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正交试验一次淬火、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对20CrMnTi渗碳钢组织和扭转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淬火能明显细化和强化组织,获得扭转强度最大的最佳工艺为二次860℃淬火,220℃×4 h回火;二次淬火对20CrMnTi钢的扭转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20CrMnTi渗碳钢齿轮高效精密成形磨削工艺,对砂轮线速度、工作台进给速度、磨削深度和V型槽深度4个磨削参数进行粗、精磨正交试验分析。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不同砂轮线速度、工作台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对粗磨磨削力及磨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基于极差分析法分析不同磨削深度、V型槽深度对精磨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通过细化试验,获得最优成形磨削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运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齿轮表面粗糙度可达到精密级,且不会产生磨削烧伤。  相似文献   

3.
对20CrMnTi钢淬火后的自回火态和经不同温度回火后的显微组织结构、断口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的观测分析,并测试了不同回火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诚验结果表明,20CrMnTi钢淬火态和低温回火态具有相近的性能,即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与韧性,因而可做为结构用钢在淬火状态下直接应用。而对需经回火处理的高精度尺寸稳定的零件,在250℃回火时将得到最佳强韧性能配合。在300~400℃回火时出现的脆性,可用以满足某些兵器零件的特殊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奥氏体化对3Cr-3Mo-Nb二次硬化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淬火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对3Cr-3Mo-Nb二次硬化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微合金化元素Nb的加入有效阻止了淬火保温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当淬火温度高于1100℃时,奥氏体晶粒才显著长大.随淬火温度的升高,碳化物溶解更充分,强度和硬度增加,塑韧性在1100℃出现峰值.1050℃淬火保温时间少于30min时,碳化物未充分溶解,强度和塑性都较低.因此,为保证回火时有足够的M2C型二次硬化碳化物析出,最佳淬火温度为1050~1100℃,保温时间为30~60min.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淬火速度对两种具有全马氏体组织的商用AISI4320和4340钢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试验钢以两种不同的冷却速度自1323~1473K的不同温度淬火。快速淬火处理采用冰盐水,慢速淬火处理采用373K的油。试验钢经473K双重回火,中间快冷和冷冻。使用Instron试验机测定室温下的拉伸性能。不同淬火速度产生的显微组织的变化用光学和薄膜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进行观测。M_s温度较高的4320钢经缓慢淬火处理后,无论原奥氏体晶粒度大或小,其0.2%屈服强度和极限拉伸强度均比晶粒度相同的快速淬火处理钢高,面总延伸率相似。但随着原奥氏体晶粒度增大,慢淬钢强度数据的分散度变大。M_s温度较低的4340钢对淬火速度不敏惑,与快淬处理相比,慢淬处理仅使0.29%屈服强度稍有提高。根据显微组织观察的结果提出,慢淬之所以提高钢的强度,是淬火(即自回火)时碳偏聚或微细碳化物在马氏体基体上析出造成弥散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38CrSi钢等温淬火组织的强韧性和耐磨性。指出,以变异上贝氏体为主的贝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具有最高的强韧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7.
42CrMo钢激光淬火组织和硬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YLS-3000型光纤激光器对42CrMo钢进行表面熔凝淬火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维氏硬度计的观察与检测,分析淬硬层组织、硬度、深度及其与激光工艺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淬硬层深度随激光功率的增大和扫描速度的降低而增大,随激光功率的减小和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硬度的变化不大。激光熔凝淬火后表层出现深约0.3 mm的熔化区,其硬度比内侧稍低,淬硬层深度可达2 mm以上,硬度约为660HV,但熔化区域中心会出现不均匀的变形,进行熔凝淬火时需预留0.2 mm的加工余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新近研制的高碳低合金耐磨钢75Si2MnCr的贝氏体等温转变过程及其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在低于330℃的温度范围等温转变结束后,所获组织为很薄的奥氏体薄膜和很细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束交替排列的双相组织。机械性能及磨料磨损试验表明,这种双相组织具有很高的屈服强度、韧性和加工硬化能力,在高应力二体磨料磨损及高能量冲击磨料磨损条件下耐磨性十分优异,因而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结构、耐磨材料。  相似文献   

9.
H13钢的回火二次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H13钢不同回火温度下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H13钢在 30 0℃~ 6 30℃温度范围内回火 ,显微组织经历了由回火马氏体组织向回火托氏体组织的转变过程 ,在 5 2 0℃左右出现二次硬化峰。但在二次硬化峰出现时没有发现合金碳化物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10.
稀土对20Mn钢连续冷却相变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测定连续冷却相变(CCT)曲线和观察显微组织,研究了不同稀土含量对20Mn钢相交和组织的影响。稀土扩大了CCT图上铁素体和贝氏体转变区域,缩小珠光体转变区域。稀土使马氏体条束变小变窄,有利于形成粒状贝氏体和块状铁索体。稀土通过细化臭氏体晶粒、减少臭氏体中碳固溶量和抑制碳化物析出,使20Mn钢的淬透性交差并使相交产物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介绍20CrMnMo钢的热处理工艺优化试验过程。在试验中采用新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下20CrMnMo钢的力学性能。通过试验找到了适合此钢的亚温淬火回火热处理工艺,使它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达到产品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并且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1.41%C超高碳钢淬火高温回火球化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淬火+高温回火热处理对碳的质量分数为1.41%超高碳钢进行球化处理,研究碳化物超细化的机理,确定最佳的球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850~1100℃范围内淬火时,随着温度的上升,碳化物不断溶入奥氏体,使粗大碳化物颗粒变小,回火后不仅从针状马氏体中析出均匀细小的碳化物,同时在残余奥氏体中也析出大量均匀细小的碳化物,碳化物数量增加。钢中含有抑制碳化物长大的Al和Cr元素,在550~750℃高温回火时,温度越高球化效果越好,即使在1100℃淬火+750℃回火后碳化物颗粒尺寸仍然保持在0.1~0.3μm。  相似文献   

13.
将23MnNiCrMo钢奥氏体化后分别在空气、水、油中冷却.随后将水淬和油淬的试样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的回火.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合适的淬火温度为860℃,油淬和水淬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少量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剩余碳化物.由于有合金元素的作用,在中温回火时并不得到完全的回火屈氏体组织,而是以回火马氏体为主,还有贝氏体及剩余碳化物的复合组织.  相似文献   

14.
30CrMnSiNi2A钢的动态屈服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技术,对经过不同热处理的低合金超高强度钢—30CrMnSiNi2A钢的动态力学行为进行研究。试样经过正火热处理、860℃淬火+600℃回火、860℃淬火+200℃回火热处理3种热处理制度后,经过动态力学实验得出:30CrMnSiNi2A钢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屈服强度值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大,呈现一定的应变率敏感性;在860℃淬火+200℃回火状态下,表现为一定的回火脆性;在860℃淬火+600℃回火状态时表现为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40Cr/T10A钢表面激光淬火后,在压接温度750~780℃、预压应力56.6MPa的条件下,经2.5~7.5min短时保温可实现异种钢的固相焊接,接头强度可达母材强度。对接头区的显微组织及显微硬度的观测表明,接头区界面两侧显微组织连续,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界面两侧近界面处钢的组织因C、Cr原子的互扩散而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导致显微硬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显微硬度计、CS电化学工作站研究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经低温气体渗碳处理后渗碳层显微组织及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50,470,500 ℃温度条件下,在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获得10~33 μm的硬化层,随温度的不同,渗层深度、硬度梯度、耐蚀性能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双相不锈钢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的发展史及近年来研究的进展情况,综述了国内外双相不锈钢的主要种类、力学性能、腐蚀性能等特点,介绍了国外研制开发的几种新型双相不锈钢及其在工业上的一些主要应用,并初步探讨了双相不锈钢在武器装备上应用的必要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借助高温高压腐蚀反应釜,测试了咪唑啉和有机胺类缓蚀剂在饱和CO2油田采出液对20和P110钢的静态和动态缓蚀行为,并对表面腐蚀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钢静态电化学行为呈现活性溶解而P110钢发生钝化,缓蚀剂加入后均降低了腐蚀电流。缓蚀剂浓度是影响20和P110钢动态缓蚀行为的显著因素,材料表面均匀致密的产物膜层直接影响其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丝MIG、单丝MIG焊接工艺在相同条件下对616高强钢进行了焊接。分析焊缝内部的质量、焊接接头的组织、焊接接头的强度,对比两种工艺的焊接效率和线能量,研究结果表明:在焊缝内部质量、焊接强度方面,双丝焊优于单丝焊;在焊接效率上,双丝焊是单丝焊的3倍;在单位线能量上,双丝焊比单丝焊降低了3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