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障表现 在一次印刷生产中,印品通过某型号曼罗兰四色胶印机的第四色组后,其表面出现了一条从叼口延伸至拖稍的蹭伤痕迹。 原因分析 笔者停机检查后发现,在橡皮滚筒的橡皮布上有一条与印品蹭伤位置相对应的断断续续的痕迹,而印版版面清洁,对应位置并无"吃墨"现象。  相似文献   

2.
何晓强 《中国印刷》2013,(11):73-74
印刷故障多种多样,甚至可能千奇百怪。有的故障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多多分析、多多总结,问题总会解决,避免走很多弯路,出现费工费时的情况,经过这次印刷故障的分析和总结.在以后印刷到此类印件时不再是一筹莫展,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3.
当今人们对于印刷品质量的要求日趋提高,颜色作为印刷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准确测得颜色数据并用于控制色彩复制变得更为重要。以往人们都是利用目测的方法对彩色印刷品进行评价,这种主观的评价存在着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判断不准、因人而易、重复率低等一系列缺点,  相似文献   

4.
《广西轻工业》2015,(12):140-141
一般来说评价彩色印刷品质量的时候通常有两个常用的标准,即印品颜色与套印精度。实际上,印品颜色与套印精度的关系很大。提高套印精度,就会实现颜色的忠实实现。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套印精度的因素很多,生产的每个环节几乎都会影响套印精度。为了提高印刷品的质量,我们力求消除影响套印精度的因素,提高套印精度。主要分析印刷过程中套印精度对印品色彩再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林志龙 《印刷技术》2011,(14):44-44
故障表现在利用日本小森四开双色印刷机印刷某批四开铜版纸(定量为128g/m2)时,笔者发现印品表面有纵向重影。当机器速度为10000张/小时时,每几张印品中就会有一张或连续两张存在纵向重影,  相似文献   

6.
《印刷杂志》2005,(2):81-81
一、市场现状和技术需求。印刷工业是一种重要的复制工业,色彩是衡量印刷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若想印刷高品质的精品,首先要解决好色彩问题,因为色彩是控制印刷品质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福建轻纺》2005,(12):32
重影故障在胶印印刷中比较常见,原因也是多种多样。操作人员只要根据不同的故障现象,找出故障原因,就能比较容易地加以排除。在印刷过程中,笔者曾遇到过一次较为特殊的重影故障,现记述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森 《广东印刷》2012,3(3):33-35
在胶印印刷过程中,由于墨路系统本身结构的局限性,导致有时会在印刷品表面产生墨色深浅差异明显的情况。造成墨色不匀的因素很多,本文从调节印刷机水墨路系统压力的角度出发,谈谈怎么样避免墨色不匀。  相似文献   

9.
故障表现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受到印刷速度的影响,印品上有时会出现无规律的轴向浅杠子.笔者发现,在印刷速度低于8000转/小时时,印品上不会出现浅杠子,而印刷速度一旦高于8000转/小时,这种故障就会出现,而且印刷速度越高,其出现的几率就越大.由于浅杠子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很难分辨,而且其的出现又具有一定随机性,所以一定要仔细排查其出现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0.
闽少华 《印刷技术》2009,(17):66-66
用双色机印刷单色60g/m^2本子内页(用第二机组印刷)时,发现印刷品打褶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于是停机检查,发现褶皱总是在非操作面一侧,另一侧不太明显,且褶皱是由叼口向拖梢方向呈发散型出现。出现褶皱有2方面因素:(1)纸张本身因素,褶皱位置基本不固定:(2)机械调节不当,褶皱位置基本固定不变。应根据褶皱部位形状、区分形成褶皱的原因。将纸张拖梢与叼口对换,取已印刷过的几十张纸张试印,褶皱部位发生变化.则为纸张本身造成,反之为机械原因。试印后检查,判断褶皱出现应该是机械调节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规范的印刷生产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数码打样系统,而数码打样系统的建立离不开印刷生产的标准化。数码打样的目标是打样与印刷的匹配,而匹配的前提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印刷的稳定;其次是印刷机处于正确的印刷状态;最后是能够准确地控制打印机的输出。所以首先要对印刷过程进行规范,对打样进行线性化,以保证他们输出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纸张的主体材料是植物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等,在纸张生产过程中为得到较高质量的纸张,必须进行脱木素处理。纸张的生产过程包括打浆、抄纸、整理(加工)等工艺,每一工艺过程都可能会对纸张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光学性能、力学性能及表面性能产生影响,当纸张被用于印刷环节,这些性能的好坏直接对印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分析印刷过程中纸张的常见故障有利于控制印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网版的故障及排除办法二、摸版的故障及其排除办法原「排除或补救办法参考丝网的张力值进行绷网在平滑的工作台[处理丝网故障绷网时拉力过大绷网前丝网就有损坏拉力不均匀检查绷网夹头的动作是否平稳夹入绷网夹头中的丝网长度不一致丝网应该与绷网拉杆的边缘保持平行绷网时拉伸过快、过猛缓慢拉紧,直到理想的张力水平绷网过程中的丝网被撕裂检查夹头之间的间距和位置是否在一直线上;放松绷网装置角落处的丝网绷网时达到张力值过快粘网前,丝网静置15一30,“i,,,使张力经过必要的调整网框不坚固张力过高选择断面形状和尺寸均合适的网框参…  相似文献   

14.
“不怕没人要,就怕质量差”,这已成为我国包装印刷界的共识。在我们的日常生产中,对一些相近的印刷故障,缺乏一定的界定和判断,很容易混为一谈,结果问题越来越棘手,不是成本越来越高,就是交货时间越拖越长。只有打造一条具有经济回报价值的通道,才能迎合当今包装印刷发展的趋势。为了逐步达到这一最高境界,笔者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印刷故障和排除方法列举出来,以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5.
在报纸印刷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背面蹭脏故障。在单张纸印刷过程中,前一张印品上的油墨尚未干燥,后一张印品又叠放在其上,导致前一张印品上的油墨转移到后一张印品的背面并留下墨迹,轻者影响产品画面的质量,重者则导致印刷品的报废。  相似文献   

16.
梁宏波 《印刷技术》2008,(15):68-68
印刷过程中,报纸有时会出现打折现象而影响印刷质量,那么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根据笔者在生产实践中的摸索,总的说来有以下2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纸张因素;二是机械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雷 《印刷世界》2010,(4):32-32
<正>我院一台国产单色PZ1650胶印机在学生练习印刷产品时出现杠子,杠子的位置固定出现在靠近印刷品拖稍的位置,合压印刷的时候有些异常的声响。印刷所用的纸张为157g/m2的铜版纸。杠子形成的原因相对复杂,一般有齿轮杠子、辊杠子、振动杠子和其他原因(橡皮布、衬垫、印版、纸张、油墨)引起的杠子等。齿轮杠子是分布在整个版面,形似搓衣板,每条杠子之间的距离为  相似文献   

18.
上光工艺是包装装潢印刷的配套生产工艺,商标标签、产品广告、请柬和书刊封面等印刷品,通过上光可以达到增加印品表面光泽度和艺术效果,美化印刷品的作用和功能,使产品表面色彩更显鲜艳夺目,给人以美的视觉效果,令产品身价倍增.上光又是改善印刷品外观效果、使用性能、保护性能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印刷品质量和档次的有效方法.正确认识与印品上光质量有关的若干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提高彩印产品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印刷中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顾客对印刷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传统印刷还是数字印刷,在印刷过程中人们都要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质量控制。如何更好地控制印刷质量是一个企业在印刷市场上得以生存的根本保证,在现代便捷的数字化生产流程下如何进行质量管理又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印刷过程中.难免出现印品质量问题。如何应对和补救,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通常情况下,各种印品都有固定的印色,由不同机型(单色机、双色机,四色机等)来确定不同的印刷次数(即印次)。而一旦出现意外质量问题,有时还可以采用增加印刷次数,即加印的方法来进行补救,这虽然增加了工作量.却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以下介绍几种以增加印刷次数来补救质量问题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