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煤矿安全》1982年第5期国外安全技术栏“长独头巷道的通风方法”一文,读后使人颇感我国煤矿掘进通风很有借鉴的价值。根据波兰《格洛基茨》矿井掘进603号平巷采用局扇并联加辅助伸缩风筒(见图1,Φ=0.6m,辅助风筒长度L_1=280m,总长度 L 约800m)的经验表明:能提高长独头巷道的供风量(见表1),促进安全生产,减  相似文献   

2.
张可友 《煤矿安全》1991,(7):42-43,32
广安煤矿在基建施工中遇到了需要长距离同时向两个掘进工作面供风的问题。通过测定、分析,决定用两台不同型号的局扇利用“风库”间接串联的通风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并提高了风筒的有效风量率,降低了百米漏风率。  相似文献   

3.
对那些不能利用矿井总风压供风的巷道掘进头,要用局部独立通风。向独头巷道掘进头的供风量要足以把沼气和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稀释到允许浓度以下,并造成宜于作业的气候条件,还要保证有起码的风流速度等。 在波兰《弋洛吉采》矿,掘进№603平巷时的试验表明,长度在500米以下的独头巷的掘进头的通风没有困难,在密封风筒一端安设一台强力局扇即可。而向长度超过500米的巷道掘进头供风,技术上就颇为困难,尽管利用几台局扇,但因风筒太长,其中阻力仍然过大。在该矿在主要风筒的一端,又安接了一段带局扇的平行的辅助风筒(图1),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在发生突出事故后,可用如下方法加强巷道通风,增加并联风路的阻力(关闭风门、设置密闭)或者打开事先设在事故采区巷道中的风门以调节风量,调节主扇并将备用风扇并联工作。用上述增阻法加强通风的效果,与调节设施(风门、密闭)的安装地点、通风网路的复杂程度、调节设施阻力大小等有关。将调节设施安在距事故采区最近的并联风路里,可使风量增加20~35%。对于各别采区来说(图 а、б、в),最好是在两  相似文献   

5.
专利简介     
地下矿山局扇的自动控制方法这种自动控制方法的基础是分散安装于一条风筒中的几台局扇的串联接通。为了提高扇风机工作的可靠性,每台串接扇风机的接通延迟一段时间,t=SL/Q,式中:S和L—两台相邻局扇之间的风筒的平均断面和长度;Q—该段风筒的给风量。给定各扇风机所  相似文献   

6.
我们根据本矿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种单头双环反边接头风筒。从1977年下半年使用以来,效果良好。开始在一个风井下山掘进头使用,用双环代替了单环以后,有效风量提高了2.5倍。以前我们掘一对上山,送风距离200米,需要一台11千瓦局扇,用双环接头以后,一台5.5千瓦局扇就够了,而且有效风量比以前大。具体做法如下:1、将原来风筒铁环拆下一头,按其直径大小,再另做一个铁环。两个铁环相距30~40毫米,靠里面将八根φ4毫米铁丝用电焊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如图1。  相似文献   

7.
根据某矿矿井盲主斜井工程实际条件,结合矿井通风系统对掘进局部通风的风量、通风阻力、局扇选型、风筒规格及布置进行了设计,并根据施工的进展采用了不同的局部通风方式:在盲斜井掘进过程中,采用压抽结合的混合式局部通风系统,待盲斜井掘进贯通后,采用抽出式局部通风方式,为地下金属矿山独头巷道掘进通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 风流净化器是局扇风筒里进行风流净化的装置。在井下进入局扇风筒的风流,多数含有粉尘,甚至含有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尤其串联风流的局扇供风则更是如此。这些空气中的混杂物,沿风筒进入工作面,影响局部通风的供风质量。  相似文献   

9.
薛忠和 《山西煤炭》2011,31(2):65-68
介绍了沙坪煤矿通过计算矿井通风阻力,确定了通风容易和通风困难两个时期主扇运转时的工况点,计算出主扇的实际通过风量,确定了主扇工况点,选定了该矿井前后期风机型号均为2K60-No28,n=600r/min的对旋式轴流风机,通风容易与困难时期均选用同一型号为T118/44-8的同步电动机。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发火及灭火实例例一:谢三矿三水平-490米13槽水采人行道,全煤,木质支护,净断面5.5m~2。用一台11kW局扇,Φ500胶质风筒供风,通风距离40m,风量  相似文献   

11.
郭建伟 《煤矿安全》1992,(5):39-40,48
<正> 就局扇通风来说,一般其全风压供风量都远大于局扇的吸风量,这就要求我们构筑调节风门来控制全风压风量的供给,以做到合理供风,但通风设施的构筑必然影响局扇的工作工况,从而影响掘进工作面的供风。本文主要以局扇压入式通风为例探讨一下调节风门的构筑对局扇工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局扇的工作风量、风压及效率的高低,是评定其通风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测定出的局扇性能曲线与实际是否相符,关键在于这两个参数的准确程度。测定的准确度除与测试条件、测试手段、仪器仪表的精度以及测试人员的技术素质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场位置、测点的布置方式。我们对平局煤机厂玻璃钢消音器,五矿、七矿、八矿部分局扇以及高效局扇、塑料质局扇、对旋式消音局部扇风机进行技术性能测试,取得一些经验,现将体会简单介绍如下:1 测点位置设置优化 局部扇风机叶片的快速运转,迫使风流冲出风机之后呈一螺旋状高速流动,形成不均匀的流动场,加上风筒的局部阻力,风流流场始终呈不规则的抛物面移动,其风流的不稳定性随通风距离的增长而减小。风流稳定性变化曲  相似文献   

13.
在开拓新井时,往往是先掘单井筒,待掘到井底后再增加施工队、组与工作面数。由于单井筒构不成通风系统,若采用地面放局扇往井下压入式通风,随着巷道的延伸势必会出现通风能力不足。根据我处历年施工的实践,新井开拓应用局扇群(指多台局扇联合运转)解决施工中的通风问题,不仅简单易行,而且也较可靠。现将我处使用局扇群的情况及其分析意见介绍如下。一、局扇群的使用单井筒使用局扇群通风,是待井下形成回路后构筑密闭墙,将局扇群装在墙之内侧,而风筒通过密闭墙的预留孔接出,直至  相似文献   

14.
矿井通风系统应当按照设计的风量分配运行,即通风系统各分支的风量都应在容许范围内(Q_i~H,Q_i~B)。如果这种状况受到破坏,就是矿井通风系统发生了故障。系统运行的正常状态被破坏,是由于系统的空气动力参数随时间的随机变化造成的。这些参数就是巷道通风阻力、通风构筑物漏风量和主扇的风压。它们决定了通风网路的风量分配。需要说明两点。第一,实践表明,主扇的可靠性是相当高的,可以认为它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一直能保证所需的风压。当然,如  相似文献   

15.
腊子沟金矿存在通风系统风量不足、风机安装及选型不合理、风机漏风严重、新风和污风串联、污浊风流循环使用等问题。从矿井总风量、通风方式、机站设置和风机选型几个方面对腊子沟金矿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优化后通风系统总风量为45.36 m3/s,通风方式调整为单翼对角抽出式通风,主扇型号为DK45-6-№16,辅扇为K40-4-№15。经检测,新系统主辅扇实耗功率为134.91 kW,主扇效率为71%,辅扇效率为60%;系统能迅速排出井下爆破作业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井下最高风温为25.1℃。优化改造后的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一、双列风筒通风的提出和应用效果地质勘探巷道通风,由于巷道掘进工期短不便建立主扇系统,一般采取巷道掘进到哪里,一列小断面风筒就接到哪里的局部通风形式。这种通风在巷道没有分枝前,即使深度较大也可收到好的效果。但巷道分枝后,通风就困难了,分枝越多困难越大。而分枝多又是地质勘探巷道的主要特点,所以多分枝巷道的通风是整个地质勘探巷道的关键。巷道分枝后的通风所以困难,主要是同时生产的工作面增加,风量不够分配。要使这个问题求得解决,一是选用大断面风筒和大风量扇风机;二是双列风筒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广旺局旺苍煤矿3300m 长距离掘进通风的实施情况和经验。对局扇的串联方式,分散串联的合理位置选择,漏风与阻力计算等一些布置原则与计算原理作了论述。并介绍了广旺局局部通风设备的一些通风参数数值,该数值对长距离掘进通风工艺、局扇选型、风筒直径选配和防止循环风等技术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良山铁矿溜破系统通过1台局扇控制多中段通风,通风管理难度较大,溜破系统通风存在总风量不足、风量不均衡、污风循环等问题。通过核算溜破系统需风量,基于溜破系统多中段联合按需通风技术,利用辅、局扇联合通风及通风构筑物辅助管理,优化溜破系统通风线路及机站设置;最后采用三维仿真模拟系统对技术方案进行模拟解算,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方案实施后进行检测表明,溜破系统各中段风量分配均衡,解决了小区域大风量现象,提高了有效风量率,保证了溜破系统多中段通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煤矿通风理论和电机原理,分析了煤矿局扇工作风量、风压、风阻以及工作面风量之间的关系和特点,对局扇实测数据、个体特性曲线和工况点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局扇降压节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那些不能以环风流通风的巷道中必须采用独特的通风方式。向独头巷道所送入的新鲜风量要能够稀释和排除沼气或其它气体,给工作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保证最低的风流速度等。 在《格罗季采》矿井(波兰人民共和国)掘进603号平巷时的试验表明,长达500米独头巷道的通风不是困难的,用一台安装在密闭的管道头上的强力风机就足够了。在长度大于500米的巷道中向工作面送入所需数量的风量就有相当大的技术困难。尽管用数台风机,在长长的风道筒中还产生非常大的阻力。 《格罗季采》矿井在主要风筒的末端安装一条有单独风机的与其平行的辅助风筒(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