响,从而达到控制并联管组流量分配的目的。在旋流条件下所得出的离散型数学模型,能够预测不同旋流强度下的集箱静压分布和管流量分配,计算值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图10参6  相似文献   

5.
Z型和U型集箱并联管组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集箱并联管组冷态空气模化实验台上,测定了Z型和U型两种典型集箱引入-引出方式下分配集箱与汇集集箱内的静压分布,结合并联支管总流量与集箱进口流量平衡关系,获得了并联支管的流速分布.将实验值分别与作者提出的集箱并联管组单相流体流动特性分布理论解以及前苏联锅炉机组水力计算标准方法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作者提出的理论解与试验值的吻合程度比标准值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要好,从而证实了理论解比现有标准方法更精确.  相似文献   

6.
电站锅炉汇集集箱系统单相流体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缪正清 《动力工程》1998,18(2):46-49,45
通过建立合理拨乱反正硎才数学模型,研究了电站锅炉汇集集箱系统单相流体的充动特性,获得了分析解 。  相似文献   

7.
锅炉过热器汇流集箱流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锅炉集箱中的流体均匀分布是锅炉过热器,再热器安全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动量守恒的基础上,研究汇流集箱的流动机理和集箱流体静压分析,锅炉汇流集箱流动的基本规律和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8.
陆方  葛友康 《动力工程》1996,16(3):13-19
近年来一些大容量电站锅炉发生了过热器、再热器的超温管事故。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过热器、再热器进口集箱引入三通处蒸汽在集箱中复杂流动工况下产生涡流,处在涡流区的管屏蒸流量减少,使汽温和金属壁温升高。为此,对集箱中涡流这一复杂的流动问题进行了模化试验,理论分析和实炉验证,并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基础制订出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和软件。经实炉测量,验证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电站锅炉分配集箱系统单相流体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缪正清 《动力工程》1998,18(1):43-47
通过建立集箱内单相流体流动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应用经典的微分方程方法,研究了电站锅炉分配集箱系统单相流体的流动特性,获得了分析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大容量电站锅炉发生了过热器、再热器的超温爆管事故。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过热器、再热器进口集箱引入三通处蒸汽在集箱中复杂流动工况下产生涡流,处在涡流区的管屏蒸汽流量减少,使汽温和金属壁温升高。为此,对集箱中涡流这一复杂的流动问题进行了模化试验、理论分析和实炉验证,并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制订出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和软件,经实炉测量,验证符合实际情况。图8参5  相似文献   

11.
朱玉琴 《节能》2006,25(2):5-7
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单相流体在并联管组中流量分配方面的研究工作,归纳总结了研究并联管组流量分配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分析研究了集箱中的摩擦系数和动量交换系数等有关并联管组流量分配的基础性实验数据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分配集箱中的静压分布取决于集箱中的流动阻力使静压下降和支管分流使静压上升的综合作用结果。现有的计算方法一般是用一条抛物线简单地描述集箱静压分布,或将支管形式的分配集箱简化成在集箱上开一条均匀宽度的长槽。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指出这些简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实际流动情况相一致的离散型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朱众勇  庞力平  王祥雨 《节能》2016,(4):22-27,2
在空气-水实验台上,针对集箱中存在的气液两相混合物分配不均问题,研究了入口条件对双纵向引入多分支并联管水平集箱系统分支管中流量分配特性的影响。为了改善气液两相流在集箱中的分配特性,通过在集箱内部加装"笛型管"结构,并将两集箱系统的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证明:新型集箱的两相流量分配均匀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且当入口条件改变时,新型集箱的分配特性依旧良好。  相似文献   

14.
单相流体在并联管组分配集箱中流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导出了单相流体在并联管组的分配集箱中流动特性的离散性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并通过试验得出了数学模型中的二个待定系数K和C_T,分析了K和C_T的变化规律和取值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针对几种四通通道结构,提出了计算静压分布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计算非典型布置并联管组中沿分配集箱、汇集集箱长度的静压分布、支管中流量分布的方法,并通过计算机的仿真计算,讨论了四通结构中流量、管距、结构比、流量比、内径等因素的变化对静压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模拟直流锅炉集箱系统的空气-水试验台上,对分配集箱入口装设加速管和不装设加速管的水平U型和Z型集箱系统的两相流流量分配特性进行了对比性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相同的两相流量条件下,在分配集箱入口装设加速管,能够有效地改进原有集箱系统的分配特性。当分配集箱入口的两相流流速达到破膜速度的0.45倍左右时,集箱系统的两相流量分配已基本均匀。  相似文献   

17.
分配集箱静压分布参数Cf值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配集箱中取微元控制体,通过建立质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明确了参数Cf的物理意义。依据Cf取值范围,描述了分配集箱静压分布和动量交换控制为主、动量交换与摩擦阻力竞相影响、摩擦阻力控制为主3种情形与Cf的关系,理论分析与前人试验结果相吻合。同时,对采用我国水动力计算标准方程给出的Cf=1.24计算分配集箱静压分布时,给出了分配集箱长径比的限制。不同的长径比,集箱内静压分布呈现动量交换控制或动量  相似文献   

18.
以DZL14-1.25/115/70-AⅡ型热水锅炉集箱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集箱系统水流量分配进行研究,并与实际运行参数进行对比验证。研究发现:在工况一和工况二中,集箱系统中前后下降管与集箱连接处形成漩涡,导致第1~4和70~72根上升管中回水流量减少,使得整体集箱系统水流量分配不均匀;集箱系统中部压力较高、两端压力较低;漩涡的尺寸不会随着回水流量降低而变小。在改进工况下,上升管中水流量分配较为均匀,流量系数基本上保持在1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并联管组在工程实施中,特别是在动力热能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原子能工程以及太阳能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流体在并联管组中的流动状况,往往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利用效率的高低、能源消耗的多少和安全可靠性。 目前,国内外对并联管组已有不少研究,也出现了几个较好的数学模型。但这些研究大都只针对某些特殊工况:文献[1—4]即对于集箱短、支管长的管组进行了论论而得到的一些近似解和实验结果,认为在分流集箱中流体静压沿程递增(参阅图三中a、b、d),C型布置  相似文献   

20.
杨军  朱才广 《动力工程》1993,13(2):43-48
为了得出直流锅炉水平混合集箱对汽水混合流的分配特性,本试验通过调节集箱各引入管的流量和干度(相同与不同),得出该种集箱在各种流量和干度情况下的分配性能,为双相流分配理论研究及超临界锅炉分配集箱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用的数据.图10参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