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本文介绍水钢炼钢厂小转炉和小连铸通过强化科学管理,降低出钢温度、低过热度浇注的生产实践,取得高炉龄、高拉速、高钢质、低消耗、低成本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在马钢二钢轧总厂转炉炉龄创新中再次取得明显成效突破28000炉。历经一年零十个月的冶炼作业运行,马钢二钢轧总厂二号30t纯氧顶吹炼钢转炉将于三月十七日停吹拆炉。期内单炉役生产各品种钢总量高达114万t,刷新了马钢转炉炼钢史炉龄最高记录。与近两年年平均炉龄相比,增幅27.4%,为连铸高效化作业奠定叮靠基础。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提高转炉在出钢时减少下渣量,通过对比各厂现有挡渣出钢技术的分析研究,结合本厂现有的技术装备,对挡渣出钢所使用的挡渣器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电弧炉偏心底出钢技术十年来的发展、以及近十年我国试验成功的偏心底出钢、虹吸出钢和低位出钢等电弧炉无渣出钢技术的情况。指出了为发展钢包二次冶金技术、改造电弧炉应用无渣出钢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12.
转炉出钢过程常伴有钢水回磷现象,导致钢水磷含量上升甚至出格,影响钢材成品质量和经济技术指标。为有效控制转炉出钢过程回磷,通过现场取样、数据采集、模拟试验及FactSage软件分析了出钢过程钢水回磷机理,研究探讨了渣中FeO、SiO2、出钢温度、钢包渣碱度对回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钢过程下渣,渣中FeO含量与出钢温度过高,钢包渣SiO2含量与碱度不在合适范围均会增大钢水回磷率,最高达41%。结合水钢生产实践,出钢温度控制为1 625~1 640 ℃、转炉终渣FeO质量分数为15%、钢包渣碱度为3.6~4.1、控制含硅合金加入、控制出钢过程下渣量的条件下,可高效调节出钢过程回磷,将回磷率降低至15%以下。通过控制出钢温度、终渣FeO、碱度等,可有效降低因下渣导致的回磷。 相似文献
13.
14.
《铸造技术》2015,(2):412-415
为了研究唐山建龙60 t转炉中高碳钢脱磷的氧化性控制原则,对转炉冶炼终点C-O、Fe-O平衡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对钢液中溶解氧平衡的磷含量和渣中(Fe O)平衡的磷含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转炉冶炼终点渣氧化性决定钢液中的磷含量,当终点钢液溶解氧在0.03%到0.045%之间时,[P]-[O]平衡磷含量是(Fe O)-[P]平衡磷含量的21~38倍;终渣(Fe O)含量大于13%,可实现终点磷含量小于0.015%。对于终点碳含量大于0.1%的钢种进行工业实验,通过加料和枪位调整提高终渣氧化性,终点平均磷含量为0.013%,脱磷率提高8%。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钒渣中影响后道工序提取V2O5的相关因素,并研究转炉提钒的特点对钒渣质量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工艺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本文从计算机控制系统更新,自动吹炼技术开发,新的出钢技术和新型传感元件应用等四方面来说明日本转炉吹炼控制技术的进步。并具体列举一些钢厂实例和数据来说明取得的成果。最后提出转炉炼钢今后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介了国内外氧气转炉近年来的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国内外氧气转炉技术的横向比较,找出了我国氧气转炉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并预测了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