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转炉少渣冶炼、炉渣热循环利用实践.可分两个阶段,脱碳出钢留渣、冶炼中期脱磷倒渣留渣与脱碳出钢留渣同时进行(留渣+双渣).脱碳留渣冶炼,通过出钢后倒渣、调渣过程控制,抑制留渣造成吹炼前期的喷溅.留渣冶炼使吨钢石灰消耗降低28.6%.“留渣+双渣”试验,控制转炉前期炉渣碱度及全铁,选择合适脱磷渣倒炉点及温度,保证前期渣脱磷率和泡沫化,最终前期脱磷率大于60%,排渣率大于50%.“留渣+双渣”技术,吨钢石灰消耗降低46.9%.  相似文献   

2.
针对承钢高炉铁水磷高、硫低,转炉脱磷负荷重,造渣料消耗高的问题,通过对转炉脱磷机理及造渣过程分析,从转炉脱磷的热力学及热平衡入手,研究前期快速成渣技术、低碱度造渣料配加模型、一次倒炉倒渣时机精准控制,最终开发了"低碱度双渣+留渣"造渣工艺。采用该工艺后降低了炼钢造渣料消耗,提升了终点控制水平,大幅降低炼钢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传统双渣工艺系统分析,结合冶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终渣留渣加双渣冶炼工艺研究,并在自动化炼钢控制方面,结合留渣加双渣工艺特点,建立倒渣和留渣模型,将前期渣炉渣组分等相关信息纳入模型计算中,优化热氧平衡。根据模型在实际生产中运行效果,调整新工艺下模型的吹炼和加料模式,促进转炉终点碳和温度命中率提升至95.6%以上,提升了新工艺下炼钢自动化控制能力,为炼钢厂整体创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低锰钢一般要求控制转炉终点[Mn]≤0.05%,针对传统双渣工艺熔剂消耗成本高,留渣双渣工艺去锰不稳定的问题,基于热力学、动力学分析和现场数据分析,研究了碱度炉渣(R 1.68~2.00)、温度(1340~1460℃)及渣中FeO含量(FeO)(15.5%~18.7%)对留渣双渣工艺中炉渣去锰能力的影响。通过溅渣留渣期间加入部分石灰石,吹炼开始加入少量生白云石替代部分轻烧白云石和加入少量萤石以及吹炼初期采用较高枪位,加强熔池上层炉渣搅拌加速初期锰的氧化等措施,使终点[Mn]由≤0.06%降至≤0.045%,与传统双渣法比较,减少石灰用量6.5 kg/t,减少萤石1.48 kg/t,铁皮单耗降低6.42 kg/t,明显降低冶炼熔剂成本。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留渣对转炉冶炼前期脱磷的影响,叙述了三钢120 t转炉双渣留渣操作工艺,并对比分析了双渣留渣和双渣不留渣几个重要指标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6.
转炉留渣加双渣工艺是利用低温有利于脱磷反应的热力学基本原理,在同一座转炉中连续脱硅、脱磷、除渣和脱碳,酒钢采用该技术在同一座转炉中进行"留渣"加"双渣法"的少渣冶炼技术,大幅度降低了石灰、白云石等消耗,总渣量可降低25%~33%。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八钢120t顶底复吹转炉采用留渣双渣炼钢新工艺实现了全量生产炉数为50%的比例,降低转炉石灰消耗38.6%,降低白云石消耗45%,钢铁料消耗降低4.53kg/t。重点介绍留渣双渣炼钢工艺中控制炉渣流动性的快速足量倒渣技术、高效脱磷技术、倒渣后快速成渣控制返干技术,以及通过缩短转炉辅助时间、合理匹配的生产组织模式,在冶炼周期延长4分50秒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降低转炉钢产量的实绩。  相似文献   

8.
嵇立磊 《冶金与材料》2022,(4):16-17+20
作为当下我国钢铁产品企业生产最常应用到的工艺形态,转炉“留渣+双渣”炼钢工艺的科学应用极为关键,是提升钢铁产品整体质量与产量的关键工艺类型。文章以某钢铁产业产品企业为例,就其所应用的转炉“留渣+双渣”炼钢工艺的基本流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详细阐述了转炉“留渣+双渣”炼钢工艺的实践要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东某钢厂常规的单渣法无法同时满足质量及成本的综合需求的现状,为提高转炉脱磷的效率,结合国内外复吹转炉脱磷理论及该厂的具体条件,根据复吹转炉脱磷的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经过理论计算、技术分析,提出了"双渣+留渣"脱磷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配料,精确的控制模型建立、严格两次造渣工艺制定与执行,可有效降低钢中磷含量,达到降本增效与提升产品质量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RH吹氧升温对洁净度的影响,汽车用钢在转炉冶炼过程中终点温度往往更高,从而导致转炉冶炼过程脱磷困难。通过对渣钢间脱磷热力学和动力学的计算,分析了转炉"留渣+双渣"工艺条件下磷分配比与钢液成分、炉渣成分以及温度的关系;结合工业生产试验,通过改变倒渣时间以及调整炉渣成分并对转炉冶炼过程钢液、炉渣连续取样,研究了转炉"留渣+双渣"工艺条件下的脱磷变化规律并得出了快速脱磷的工艺条件:吹炼开始加入小块废钢和轻薄料快速增加炉渣FeO含量并控制钢液温度的升高,吹氧量达到40%时倒出高磷含量炉渣;吹氧量为40%~80%期间增加炉渣FeO含量,减少炉渣返干,防止钢液回磷;转炉终渣碱度控制在4.0左右,终渣TFe质量分数在18%~20%和尽量低的出钢温度。  相似文献   

11.
鞍钢铁水脱硫扒渣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生产低硫高附加值产品的需要,铁水预处理作为钢铁冶金生产工艺的一个重要手段,越来越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特别是铁水炉外脱硫扒渣近年来发展较快。介绍鞍钢铁水脱硫扒渣发展的3个阶段及扒渣工艺设备的优化与改进情况;对国产脱硫工艺设备、美国ESM复合喷粉脱硫工艺设备以及德国POLYSUIS复合喷粉脱硫工艺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鞍钢铁水脱硫扒渣发展过程充分实践了鞍钢“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的技改方针。  相似文献   

12.
熔融钢铁渣干式粒化和显热回收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钢铁熔渣显热回收的技术难点,因为硅酸盐类炉渣导热系数低而处理温度高,所以换热效果难以保证。介绍了连铸连轧法、滚筒法、搅拌法、风淬法、Merotec法等各种熔渣干式粒化 物理法显热回收工艺和气体重整、煤气化、直接生产产品等化学法显热回收的技术方案。指出效率不高是各种物理法热回收工艺不能工业化的原因。熔渣显热回收技术对中国钢铁工业的节能降耗很有意义。经过分析,离心粒化和化学法回收热能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3.
针对260 t转炉冶炼低磷IF钢时存在温度、磷和氧含量很难同时命中的问题,采用了留渣双渣的冶炼工艺,通过合理控制留渣量、一次倒渣温度和一次倒渣时间等措施后,冶炼低磷IF钢转炉终点磷含量低于0.012%,终点氧值降低了0.011 2%,提高了钢水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炉渣对炉衬和溅渣层的侵蚀机理入手,提出了兼顾冶金和溅渣双重效果的直接造渣工艺,探讨了终渣碱度、MgO、FeO含量等的调整范围,分析了溅渣操作中枪位、时间等的控制和炉底上涨的原因,以期更好地运用溅渣护炉技术。  相似文献   

15.
 The slag melting characteristic of slag forming and slag splashing for 300 t BOF less slag process is researched by combining the methods of the slag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melting point determination and the petrographic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lting point of final slag for less slag smelting is 20 ℃ lower than that for conventional smelting.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the petrographic analysis, the C3S (3CaO·SiO2) and C2S (2CaO·SiO2) content for less slag smelting are lower than those for conventional smelting, while the RO (FeO, MgO, MnO, etc) phase and C4AF (4CaO·Al2O3·Fe2O3) phase are higher than those for conventional smelting.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the chemical analysis, the (CaO) content and slag basicity for less slag smelting are higher than those for conventional smelting, while (FeO) and (MgO) content in slag for less slag smelting are almost equal to those for conventional smelting. The reason why slag melting point for less slag smelting is lower than that for conventional smelting is that the quantity of added fluorite for less slag smelting is more than that for conventional smelting.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slag melting point is determined by the C3S, C2S, RO phase and C4AF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lag melting characteristic before and after slag splashing for less slag smelting, the present adjusting slag process has little effect. It is important to adjust the composition of BOF final slag. The (FeO) content in slag is to be reduced at the slag splashing and adjusting slag process for less slag smelting.  相似文献   

16.
本钢转炉钢渣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本钢转炉钢渣的产生量及处理方法,同时也对国内其它钢铁企业不同的钢渣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本钢的生产实际对转炉钢渣推荐采用炉前粒化轮法与热闷工艺配合应用的处理方式,并阐述了两种工艺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及钢渣深加工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国内铜炉渣选矿现状及工艺流程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名洁 《有色冶金节能》2013,29(2):46-49,54
主要介绍了铜炉渣成分、碎磨流程、选矿方法和国内一些铜炉渣选矿工程实例;着重阐述了半自磨技术、高压辊磨技术、快速浮选及闪速浮选技术在炉渣选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连铸过程中,保护渣的结晶过程十分重要.笔者以保护渣结晶温度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将双铂铑热电偶丝既作为加热元件,又作测温元件的热丝法技术.并结合计算机控制、视频显示和图像识别等技术,能在线观察、离线分析工业结晶器保护渣和实验自制渣的结晶过程,为连铸生产保护渣的选取和研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LF精炼热态渣在转炉炼钢厂的循环应用情况,分析对比精炼渣循环利用前后电极消耗、电量消耗、辅料消耗、脱硫能力、钢水回收量等生产数据后表明,精炼渣循环利用后的钢水回收量比原工艺多了1.175t/炉,电极消耗降低0.08kg/t,电耗降低7.7kW·h/t,石灰降低6.12kg/t,萤石降低1.65kg/t,同时促进了精炼快速成渣,缩短了精炼处理周期,保证了精炼钢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对比分析了三种类型结晶器渣圈,阐明了渣圈对连铸坯生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渣圈存在时,渣道动态压力变化幅度显著增大,最大正压由1.373 k Pa提高到21 k Pa,压力增大导致振痕产生,渣圈越厚,振痕越深;同时,渣圈会影响保护渣的消耗量,无渣圈时,最大渣耗量为0.009 7 kg/(m·s),渣圈存在时,最大渣耗量降至0.007 kg/(m·s),较厚的渣圈会使渣道宽度变窄,在振动负滑脱中期降低保护渣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