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国内外彩色套药的定影液及漂定A液中均含(NH_4)_2S_2O_3及(NH_4)_2SO_3。本法是采用甲醛将SO_3~(2-)掩蔽后,再用I_2溶液滴定S_2O_3~(2-)。因酸性定影液中存在大量NH_4~+,要与甲醛反应生成质子及质子化的六次甲基四胺,使试液酸度增大,S_2O_3~(2-)将部分分解。选用ZnO作酸度调节剂,保持试液pH5.5-6.5,可以准确、快速测定(NH_4)_2S_2O_3及(NH_4)_2SO_3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Ag3+引发丙烯酸甲酯与酪素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过碘酸合根(Ⅲ)钾-酪素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究了丙烯酸甲酯在碱性介质中酪素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获昨了高接枝效率和高接枝百分比的产物,测定了有关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对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对接枝共聚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Mn(H_2P_2O_7)_3]~(3-)为引发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实施方法,初步研究了淀粉与苯乙烯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对该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所获接枝物的接枝率最大值为150%;对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这两种接枝共聚实施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淀粉与苯乙烯的乳液接枝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情况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1、引言接枝共聚是不同类型的共聚反应中,引起研究工作者广泛重视的一类,可由单体与天然或合成高分子间的共聚合反应来完成。因此,其共聚物常含两种或多种聚合物分子。与原聚合物相比,其机械强度、弹性、柔软性、熔点、溶解性均可有较大改变。明胶接枝共聚是这类共聚反应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以二过碘酸合银(Ⅲ)钾-酪素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究了丙烯酸甲酯在碱性介质中与酪素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高接枝效率和高接枝百分比的产物,测定了有关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对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对接枝共聚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应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IR光谱及电测量技术对Na2MO0.1S0.9O4(a)In2(SO4)3体系的研究结果,讨论了In2(SO4)3对Na2Mo0.1So0.9O4(a)的导电性及相存在形式的影响,分析了In(3 )的掺入使Na2Mo(0.1)S(0.9)O4电导率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选用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5 种明胶,加入不同量的硫代硫酸钠,运用电子自旋共振( E S R) 技术研究了明胶中自由基的种类及浓度的变化。检测到泛醌自由基及 R S·自由基等活性基团。发现泛醌自由基浓度随 Na2 S2 O3 的添加量增加呈先上升达到一个最大值后下降的趋势。泛醌自由基浓度由一个存在于氢泛醌、泛醌自由基及泛醌化合物之间的平衡所控制。运用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 P S) 技术研究了加入 Na2 S2 O3 前后明胶中铁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铁在明胶中的存在形态不受外加 Na2 S2 O3 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引发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淀粉与丙烯腈进行的接枝共聚反应是一种自由基反应,可以利用各种引发方法引发淀粉形成自由基,而后和丙烯腈进行反应。本文从引发机理、引发效果、以及引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各个方面出发,对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的引发方法做一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不同碳链长度的有机胺与氯化铜复合,制备了一系列含直链烷基胺的杂化钙钛矿结构晶体材料,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改变杂化材料中烷基链长度对材料的热稳定性、溶液加工性、光学性质进行调控。系统研究表明,随着杂化材料中碳原子数的增加(4→8→12),杂化材料的溶液加工性提高,烷基链间相互作用力增强,有机、无机组分间氢键强度随之增大,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NaBH_4为硼源、氨基络合物为氨源制备出了能缩短氨硼烷热分解放氢诱导期的氨硼烷同分异构体H_2B(NH_3)_2BH_4。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和溶剂等因素对H_2B(NH_3)_2BH_4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物质的量Cu(NH_3)_6Cl_2∶NaBH_4=1∶2,反应时间为10h的条件下,制得的H_2B(NH_3)_2BH_4产率高达74%。XRD检测到反应产物中有金属Cu,经超景深显微镜观测,其粒径大小约为20μm。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讨论了矩形区域在II—型三角剖分下,一类具有C2连续的二元五次多项式插值逼近问题,并证明了它的存在性、唯一性,给出了它的逼近度。  相似文献   

12.
The molecular based electrical conductor Ni(C3S5)2 has been prepared and its conductivity has been measur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down to 60 K. Above 167 K Ni(C3S5)2 exhibits a semiconductive behaviour, below this temperature it turns to exhibit metallic conductivity. Based on a tight-binding energy band calculation, an expression for the number of conducting electrons has been deduced. The calculated conducting activation energy is quite we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asuring value.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造粒粉体经过等静压成型和高温烧结制成烧结体5%(摩尔分数)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固体电解质,并对其力学、热力学和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为1 500℃、保温时间为2 h时,可得到晶粒均匀、晶界明显、烧结体密度高、抗热震性能良好的固体电解质。  相似文献   

14.
[Mn(H2P2O7)3]3-引发淀粉与丙烯腈和AMPS接枝共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以[Mn(H2P2O7)3]3-为引发剂,研究了淀粉与丙烯腈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接枝共聚反应,并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法证明了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并考察了皂化后接枝产物的吸水性随反应条件的变化.结果显示,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单体中AMPS的摩尔百分含量为5%;单体/淀粉的摩尔比为1.5;[Mn(H2P2O7)3]3-浓度2.0×10-3 mol/L;反应温度30 ℃.  相似文献   

15.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2O82-/Al-Zn-O固体酸,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其催化乙酸-正丁醇合成乙酸正丁酯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借助XRD、IR、TG/DSC、SEM等多种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条件对S2O28-/Al-Zn-O固体酸的催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其酯化率可达98.06%。  相似文献   

16.
玉米淀粉与铈盐引发丙烯酸甲酯及丙烯酸盐接枝共聚物,其主要原料为玉米淀粉、铈盐、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盐,将淀粉与丙烯酸甲酯经高铈盐引发接技共聚物,它既具有淀粉浆料的特点,又具有合成浆料的特点,它对疏水性纤维的粘着性、浆膜弹性、成膜性、伸度、浆液黏度稳定性、流动性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可取代PVA,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铈离子引发壳聚糖与MMA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乙酸水溶液中,以铈盐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在氮气存在下,壳聚糖与MMA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接枝百分比及均聚物百分含量依赖于反应温度、时间和引发剂的浓度,但不依赖于单体的浓度。表观活化能为74.4kJ/mol。接枝物不溶于壳聚糖的溶剂,在丙酮中发生溶胀现象。  相似文献   

18.
使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长余辉发光材料Ba3.88-x(Si3O8)2∶0.12Eu2+,xNd3+。实验分别获得了样品的晶体结构、激发与发射谱、余辉衰减、热释光等信息。样品呈现Eu2+的宽带发射,发射峰位在495nm,Nd3+的共掺没有引入新的发光中心;Nd3+共掺对材料的荧光强度和余辉强度都有明显的提高,并延长了余辉时间,Nd3+共掺的最优比例为x=0.04,此条件下材料的肉眼可视的余辉时间从Eu2+单掺的约20min延长至1h;通过对样品的不同等待时间的热释光分析,发现热释光峰位随时间向高温方向移动,过程中半高宽基本不变,对称因子μg维持在0.52左右,对应的陷阱深度为0.89eV,陷阱释放载流子的过程可视为二阶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聚乙二醇2000(PEG)-(NH4)2SO4-结晶紫双水相体系中,金属离子络合物及萃取剂的光谱行为,探讨了金属离子络合物在PEG相中存在形态及萃取机理。同时实验了在不同酸度、盐用量、萃取剂用量以及在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下铼的萃取率,通过控制一定条件,可实现了Re(VII)与Mo(VI)的分离。  相似文献   

20.
1.IntroductionDue to special constructions,POMs(polyoxometa-lates)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recently in materialchemistry[1~3].However,the property of conductivity re-duce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4~6],which limits itsapplication greatly.In this paper,rare earth co-permeation[5]was usedto treat(NH4)3[CrMo6O24H6]·7H2O with Nd.The com-position was determined by chemical analysis,TG-DTA,XRF and XRD.The XR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ound has Anderson structure.The produ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