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的岩性、物性及孔隙结构复杂,使得流体性质的判别成为测井解释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以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原理为指导,通过分析电阻率值的分布范围、孔隙度-含水饱和度交会图上点子的分布特征以及P1/2累计频率曲线图上曲线的倾斜程度,对储层流体性质作了定性判别.结合钻井显示情况以及试油结果,认为电阻率绝对值法、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交会法以及P1/2正态分布法在本区储层流体性质的定性判别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电法测井受井身环境制约,对岩性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含油饱和度评价常使用的Waxman-Smits以及双水模型的众多参数无法量化,而难以推广。影响含油饱和度的因素分别是油藏高度、岩石物性、孔隙结构和流体性质。从油藏流体饱和度形成条件入手,构造孔隙结构系数(孔隙度、渗透率及胶结系数的函数),分析大港油田现有岩电资料及毛管压力分析资料.应用含油高度、油水密度差以及岩石物性等资料,建立了纯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的统一解释图版。实践证明,该解释模型不仅适用于准确求取低电阻率岩性油藏的含油饱和度,也适用于研究非低电阻率碎屑岩油层含油饱和度。图5表1参4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是安岳气田的主要产气层段。由于该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属于低孔、低渗-特低渗、高含束缚水饱和度储层,加之受到构造、岩性的影响,气水分异程度差,气层、气水同层,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差异不明显,致使储层流体性质识别难度大,试气成功率较低。针对这一现状,利用测井、试气等资料,结合须家河组储层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储层气水测井响应特征;采用饱和度重叠法、电阻率-孔隙度交会法、侧向-感应电阻率比值法、纵横波速度比法,从不同角度反映储层物性和气、水、干层之间的差异,综合判别安岳气田须二段的储层性质。通过对2011-2012年的新井跟踪对比分析,最终优选出以饱和度重叠法、电阻率-孔隙度交会法为主的流体性质判别技术,在对该区46层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中,测井解释符合率由60%提高到了83%,试气成功率也明显提高。该套技术适用性强,具可操作性,对川中地区其他区块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川东地区石炭系储层岩性、物性及孔隙结构复杂,各向异性强,使得测井判别流体性质符合率一直不高,这是一直困扰测井资料解释工作的一大难题。综合分析储层性质、划分储层类型,分析研究各种流体性质判别方法的适应性,根据不同的储层类型选用不同的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文章通过分析研究七大类11种流体性质判别方法在川东地区27个构造石炭系储层的适应性,提出了一套综合判别川东地区石炭系储层流体性质的方法,使该地区储层流体性质符合率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白豹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4+5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引起束缚水饱和度高,测井显示高孔隙度、低渗透率.为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研究了该储层低电阻率成因.利用测井、岩心物性、压汞、薄片、水性分析、试油等资料,对正常油层长3和低电阻率油层长4+5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电性特征做了详细的对比研究和评价.分析了6种因素对长4+5储层形成低电阻率油层影响,即:泥质、阳离子交换量、地层水矿化度、高孔隙度、粒度、束缚水饱和度.认为复杂的孔隙结构、高束缚水饱和度、岩性粒度细和高孔隙度是长4+5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确定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提高了低电阻率油层解释精度.根据研究结果对白豹地区的B154井进行地质解释,其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新疆塔北地区碎屑岩储层低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出发,认为储层电阻率低主要是在高矿化度使电阻降低的基础上,泥质等造成的微孔隙较多,进一步降低了电阻率,缩小了气层和水层的电阻率差别,较多的微孔隙是造成气层和水层电阻率差别小的主要原因。据此,建立了含有自由水和束缚水的低电阻储层“双水导电模型”。根据该模型,在参考现有饱和度方程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塔北地区实测电阻率资料情况和侵入特性,从推导纯地层饱和度模型出发,建立了适合该地区含泥质碎屑岩低电阻储层的饱和度方程,并利用计算机系统计算了包括束缚水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可动烃饱和度和不可动烃饱和度等饱和度数据,能有效地用于低电阻储层流体性质判别,为低电阻储层识别、储量计算提供可靠参数和科学依据。最后给出了利用饱和度数据判别低阻储层流体性质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发育的基性火山岩储层具有电阻率低、变化幅度小,导电机理复杂的特点,利用传统的电法测井对储层流体性质判别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为此,利用阵列声波和密度测井等非电法测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储层流体性质评价方法.分析了利用岩石有效泊松比与岩石有效压缩系数判别火山岩储层流体性质的适用性,通过Gassman方程提取孔隙压缩系数,...  相似文献   

8.
基于简单岩石弹性参数的流体性质识别受岩性、孔隙结构的影响,对复杂岩性储层识别结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岩性、孔隙结构、流体性质等3个方面入手,在微分等效介质理论基础上提出变骨架参数值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引入到多重孔隙介质模型中,求解多重孔隙条件下模型的数值解,得到干岩石体积模量,进而计算流体模量因子,最后通过流体模量与流体模量因子交会分析精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渤海油田的应用效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校正了岩性、孔隙结构对岩石属性的影响,使得岩石弹性参数仅反映流体性质特征,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符合率显著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由于风化壳原岩经过长期风化、淋滤等作用,其储层的岩性和孔隙类型变得复杂多样,用常规测井方法进行储层岩性识别和流体类型判别存在很大难度。为此,通过对风化壳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的研究,利用Pe(U)曲线分析法、多岩性三孔隙度曲线交会法等测井方法来识别风化壳储层的岩性,并在准确计算地层泥质含量基础上,通过泥质校正将泥质双矿物岩石模型变换成纯双矿物岩石模型,再进行交会求解孔隙度与矿物成分,较好地解决了只有通过钻井取心和薄片分析才能解决的储层岩性识别问题;在分析影响流体类型判别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电阻率数值判别法、深浅侧向电阻率的差值法、孔隙度—含水饱和度交会判别法等测井评价,研究解决了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风化壳储层流体类型的判别问题。利用该测井评价方法对鄂8井进行了流体类型判别,得出的结论与测试结果相吻合,印证了该方法在塔巴庙区块应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储层岩石孔隙毛管模型,文中推导了储层宏观物性参数与微观孔隙流体导电性质和介电性质的定量关系,从而构建了一种定量描述储层岩石低频界面极化效应的等效电路模型。相对于传统的Cole-Cole等效电路模型,文中的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具有更明确的物理含义,更适用于定量表征储层岩石低频界面极化效应。利用该等效电路模型分别对盐水饱和岩样及含油岩样低频界面极化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储层岩石孔喉比、矿化度及含水饱和度等因素对虚部电阻率频散特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虚部电阻率极小值的模值与孔喉比、矿化度及含水饱和度均呈指数关系,虚部电阻率极小值的模值随孔喉比增大而增大,随矿化度和含水饱和度增大而减小。数值模拟结果为利用岩石低频界面极化效应对储层含油气性进行定量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memory based stress-strain model developed earlier by Hossain et al. (2007) Hossain, M. E., Mousavizadegan, S. H., Ketata, C. and Islam, M. R. 2007. A novel memory based stress-strain model for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Technology, 1: 653678.  [Google Scholar] has been solved numerically in this study. The derived mathematical model introduces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surface tension, and pressure varia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fluid memory on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The variation of shear stress as a function of strain rate is obtained for fluid in a sample oil reservoir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fluid memory. The stress-strain formulation related with the memory is taken into account, and we obtain the variation of it with time and distance for different values of α. The dependency of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 on fluid memory is considered to identify its influence on time. As pressure is also a function of space, the memory effects on stress and strain are shown in space with the pressure gradient change. The comput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 of memory causes nonlinearity, leading to chaotic behavior of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This model can be used in reservoir simulation and rheological study, well test analysis, and surfactant and foam selection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研究和开发的压裂液添加剂和产品,并对比了美国BJ Services、Dowell和Halliburton及加拿大Nowsco公司的20类120种产品,分析讨论了国内外压裂液添加剂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国内压裂液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国外钻井液新技术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介绍了国外几种新型钻井液体系及其使用情况,对特殊钻井工艺使用的钻井液体系、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比了90年代国外研制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合成基钻井液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新型水基微泡沫钻井液的室内配方优选和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微泡沫在水溶液中的具体结构及微泡沫钻井液分散细、稳定性好的原因。通过室内试验优选出了水基微泡沫聚合物钻井液的配方,并对其密度、流变性、稳定性和滤失性等性能进行了评价试验,总结出压力、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优选配方所配制的微泡沫水基聚合物钻井液性能稳定、密度低(循环当量密度维持在0.93~1.04kg/L),具有保护储层的功能,不需要增加钻井设备,能满足近平衡或欠平衡钻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吐哈盆地复杂井固井问题,对钻固一体化工作液(DCIF)进行了室内实例研究。3口井的室内实验结果表明,DCIF钻井液性能可以满足钻井工程要求;DCIF固井液性能易调,失水量低,抗压强度高,也可用于固井作业。  相似文献   

16.
现场废弃油基钻井液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油田完钻废弃的油基钻井液进行了室内优化研究,将密度为1.23g/cm3的钻井液优化成密度为2.3g/cm3的钻井液.通过进行配方优化实验发现:随着白油比例的增大,流动性有所好转;添加辅助乳化剂之后,黏度明显增大,流变性变差;稀释剂与优化体系不配伍,破坏体系的沉降稳定性;最终优选出最佳优化配方为:33%井浆+67%白油+5%主乳化剂+4%润湿剂+3%MOTEX+0.5%流型调节剂+重晶石(密度为2.3g/cm3),该钻井液流变性良好,滤失量低,乳状液稳定,具有良好的抗钻屑和地层水污染能力,抗温达到200℃,能够满足高温高压井以及复杂井段的钻井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发深部的油气藏,在钻进事需要使用性能更为优良的加重钻进液。为此,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8.
段力军 《石油机械》1996,24(6):54-58
LZCQ/3离心式真空除气器是用来除去气侵钻井液中直径小于0.8mm的小气泡的除气设备。它采用水平离心力场和负压双重作用原理来达到除气目的,其处理量为3m3/min,除气效率为95%~99%,可有效地除去侵入钻井液中的气体,避免因气侵造成的井涌、井喷和盲目加重钻井液而引起的井漏等恶性事故。这种除气器具有安装、操作、维护保养方便,无故障工作时间长等特点,可兼作搅拌器用于搅拌罐内钻井液,代替离心泵倒罐。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超高温井的情况,从油基钻井液、合成基钻井液及水基钻井液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指出了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发展方向。国外早期超高温钻井液以水基钻井液为主,近年来油基和合成基钻井液应用越来越多,尽管钻遇的井底温度已经超过300 ℃,但钻井液最高密度没有超过2.40 kg/L。国内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以水基钻井液为主,与国外相比,尽管应用的温度没有国外高,但钻井液密度高,已经突破2.50 kg/L。相对而言,国外在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方面更注重高性能专用产品的开发,而国内尽管在超高温钻井液处理剂研究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没有形成系列产品,大部分研究局限在实验室,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多在传统处理剂基础上,或采用国外产品形成,钻井液的综合性能还不能满足现场需要。国外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已经成熟,目前的研究重点是改善钻井液的环境可接受性。我国应在专用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形成配套的钻井液体系,并围绕环保、高效、经济的目标进行油基和合成基钻井液研究。   相似文献   

20.
CY-1无渗透钻井液处理剂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为解决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压差卡钻、钻井液漏失、井壁垮塌及地层严重损害等问题,保证安全、快速钻进的同时,节约钻井成本,提高油气产量,人们研究开发了一种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新型钻井液体系,其中零滤失井眼稳定剂和防漏堵漏零滤失井眼稳定剂是其两个关键处理剂。研制了一种提高地层承压能力的CY-1无渗透处理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及评价,结果表明,CY-1处理剂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能快速形成封堵膜,降低钻井液的滤失量,提高砂床和砂岩的承压能力,而且成本较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