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国内外生产测井使用单芯电缆系列仪器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率的通信系统以解决生产测井中的通信瓶颈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16 QAM调制方式的单芯电缆高速遥传系统技术方案,并完成了采用此方案的软硬件系统设计.井下数据发送模块以200 kbp的速率发送井下仪器产生的数据,地面接收模块可以准确接收.通过7000 m的单芯电缆进行传输实验,最终确定了以16 QAM为调制方式的传输方案.经过多次实验证实:采用16 QAM调制解调技术的遥传系统在7 000 m电缆上数据速率达到200 kbps且误码率达到10-7是完全可行的,完全满足了多参数生产测井仪对单芯电缆测井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速电缆遥测系统的技术指标与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新  胡官阳 《测井技术》1996,20(6):449-453,468
高速电缆则系统的研究可分为传输和接口两部分进行。传输部分 下数据通过测井电缆的高速传输问题,其技术指标主要有传输速率1、传输误经;接口部分解决遥测系统与不同系列的成象测井仪器的兼容问题,要求具有标准的井下,地面接口和数据格式。传输部分的包括:地面和井下采用半双工通讯,井下上行数据采用QAM调制,并利用缆芯复用多种传输,地面接收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如要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采用网格编码调制T  相似文献   

3.
碳氧比测井仪单芯传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延辉  韦克平 《测井技术》2007,31(3):282-284
针对测井电缆由7芯改为单芯的需要,提出了一种碳氧比测井仪单芯电缆传输方案。该方案通过设计井下电缆转换接口,由其接收单芯电缆中的信号再变换出原先的7路信号,解决了传统7芯电缆中的信号在单芯中传输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利用单芯电缆传输的碳氧比测井仪结构,给出了单芯电缆通信方案及部分编译码电路和波形图。整个系统已经通过模拟测井环境验证。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油田测井信息传输,监测井下环境及产层生产动态,研制基于单芯铠装电缆信号传输的多负载深井通信系统。利用井下遥测系统对采集到的各储层信息进行曼彻斯特码编码调制,以数据包为单位整体上传至地面系统进行解调,解析得到的数据通过总线发送到人机交互系统。基于等效电路建模分析单芯电缆信道特征,根据信号在测井电缆上的传输特点,实现深井条件下的多层信息实时传输。系统已在胜利油田进行安装使用。现场测试结果显示,在150℃的高温环境下,该系统信息传输稳定,误码率最高仅为0.0127%,传输速率为300 bit/s,可实现复杂井况下的多油层监测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OFDM技术的900 kbit/s测井数据传输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常规的单载波调制技术在带宽有限的测井电缆上的低传输速率制约着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在分析测井电缆传输特性和OFDM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OFDM技术的测井电缆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并介绍了基于OFDM技术的测井电缆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参数设计和工作原理,给出了不同长度测井电缆上的测试结果.电缆实测结果表明,在7 000 m长的测井电缆上,基于OFDM技术的测井电缆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可获得900 kbit/s以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低于5E-8的误码率.当变压器的接入模式为Mode-Ⅱ时,系统最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1.1 Mbit/s.  相似文献   

6.
沙玉琢 《石油仪器》2013,(5):15-16,19
油田生产测井过程中所使用的直径Φ38 mm测井仪器,是在套管中完成测井任务的,该仪器与单芯侧井电缆的连接也是通过马笼头来实现的,由于单芯侧井电缆的直径(Φ5.6 mm)比一般的7芯电缆的直径还小,抗拉强度远不如7芯电缆,所以在生产测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需要保护单芯测井电缆的问题,因此产生了研制RWCH-38可释放马笼头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当更换不同型号的测井电缆或在单芯与七芯电缆滚筒之间转换时,由于不同类型的电缆其分布电容、电阻及电感等存在差异,因此对井下仪器测量信号传输的影响也有差别。当生产测井接口板(MUXB2)的自动均衡不能完全补偿电缆对测井信号的影响时,通过手动调节方式可以改善测井信号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钻测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数据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适合钻井环境下泥浆传输信道特点的编码方式是实现高传输速率的关键技术。密勒码编码具有直流分量少、占用频带窄,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随钻测井泥浆信道高速传输的要求。分析高速泥浆脉冲遥测系统数据序列传输格式,介绍基于密勒码编解码算法,采用MATLAB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党剑华 《测井技术》2005,29(1):66-68
根据奈斯特定律,测井电缆所能传输的基带信号的极限速率为200 kBit/s,这给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需要采用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介绍了高速电缆遥传系统中的调制解调器设计方案及实现.通过对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原理及测井电缆传输特性的分析,设计出满足测井电缆所需的调制解调器.在测井仪器中首次使用OFDM技术,满足了测井仪器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曼彻斯特码作为传统的基带传输编码在测井单芯电缆通讯中广泛应用.通过采用数字自适应均衡技术设计的曼彻斯特码解码器,能够自动跟踪并补偿因电缆传输特性变化造成的模拟信号畸变,使解码器整体性能重新达到最佳.经过实际测试,在面对传输信道较差的单芯电缆时,新设计的曼彻斯特码解码器较传统方法误码率显著降低,能够替代传统曼彻斯特码解码器并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钻测井的数据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传输是随钻测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钻测井发展的瓶颈。本文对泥浆脉冲传输、电磁传输、声波传输和光纤传输分别进行介绍。并对随钻测井的数据传输的发展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在轿车上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其使用的变速器油是摩擦片/锥轮无级变速摩擦副和湿式离合器组件的摩擦特性控制介质和冷却介质,同时是轴承、液压泵和齿轮组件的润滑介质,还是液压控制系统和液力变矩器组件的液压能传递介质。优异的摩擦学特性是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油的关键性能,同时它应具有优良的润滑性、氧化安定性和粘温性等性能。为推进我国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产业化进程,应加强其使用的无级变速器油国产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孙新  胡澍 《测井技术》1996,20(1):12-16
提出了超过500kb/s数传速率的高速电缆遥测方案讨论了相关编码、正交调幅、匹配滤汉、基带均衡、最大似然比序列估计、电缆多路复用等技术在电缆遥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国际先进遥测系统可能采取的方案指出电缆则的研制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4.
气液两相混合输送泵试验台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气液两相混合输送泵(简称两相泵)的研究现状。为对两相泵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两相泵试验台架的设计思想,即试验台柴必须具备流量可调的气源和液源以及流量计量装置,同时具有观测气泡和气液混合情况的手段,以及用于信号测试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两相泵试验台架。详细介绍了试验台架的组成,分述了气相和波相的管路与设备、两相混合处理结构、台架动力及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两相泵进出口管段气泡直径的测量方法和流态观察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直线减速器中稀、密齿条加工设备的一种可行方案,在该方案中提出了挂轮的新设计方法,并且用实例验证了用较少的齿轮数目,可实现尽可能多的传动比要求,为这种直线减速器加工设备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异步永磁感应式传动器的特点,对该传动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设计、电磁转矩计算方法和传动器的机械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速电缆遥测:技术途径和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新  熊晓冬 《测井技术》1995,19(6):398-405
本文讨论了高速电缆遥测系统的技术方案,认为整个系统应由基带脉冲成形、调制、均衡、缆芯复用等部分构成,认为目前还不需要数据压缩来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并提出了几个研制高速电缆遥测系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将金属套管看成理想导体,其中传输的电磁波为导行波。由于井内流体存在导电损耗,无论工作频率是高还是低,电磁波沿井轴的传输既有幅度衰减,又具有波动性质,已不存在严格的截止频率概念。图3参2  相似文献   

19.
黄清世  黄涛 《石油机械》2002,30(5):19-21
针对石油井下现有传动装置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新型并联式活齿传动机构 ,主要由输入轴、偏心轮、推杆、固定内齿轮、内齿轮和活齿架组成。在分析单级活齿传动结构与传动比的基础上 ,进而给出了二级和三级并联式径向推杆活齿传动的结构和传动比计算式 ,并以二级并联式径向推杆活齿传动为例 ,推导了各回转构件承受扭矩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 ,这种传动机构可以实现小减速比 ,具有传力性能好 ,结构紧凑的特点 ,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经过几年的野外服务,物探局特勘处的BV206车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中零配件严重损失是个急待解决的大问题。实际分析表明,零配件损失最严重的是后传动轴和驱动轴,而且损坏和断裂部位大多在万向节的十字轴和万向节叉处。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此类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图今后减少或杜绝此类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