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一般模糊控制器在算法及其结构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模糊自适应协调决策控制算法(FACDC)。它模仿智能控制,采用分级递阶结构形式,通过一协调级来协调模糊控制与自适应PI控制,使得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由于本文采用的自适应算法是一种参考模型模糊自适应算法,因此避免了一般自适应算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空调器新型模糊控制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比较了空调器控制中一般模糊控制器及其改进型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控制规则在线连续调整的方法 ,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该型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 ,而且结构简单、运算量小、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高层建筑的动力学模型,利用SIMULINK进行风振反应的动力学分析。根据高层建筑风振反应的动力特征,采用Sugeno型模糊系统、BP网络及混合学习算法,设计出模糊控制策略。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并对控制系统进行SIMULINK数值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应用模糊自适应控制技术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综合考虑了建筑中照明、遮阳、空调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获得舒适的照度、节约能源为目标,以智能控制算法为手段,将人工照明与自然照明相结合,获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介绍了玻璃幕墙冷热循环测试系统的原理,对其核心——冷热循环系统的温度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作者设计出具有自学习功能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来实现冷热循环实验系统的温度控制,并进行了初次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循环系统的温度控制策略及其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和效果,在试验过程中系统动态升温和降温时温度控制精度在0.4℃以内,恒温保持时温度波动在0.2℃以内,试验系统完全满足美国AAMA501.5.98玻璃幕墙循环试验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除了开/关控制,常规PID控制器是HVAC系统现场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最基本的控制器,但对于非线性、时变的系统,常规的PID控制则很难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提出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模型,可以根据系统误差和误差变化率不断对PID控制器的输出进行在线调整。以某空调房间温度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和常规PID控制器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并且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大连市某大型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为背景,进行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风抗震的AMD主动控制分析和方案设计。首先,根据实际工程数据建立了结构动力分析的计算模型,编制了风荷载随机抽样程序,给出了用于分析的典型风荷载和地震波动荷载样本。其次,进行了脉动风荷载作用下AMD控制系统物理参数和控制算法软参数的优化分析,得到了AMD子系统的最优质量、刚度和阻尼等物理参数。然后,在AMD子系统取得最优参数的情况下,进行了结构脉动风荷载作用下和常遇地震作用下AMD主动控制的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AMD主动控制系统可以使结构的风振加速度控制效果达40%以上,大幅度提高规范要求的风振舒适度,对常遇地震作用下位移反应的控制效果也可以达到40%左右。最后,仿真分析了AMD控制结构平动-扭转耦联振动的控制效果。此外,本文还给出了实际工程结构进行AMD主动控制设计的一般性步骤,可供类似高层建筑结构进行AMD主动控制分析和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Kanai-Tajimi地震动模型,建立了设置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结构的传递函数。于是,A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之比。ATMD冲程的评价准则定义为:ATMD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基于选择的评价准则,研究了地震卓越频率(EDF)对ATMD在控制结构位移响应时的最优参数、有效性和冲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基于首超破坏准则和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方法的可靠度计算,并给出了随机参数灵敏度的近似估算方法,比较了风、地震作用下,实际多高层结构的可靠度。分析说明,基于概率理论的可靠度比较,与基于响应量的直接比较不完全的相同,由于结构可靠度的比较可能涉及到响应控制阈值,结构系统的参数随机性等,因此可靠度的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洁净集中空调定风量系统,考虑系统节能,给出了温湿度控制方法.在PLCs7-300(CPU315-2DP)上实现模糊自适应PID算法,并在某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了调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泥工厂预均化库屋盖结构工程,选取跨度60 m双层柱面网壳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了对其性能及用钢量的影响要素,结果表明地震作用对用钢量影响很小,而风荷载是网壳结构设计的控制荷载。  相似文献   

12.
高层建筑风荷载及其抗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轻质高强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涌现,高层建筑不但建筑形式变化多样,而且结构体型也朝着高大、轻柔的方向发展。故风对高层建筑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必须认真对待高层建筑中风荷载。通过简述风的起因、风的特征、风压及风荷载,更进一步说明了高层建筑中结构风振响应,从而达到风振控制以其实现采用非承重控制装置施加控制力抵御风振反应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葛家琪  张涛 《建筑科学》2002,18(5):11-13
斐济多功能体育馆工程的结构抗震及抗风设计是遵照中国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而地震作用,风荷载取值是根据当地情况,分别参照新西兰,澳大利亚有关规范进行计算。本文通过对不同规范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了该工程合理的地震作用和基本风压的取值。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design of a hybrid fuzzy sliding mode loss-minimisation control for the speed of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generator (PMSG) and a high-performance on-line training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 for the turbine pitch angle control. The back-propagation learn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regulate the RNN controller. The PMSG speed uses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below the rated speed, which corresponds to low- and high-wind speeds, and the maximum energy can be captured from the wind.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with an integral-operation switching surface is designed, in which a fuzzy inference mechanism is utilised to estimate the upper bound of uncertainties.  相似文献   

15.
桥梁事故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设计、施工及养护管理方面分析了造成桥梁事故的人为因素,通过研究得出造成桥梁倒塌的自然因素是洪水、地震、强风、冰冻及漂浮物撞击等,并指出某一桥发生倒塌事故往往并不是单独一个原因引起的,而是几个原因错综在一起导致发生事故的。  相似文献   

16.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apture the maximum output power of the wind turbine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wind turbine model has been studied and analysed under both low-wind and high-wind circumstances and due to the noisy behaviour of the wind, type II fuzzy logic controller is used for this purpose. Simulations with MATLAB show that type II fuzzy logic controller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ype I.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含模糊参数的网架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中,对于模糊参数的表达是通过模糊集的分解定理或扩张原理来进行的,这种传统的方法比较复杂。采用信息熵理论,将模糊结构转化为随机结构进行动力分析,给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模糊网架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实例证明,采用信息熵方法分析模糊网架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A spherical tuned liquid damper (TLD) is proposed as a cost‐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the earthquake‐induced vibration of wind turbines. A 1/20‐scale test model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its performance of controlling the structural vibration. A series of free and forced vibration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water depths in hemispherical containers were performed on the shaking table. Three measured ground acceleration‐time histories, including El Centro NS, El Centro EW and Tianjin EW, were select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spherical TLD in suppressing the earthquake‐induced vibr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herical TLD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amping capacity of the test model.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could be effectively reduced when the excitation frequency wa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its fundamental frequency. The liquid sloshing motion in containers wa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ly nonlinear and complex nat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spherical TLDs does not increase linearly as the mass of water in containers and is influenced greatly by the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earthquake excitations. For El Centro EW excitation,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he dynamic responses could be reduced more than 40% when the liquid mass was about 2% of the generalized mass.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类大规模非线性机械系统,如自动化高速公路汽车空位调节和连续搅拌反应釜等系统,设计了一套基于前向神经网络的分散自适应控制方案以实现对其有效控制.作为直接自适应控制器,神经网络被用于逼近未知函数,所设计的两个鲁棒控制项分别用于消除互连效应和干扰项.系统稳定性得到严格证明,通过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两室空气系统是典型的多变量、大滞后、温湿耦合系统。本文针对传统PID对两室空气系统温湿度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传统PI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给出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以空气调节理论与实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模糊控制规则及模糊控制查询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及参数调整;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两室的温度控制精度可达到±0.2℃,两室的相对湿度控制精度可达到±1.5%。完全满足两室法新风换气机热工性能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