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探讨中国电子行业标准“标准可测性总线”第一部分“标准测试存取口与边界扫描结构”在印制板级与系统级的实现问题。阐述了不要针床夹具借助边界扫描测试印制板上器件间互连的方法,综述了美国相应标准IEEE Std 1149.1公布前后提出和试行在印制板级和实验级实现的若干方法和方案,包括采用符合与不符合该标准的两种器件的混合型板和系统。初步探讨了实践中国电子行业标准“标准测试存取口与边界扫描结构”和开发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介绍边界扫描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电路板测试性设计的两种方法:器件置换法和边界扫描单元置入法,重点分析了相对复杂的边界扫描单元置入法,并讨论了对于边界扫描总线的两种控制方式.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器件没有边界扫描接口,因此本文所介绍的边界扫描技术实现方法对进行数字系统的可测性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边界扫描技术的电路板可测性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当今电路测试和故障诊断的需求,可测性设计(DFT)已成为芯片和系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IEEE1149.1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可测性设计方法,弥补了传统测试的缺陷,为复杂的电路互连提供了测试手段。现在大部分的复杂芯片都支持IEEE1149.1标准,怎样利用其来达到更好的测试效果和故障覆盖率是硬件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从边界扫描原理入手,通过对一目标板上互连结构的测试,从可测性设计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使边界扫描技术得到更有效的贯彻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复杂电路板的测试点少和测试覆盖率低以及传统的测试设备体积大、成本高等问题,IEEE1149.1标准被公布并发展出了边界扫描技术。本设计以边界扫描技术为基础,开发出由测试软件、测试控制器以及目标电路板组成的边界扫描测试系统,并通过对目标板的故障测试,验证了该系统满足完整性测试,互联测试的设计要求且对印刷电路板(PCB)和集成电路(IC)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桥接故障和呆滞故障有良好的故障诊断、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5.
面向电路板级的边界扫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传统电路板级测试的局限性,分析了边界扫描在电路级的应用策略和带来的好处以及板级电路测试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使其测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可测性设计成为解决测试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边界扫描技术是众多可测性设计方法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在深入研究IEEE1149.1及IEEE1149.4标准的基础上,对基于边界扫描可测性结构进行了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应用边界扫描机制实现电子设备系统级测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中讨论了应用IEEE1149.1边界扫描机制实现电子设备系统级测试的方法,并就集中测试和分布测试策略的实施及优缺点进行了具体阐述,为电子设备系统级测试性设计和具体实施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系统级边界扫描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模块测试与维护总线(MTM-Bus)给层次化边界扫描测试技术提供了方便。本文简要介绍了MTM-Bus原理及应用,论述了系统级边界扫描测试系统的结构与设计,通过FPGA实现了MTM-Bus主、从模块控制器,构建了测试系统,并设计了测试系统软件。通过测试验证,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关键技术通用性强,能够准确地进行故障诊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   

10.
板级边界扫描测试技术,也就是IEEE-1149.1标准在电子行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对于一个特定的电路设计项 目,为了实现最高的测试覆盖率和最优的测试性能,详尽的可测试性分析是不可或缺的。边界扫描的可测试性设计不仅 仅是选择支持JTAG扫描链的芯片及设定芯片特定引脚这么简单,还需要关注边界扫描芯片周围的逻辑器件或存储器的簇 测试。本文描述了边界扫描进行电路板测试的常用测试项并提出利用边界扫描技术提高测试覆盖率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继电保护装置研发过程中硬件测试的一种方案,分析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开发流程,并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处理器,存储器件,数据采集和数据通信等模块的测试方案进行了阐述。该方案能有效的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硬件平台设计正确性,并使软硬件平台研发流程可靠的无缝衔接。文中所提及的CPU并不是一般PC机上使用的,而是继电保护装置中的核心单板CPU插件。  相似文献   

12.
SPEC CPU2000是由标准性能评价组织(SPEC)开发的用于评测通用型CPU性能的基准程序测试组,是目前CPU性能评测的客观和可信的基准程序之一.通过研究CPU2000基准程序的组成,及其在具体硬件平台上的安装和测试过程,最后分析指出CPU2000基准程序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双CPU控制电力专用UPS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立伟  邹积岩 《电源技术》2003,27(2):115-117
结合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C508、89C51RD2双CPU和智能功率模块(IPM)开发的电力专用不间断电源(UPS)。着重介绍了该UPS的工作原理及硬件与软件设计。通过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了电力专用UPS的全数字、智能化控制。该产品现已批量投产,运行在多个用户现场,运行表明该UPS完全克服了传统UPS在电力系统使用中的局限性,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性能稳定的特点,完全满足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用户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应用需求,选用CPU卡为计费工具,并根据其COS系统建立了适用的卡上文件系统,基于用户的消费流程及CPU卡的通讯协议编写实现用户刷卡充电的程序。最终通过嵌入式Linux系统下调试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数字系统结构性可测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科技领域对数字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数字系统的可测试性变得极为重要.要提高数字系统的可测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从数字系统设计上着手,目前较好的办法是采用结构性可测性设计,而结构性可测性设计中电平灵敏扫描设计法使用较为普遍,也很实用.本文就电平灵敏扫描设计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嵌入式远程温度监控系统。将嵌入式系统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采用ARM为主控芯片,并移植了具有一定实时性、源代码公开的uClinux嵌入式系统,设计了必要的设备驱动程序及应用程序,完成了信息处理、通信及监控管理任务,以适应工业通信标准多样化的应用需求。实验表明:uClinux操作系统提高了温度监控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开发成本,在网络化工业管理控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边界扫描布局优化是复杂系统测试性设计的重要内容,属于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混沌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ACBPSO)的板级电路测试性设计最小化优化方法。该算法利用混沌运动的遍历性来初始化粒子群参数,惯性权重则根据粒子群的早熟收敛程度自适应调整。随着算法迭代运行,离散粒子群算法(BPSO)的随机性越来越强,缺乏后期的局部搜索能力,故引入新的概率映射函数。仿真实例验证了该算法有效地克服了二进制粒子群的早熟收敛现象,提高了搜索效率,具有良好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M微处理器的电梯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嵌入式ARM微处理器技术、CAN总线技术和组态软件MCGS,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不同控制系统的电梯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进行数据采集,实时地记录电梯的各种运行参数和监控电梯的运行状态,并具有故障报警、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等功能,可实现电梯的集中化和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