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工业控制系统与涉密工作网络之间信息安全交换的问题,提高信息交换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单向传输协议的数据交换技术。构建数据交换可信验证模型,将业务数据分离成2个单向链路,并采用单向隔离设备实现网络的安全隔离和信息单向传输。通过控制信息管理子平台防止高密级信息流向低密级安全域,利用采集信息管理子平台抵御对涉密信息系统的攻击。设计数据安全传输机制,并进行私有协议封装。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工业控制系统与涉密信息系统间的安全互联和数据可信交换。  相似文献   

2.
跨系统可信互联安全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各部门及行业信息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已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入发展的主题之一。本文提出通过建立可信互联平台,在实现跨系统互联的同时,保障信息交换和共享过程中各信息系统的信息网络安全。文中就跨系统可信互联的范围和目标进行了定义,提出和设计了可信互联平台安全体系,建立了安全体系实现框架,并对其中的边界防护机制和安全数据交换机制进行了论述。该安全体系已在实际应用中初步实现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信平台的安全审计日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的安全系统,审计日志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必须保护好审计日志,保证审计日志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安全审计日志机制就是为了保护日志系统自身的安全性的,Schneier和Kelsey提出了一种机制来实现日志的防篡改,可以很好地保护系统生成的日志,但是该机制需要依赖于可信服务器.初步探索了可信平台上的安全审计日志机制,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日志机制来保护可信平台上生成的日志.该日志机制建立在微软提出的NGSCB平台上,不需要依赖于可信服务器.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等级化信息系统安全应用支撑平台的设计结构,针对不同等级间信息系统的互联会导致许多额外风险等问题,将可信网络连接(TNC)思想引入到定级系统应用平台的互联中,提出了一种面向等级保护的多级安全域间可信互联方法,设计了域间多级可信网络互联的框架,说明了架构运行的控制流程,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等级化信息平台的互联中,给出了实际互联方案,并对互联可信性进行了分析。为保障等级化安全应用平台跨域互联的可信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减少不同等级应用平台互联带来的额外风险,提供了有效的互联技术框架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基于不可信计算机系统来构建一个可信的多级安全(MLS)大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跨域引用监视器及其多级安全模型。该跨域引用监视器采用现有的商业现货(COTS)产品,使用一个或多个独立的计算机,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网络之间,通过满足EAL7的单向传输硬件装置来连接。基于该跨域监视器实现了以数据为中心的多级安全模型。该模型允许信息从低密级网络流向高密级网络,也允许高密级网络把低密级数据发布给低密级网络,禁止高密级网络的高密级信息和无密级标记信息流向低密级网络,并已在分级保护的网络系统中成功应用。通过安全模型和安全策略的形式化描述和证明表明,基于该安全模型构建可信MLS大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智能手机平台面临着众多的安全威胁.动态信息流追踪是一种能够检测缓冲区溢出等安全威胁的有效技术.文中分析了动态信息流追踪技术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RM架构的信息流追踪系统.该系统通过在页表项上扩展添加污点标记位来标识来自不可信数据源的数据,扩充ARM架构指令集,在指令层追踪数据的传播过程并相应地完成污点传播.当系统跳转到来自不可信数据源的内存段执行时,CPU将产生异常通知用户,根据系统安全策略决定是否允许该操作继续执行.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实现ARM架构智能平台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跨域匿名认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彦伟  吴振强  蒋李 《计算机应用》2010,30(8):2120-2124
TPM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制约以及直接匿名认证(DAA)的复杂性,导致现有的DAA方案只适用于单可信域,针对此局限,提出了一种适合分布式网络并行、高性能及计算机协同工作特点的跨域匿名认证机制。该机制引入可信第三方——证书仲裁中心(CAC)完成跨域示证者的平台真实性验证,为身份真实的示证者颁发跨域认证证书,该证书一次颁发,多次使用,提高跨域匿名认证效率,同时防止CAC成为系统瓶颈。该模型具有高效、安全、可信等特点,且达到可控的匿名性,并通过通用可组合安全模型分析表明该机制安全地实现了跨域匿名认证。  相似文献   

8.
动态信息流分析的漏洞利用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相关的函数使用了来自网络用户输入或配置文件的非可信数据,由于未经过严格验证,引发了软件安全问题.大量软件漏洞都与非可信数据传播相关.非可信数据传播分析的漏洞利用检测系统将从网络用户输入或配置文件中获得的非可信数据标记为污染数据,使用信息流方法分析污染数据的传播范围,对可能使用污染数据的函数使用多种策略进行污染检查.借助开源的虚拟机代码实现动态信息流跟踪的漏洞检测原型系统,并优化了漏洞利用检测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资源的共享、信息的交换以及交互操作等方式开展工作。信息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涉密信息的安全。因此必须对不同安全密级信息的流动进行严格控制。本文分析了现有的采用分区机制的可信系统的信息流控制方法的不足,并对传统的多级安全操作系统中信息流的安全性进行探讨,利用现在流行的虚拟化技术,采用显示安全标记和隐式安全标记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机的信息流安全控制方法,并通过无干扰理论进一步验证了该信息流控制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围绕嵌入式设备启动过程的安全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安全可信电路的设计,实现可信嵌入式系统.本文对该安全可信电路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在嵌入式设备上电后进行交互验证,然后再利用安全模组对启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完整性度量,从而实现一种可信嵌入式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安全模组具有安全和低时延等特点.在可信嵌入式系统中可以实现完整性度量,从而实现嵌入式设备的安全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