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数字图像的真实性问题备受人们关注,被动取证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如果伪造者在篡改图像的同时利用反取证技术对篡改的痕迹进行消除或伪造,那么已有的大量被动取证技术都将失效。回顾图像反取证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兴起原因、实现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应用前景),并根据已有文献总结反取证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方法 由于现有的被动取证技术大都基于遗留痕迹和固有特征的异同来辨识图像真伪,因此本文以不同的取证特征为线索来评述和比较反取证技术的原理和策略。结果 根据取证特征的不同,将反取证技术归纳为遗留痕迹隐藏、固有特征伪造和反取证检测等三类,并展示了当前各类反取证技术面临的难点和挑战。结论 对数字图像反取证技术进行总结和展望,并指出其算法未来在通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将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面向真实性鉴别的数字图像盲取证技术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吴琼  李国辉  涂丹  孙韶杰 《自动化学报》2008,34(12):1458-1466
数字图像盲取证技术作为一种不依赖任何预签名提取或预嵌入信息来鉴别图像真伪和来源的技术, 正逐步成为多媒体安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且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简要描述了图像盲取证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和任务. 根据图像鉴别使用的取证特征, 将用于真实性鉴别的图像盲取证技术划分为三类: 基于图像伪造过程遗留痕迹的盲取证技术、基于成像设备一致性的盲取证技术和基于自然图像统计特性的盲取证技术, 然后分别阐述了这三类取证技术的基本特征和典型方法, 对不同算法进行了性能比较和总结. 最后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面向真实性鉴别的图像盲取证技术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探讨了图像盲取证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数字音频篡改被动检测是指不依赖任何预先嵌入的信息来鉴别数字音频真伪的技术,其最主要研究内容是判定数字音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司法取证、新闻公正、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领域内相关综述主要从数字音频主动、被动取证总体框架开展,并未专门针对数字音频篡改被动取证研究进行系统全面总结,且涉及被动取证部分存在时效性不足的问题。据此首先总结了数字音频篡改被动检测的任务模型和取证框架,接着依据篡改手段、检测策略、所使用的统计特征及模型,将目前的数字音频篡改被动检测方法分为四类:基于篡改操作的检测方法、基于数字音频重压缩的检测方法、基于录音设备和音频录制环境的检测方法、基于数字音频信号自身统计特性的检测方法,然后分析了每种方法所采用的典型算法和扩展手段,并对不同检测算法进行性能比较,然后对这四类方法的检测特点和使用范围进行总结。最后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的主要成果,总结了数字音频篡改被动检测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利用Harris特征点和环形均值描述的图像区域复制篡改检测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自适应维纳滤波,并利用Harris算子提取图像的特征点,然后通过对每个特征点的环形邻域进行均值描述生成特征向量矩阵,并采用字典排序和阈值化处理进行相似性匹配,从而确定候选匹配点,最后利用RANSAC算法剔除错误的匹配点,实现复制和篡改区域的标识定位。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于复制区域的旋转和翻转变换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可以有效抵抗常见的后处理攻击,包括高斯模糊、加性高斯白噪声、JPEG压缩以及它们的混合操作,尤其能够抵抗非显著视觉结构的平坦区域和小区域的复制、粘贴、篡改操作。  相似文献   

5.
数字多媒体取证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数字多媒体取证是信息安全一个刚刚兴起的研究领域,研究数字多媒体取证技术对确保多媒体数据的可靠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数字图像取证为代表,从篡改检测、来源辨识、真实性鉴定、设备成分取证以及多媒体取证方法的可靠性等五个方面对现有数字多媒体取证技术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了典型算法,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给出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目前几种对数字图像复制粘贴篡改取证的算法,比较了各种算法的性能和特点,分析和讨论复制粘贴篡改的检测原理,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伪造、变造文件检验属于司法取证中文书鉴定部分,传统方法需要依靠文检设备和专业检测人员,具有检测成本高、检测时间长,可能存在有损检验等局限。近年来只利用扫描仪和计算机的数字被动无损取证技术应运而生。文章首先阐述了文件生成过程及其伪造、变造方式,其次对伪造、变造文件的被动无损取证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从设备取证、纸张取证、文件变造取证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文档来源取证、纸张来源取证和文档真实性鉴别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对具体设备和每种变造方式引入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阐述相应的取证方法,最后给出了数字被动无损取证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数字图像重压缩检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由恶意篡改图像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亟待解决,因此能够对图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判断的数字图像取证技术显得尤其重要。篡改图像必然会经过重压缩这一步骤,因此数字图像重压缩检测能够为数字图像取证提供强有力的辅助依据。文中对数字图像重压缩检测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提出了数字图像重压缩检测的技术框架,详细阐述了无损图像压缩历史检测、有损压缩图像双重压缩检测、有损压缩图像多重压缩检测以及其他格式的重压缩检测的取证算法和思路,对现有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和评价。然后,总结了图像重压缩检测的应用。最后,分析了数字图像重压缩检测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数字图像进行篡改,很难用肉眼进行识别,所以图像篡改识别也就越来越多的被重视起来,其研究也逐步深入。本文主要是介绍当前进行图像篡改识别技术的研究,分析篡改识别技术的主要类型,并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面对每天有数以百万计通过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数据,到底哪些内容是真实可信的,虚假内容的背后又经历了哪些篡改?数字取证技术将给出答案。该技术不预先嵌入水印,而是直接分析多媒体数据的内容,达到辨别真实性的目的。任何篡改和伪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原始多媒体数据本身固有特征的完整性,由于其具有一致性和独特性,可作为自身的“固有指纹”,用于鉴别篡改文件。随着篡改媒体的数量与日俱增,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特别地,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虚假媒体与真实媒体之间的感官差距越来越小,这对媒体取证研究提出了巨大挑战,并使得多媒体取证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能够检测虚假多媒体内容和避免危险虚假信息传播的技术和工具。本文旨在对过去多媒体取证领域所提出的优秀检测取证算法进行总结。除了回顾传统的媒体取证方法,还将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本文针对当今主流的多媒体篡改对象:图像、视频和语音分别进行总结,并针对每种媒体形式,分别介绍传统篡改方法和基于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生成的篡改方法,并介绍了已公开的大规模数据集以及相关应用的情况,同时探讨了多媒体取证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数字图像取证技术是一门不依赖任何图像先验知识而对图像来源和内容真实性进行认证的新兴技术。重采样检测是数字图像取证的一个重要分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详细分析对比了两类图像重采样盲检测算法: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重采样检测和基于差分周期特性的重采样检测,并对当前应用和后续研究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于先进的数码摄影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软件,数字图像比传统图像更容易篡改和伪造,伪造数字图像现象不仅很普遍,而且在新闻界、娱乐界、学术界和法律界都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而仅凭人眼视觉难以对数字图像的真实性进行检测和鉴别,借助于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对数字图像的真实性进行检测是当前研究的一大热点。从统计学、传感器噪声模式、彩色滤镜矩阵偏差、透视几何、光照分析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被动式数字图像真实性检测这一研究领域当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当前这一领域的不足之处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杜宏业  姚望舒 《计算机应用》2012,32(11):3171-3173
由于现有的图像盲取证方法中所使用的光照模型不能有效地表征物体表面的实际光照效果,提出Lambert-Phong光照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光照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利用该光照模型对无限光源模式下的图像进行蓄意修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Lambert-Phong光照模型能较准确地计算出图像中不同目标的光照方向,有效地判别出图像是否经过蓄意修改。  相似文献   

14.
Ding  Feng  Shi  Yuxi  Zhu  Guopu  Shi  Yun-Qing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2019,78(7):8225-8245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 With the explosive development in digital techniques, ordinary people without professional training are capable to edit digital images with applications. As a...  相似文献   

15.
不同分类器在图像盲取证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数字拼接图像进行盲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拼接图像的检测模型。使用图像质量评价量和统计特征量来建立模型,以得到原始图像和拼接图像之间的统计差异。选用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分别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对拼接图像的盲检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分类器都表现出较高的识别率,该模型在图像拼接检测中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盲检测算法来识别图像复制区域伪造。该算法采用截尾奇异值分解(truncate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TSVD)变换来处理图像块数据,并对图像块进行相似性匹配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较强的检测能力,能够有效抵抗多种修饰操作,如JPEG有损压缩、高斯模糊、高斯白噪声污染等。  相似文献   

17.
将数字取证服务外包给云有利于满足公众和各类机构的鉴别服务需求,也是数字取证技术发展的必然。然而这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在已有的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上,给出了具有隐私保护能力的数字图像取证云平台的系统框架,并对Copy-move检测、图像来源鉴别和基于自然图像统计特性的篡改检测3种数字图像取证技术给出了隐私保护实现框架,进而探讨了隐私保护的数字图像取证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A survey of passive technology for digital image forensic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ver the past years, digital imag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Internet and other applications. Whilst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are developing at a rapid speed, tampering with digital images without leaving any obvious traces becomes easier and easier. This may give rise to some problems such as image authentication. A new passive technology for image forensics has evolved quickly during the last few years. Unlike the signature-based or watermark-based methods, the new technology does not need any signature generated or watermark embedded in advance. It assumes that different imaging devices or processing would introduce different inherent patterns into the output images. These underlying patterns are consistent in the original untampered images and would be altered after some kind of manipulations. Thus, they can be used as evidence for image source identification and alteration detection. In this paper, we will discuss this new forensics technology and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prior literatures. Some concluding remarks are made about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 challenges in this novel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