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分析Linux操作系统现有的可信路径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阻止不可信进程对虚拟终端访问并且根据不同情况挂起、杀掉小部分进程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安全注意键实现的可信路径改进方案,提高了Linux可信路径机制的友好性、可扩充性,并且对用户登录的整个过程进行了保护.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安全领域,可信指的是参加各种协议的各个实体之间关系的集合,这些关系是建立在实体在某个协议之上进行相互操作的行为之上的,为了加强网络的安全性,评估结点的可信性是非常重要的。讨论了对可信事件的评估:首先介绍了可信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的特性;接着评估过程被建模成一个在有向图寻找最短路径的问题,在该有向图中结点表示实体或者用户,边表示可信关系,通过使用半环理论,建立了一个基于半环的可信性评估模型TD-SEMIRING,在两个以前没有进行相互操作的实体之间建立间接的可信关系,介绍了这个模型在路由选择当中的应用;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分析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TCM的嵌入式可信终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各种嵌入式终端的安全需求,借鉴普通安全PC中TPM的应用情况,结合操作系统微内核技术,提出一种嵌入式可信终端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可信根TCM,实现了自启动代码、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程序的"自下而上"的可信链传递,适用于嵌入式终端的安全应用.最后,通过设计一个试验系统,重点阐述了可信启动的具体实现步骤,并分析了因此带来的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4.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用户计算环境不会被恶意破坏。本文运用完整性度量和可信传递的可信计算技术核心思想,分析讨论了从硬件到应用的可信传递的主要层次结构,给出了基于固定硬件可信模块、基于移动硬件可信模块和基于操作系统内核可信的三种可信计算环境安全增强方案。从实际情况出发,详细介绍了在应用层次实施可信机制和安全增强的模型与方法,该方法能够兼容用户现有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在不影响用户业务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强计算环境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并行可复原可信启动过程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良  周明天 《计算机科学》2007,34(10):284-289
操作系统可信性的建立是从整个计算机系统加电引导开始直至操作系统运行环境最终的创建,对任意一次可能降低操作系统可信性的执行代码操作都要进行一致性度量。本文基于可信计算联盟的规范,分析了基于TPM的可信引导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信引导过程:并行可复原可信引导过程一在主机CPU与TPM之间采用并行工作方式,并支持被验证组件代码的备份和恢复。然后利用通道技术设计和实现了这一引导过程。最后对该引导过程进行了安全和性能分析,分析表明该引导过程可以使计算机获得更高的安全保障,为进一步建立可信计算环境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小虚拟环境下虚拟可信平台模块(v TPM)实例及系统软件可信计算基(TCB)的大小,同时进一步保护v TPM组件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解决传统虚拟可信计算平台下可信边界难以界定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建可信虚拟平台的方法和模型。首先,将Xen特权域Domain 0用户空间中弱安全性的域管理工具、v TPM相关组件等放置于可信域Domain T中,以防止来自Domain 0中恶意软件的攻击及内存嗅探,同时作为Xen虚拟层上面的安全服务实施框架,Domain T可以给v TPM的相关组件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保护。其次,通过重构Domain 0中拥有特权的管理和控制应用软件,将特权域的用户空间从可信计算基中分离出来,进而减小虚拟可信平台可信计算基的大小。最后,设计并实现了新的基于可信虚拟平台的可信链构建模型。通过与传统可信虚拟平台比较,该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将虚拟化技术和可信计算技术相融合,并实现在一个物理平台上同时运行多个不同可信级别的操作系统,且保证每个操作系统仍然拥有可信认证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谭良  周明天 《计算机应用》2007,27(5):1070-1072
用户登录身份认证是建立操作系统可信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操作系统采用口令、智能卡、USBKEY,甚至还采用了指纹、虹膜等认证方式来确认用户的身份,除了存在密码容易被遗忘、猜测、截获等一系列安全隐患外,还存在身份信息的存储安全和单向认证问题。基于可信计算联盟的规范,分析了操作系统用户登录传统认证方式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用户登录认证方式:基于可信平台模块(TPM)的用户登录可信认证。该认证方式是利用PC机USB接口外接TPM,将用户的身份信息、相关的密钥信息等存储在TPM中,并利用USBKEY技术、动态的口令技术来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可信。该认证方式克服了操作系统用户登录传统认证方式的缺陷,支持双向认证,为计算机获得更高的安全保障,进一步建立可信计算环境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谭良  周明天 《计算机科学》2008,35(2):253-255
在安全操作系统中,通常采用了多种访问控制模型来保证静态客体的内容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但是,传统的访问控制政策不能保证静态客体内容的真实性.因此,安全操作系统中的客体并不可信.本文首先分析了操作系统中客体的类型,总结了安全操作系统中对静态客体的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信静态客体的概念并分析其特点.为了保证可信静态客体内容的真实性,提出了基于TPM的静态客体可信验证系统.该系统将生成可信静态客体的映像文件,映像文件记录某可信静态客体的来源、各次处理行为和内容变化的签名并存于TPM中.最后对该可信验证系统进行了安全和性能分析.分析表明,该可信验证系统可以保证可信静态客体内容的真实性,为进一步建立可信计算环境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角色提出并实现了一个用户权力限制模型.该模型通过角色授权控制,缺省不赋予登录用户任何特权.当用户操作或应用需要特权时,根据操作需求提升权限,并且一次有效;操作结束后,特权及时撤销.模型实现时,通过在用户与系统之间建立可信路径来防止权限提升过程中恶意程序进行篡改和窃取;通过改进访问控制列表检查算法减少了不必要的权限提升.用户权力限制模型能让用户更加安全、方便地控制系统,并有效地解决了用户权力最小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微型机与应用》2019,(8):47-52
为实现上位机监控组态软件与基于国产可信的PLC之间安全可信通信,提出了一种跨平台的PLC数据驱动系统的实现方案。在对系统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模块设计,使安全验证服务独立于数据驱动应用服务,实现了运行和上层应用相隔离。系统采用Qt开发,基于分布式C/S架构,支持国产Linux操作系统,并能平稳移植到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通过使用安全认证、建立安全通道及采用基于一次性密钥(OTP)理念的密码机制的数据传输方法,保证了通信过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体现了主动免疫防御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1.
分析SELinux体系在当前Linux类操作系统中的应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与可信计算,提出新的特权用户标识定义,利用该定义给出一种安全Linux操作系统特权用户管理方案。通过UID与角色的二维标识方法解决特权用户区分的问题,以可信计算中的密码服务加强认证的安全强度,用内核安全加固解决安全模式切换问题,从而改进SELinux在Linux类操作系统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可信操作系统中可信客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良 《计算机应用》2008,28(5):1186-1189
分析了操作系统中客体的类型,将客体分为静态客体和动态客体,然后总结了安全操作系统中对客体的处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路上,提出可信静态客体、可信动态客体和可信客体的概念,并分析了可信客体的特点以及与安全客体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在可信操作系统客体的可信需求。为下一步将要开展的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RBAC模型的同名角色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模型既是可信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也是可信计算研究的重要领域.基于对角色访问控制(RBAC: 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和安全操作系统标准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同名角色的概念,扩展了RBAC中角色的控制范畴,便于灵活地权衡控制粒度与空间需求的对立关系,实施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同时根据同名角色的思想,为自主存取控制(DAC: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系统提供了同名控制域的能力.最后,在FreeBSD操作系统中设计实现了同名控制域,提高了访问控制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TrustZone的可信移动终端云服务安全接入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冯登国  秦宇  张英骏 《软件学报》2016,27(6):1366-1383
可信云架构为云计算用户提供了安全可信的云服务执行环境,保护了用户私有数据的计算与存储安全. 然而在移动云计算高速发展的今天, 仍然没有移动终端接入可信云服务的安全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可信移动终端云服务安全接入方案, 方案充分考虑了移动云计算应用背景, 利用ARM TrustZone硬件隔离技术构建可信移动终端, 保护云服务客户端及安全敏感操作在移动终端的安全执行, 结合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技术, 给出了移动终端密钥与敏感数据管理机制. 在此基础之上, 借鉴可信计算技术思想, 设计了云服务安全接入协议, 协议兼容可信云架构, 提供云服务端与移动客户端间的端到端认证. 分析了方案具备的6种安全属性, 给出了基于方案的移动云存储应用实例, 实现了方案的原型系统. 实验结果表明, 可信移动终端TCB较小, 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安全可控性, 整体运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一个安全操作系统S—UNIX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涛  沈昌祥 《计算机学报》1993,16(6):409-415
S-UNIX是一个基于UNIX的安全操作系统,其目标是TCSEC的B2级以上且保持与UNIX的兼容性,本文从存取控制、审计、可信进程管理、病毒防御、隐通道分析处理、可信通路建立六个方面,介绍了S-UNIX的研究与设计,S-UNIX基本系统在386微机上初步运行表明,它极大地提高了UNIX的安全性,并能够保持与UNIX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6.
审计子系统是安全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中与安全相关的活动均应进行审计.实现了一个基于FreeBSD内核,遵循(高于)国家标准GB17859-1999第三级要求的安全审计系统,使之成为该平台上已知的、安全等级最高的审计系统,并且和主流发行版兼容,遵循BSM规范;在实现中,还注意到了和其它安全模块的有机结合,包括对其它安全模块提供监控接口,以及利用其它模块对审计子系统进行保护.同时,该审计子系统在实现时还注意到了安全性和效率之间的平衡,尽可能地降低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应用、服务等操作是终端用户日常工作的基础,如何保证它们能够是安全、可信的行为,是当前信息安全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文章利用可信计算的观点建立终端的应用可信传递模型,能够保证信任在应用环境中的传递。该模型能够不依赖于对病毒特征的检测,彻底地防止恶意代码在应用环境中的感染和传播,从根本上保障应用、服务的可信,保障终端应用环境的可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应用软件系统的可信需求越来越迫切.概括了可信计算研究的现状,针对可信应用系统在开发实施效率以及可信性控制灵活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构件级别的可信计算机制与评估方法,并介绍了实现该机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最后讨论了基于构件的可信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该机制能够提高应用系统的开发实施效率及可信性控制的灵活性,提高系统可信性测评的效率,并且能够满足一般应用系统的效率要求.  相似文献   

19.
嵌入式系统可信虚拟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入式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安全增强手段已无法有效应对各种安全问题,增强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提高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程序的安全性,结合嵌入式系统的虚拟化技术与可信计算技术,设计并实现基于虚拟TCM的可信计算平台框架,实现了虚拟TCM和基于虚拟TCM的可信增强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虚拟TCM的会话认证方法,将信任链从硬件操作系统层扩展到了虚拟域的应用软件层。实验结果表明,虚拟TCM与物理TCM相结合能够有效保证嵌入式系统、虚拟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可信。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于业务构件模型的研究主要是关注于业务构件的识别和描述方法两方面,而业务构件的质量则较少得到关注。质量必然是满足构件使用者的基本前提,而业务构件的可信则全面体现了业务构件的质量。本文提出了可信业务构件的框架模型和四大可信要素,同时给出了可信要素的实现机制,重点阐述了逻辑可信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