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在纺织生产中,人们都用打结的方法将纱线连接起来,在使用电子清纱器时也用结头来代替纱疵。根据经验,要络绕一个重1.5公斤的筒子并清除其纱疵,会产生19~44个纱线结头。但是纱线的结头在纺织生产中不但会降低生产效率,而且还会降低产品的质量。在纺织生产的某些部门中,纱线的结头会造成极大的麻烦。例如,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纱线结头而造成停台;针织品也可能由于接头而最终形成破洞;在纱布的底布上纱线结头会使纱布表面不平;纱线结头对绒类织物的起绒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在生产天鹅绒和毛圈织物的细针距  相似文献   

2.
一、应用空气捻接技术生产无结纱传统的打结方式只是把一种类型的纱疵转换成另一种类型的疵点,其纱线结头给后道工序的产品质量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在整经中,结头通过张力盘时,摩擦阻力增大,易引起张力盘跳动而使纱线张力波动;在针织加工中,结头通过织针受阻会造成破洞、漏针和所针等现象;结头纱尾在印染上也会造成染色不良;尤其是电子清纱器的应用,致使筒子纱的结头数量增加且导致了纱疵的转移,即将竹节、羽毛纱、粗细节等纱度转换成大结、松结等而引起断经和织疵.空气捻接技术是将精密的机械动作和空气动力学的原理相结合的一…  相似文献   

3.
多少年来,人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纺织纱线无结接头的问题。无结接头特别适用于粗支纱。如织造地毯时,由于结头会造成有损质量的粗节,或者由于接头不良在生产中往往导致各种各样的严重断头。无结打结器的设计牵涉到许多因素,如不同的纱线特性,结头强度,使用简便,打结时间,成本效果以及操作者的有关情况。意大利迈斯丹(Mesdan)公司研制了一种空气打结  相似文献   

4.
纺织纱线传统上都采用手工或打结器进行连接,结头型式有自紧结(渔夫结)、织布结和筒子结等。这些结头在后工序加工时常常会出现以下各种问题: 1.自紧结厚度比原纱直径大3~4倍,织布结比原纱直径大2~3倍。如络成筒子后,因结头体积粗大和结尾等因素,纱线自筒子上退绕时,经过结头处引起剧烈摩擦,使纱线质量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络筒工序接头的目的络纱时遇到纱线断头或管纱用完时,必须打结,使前后连接起来。接头在整个络纱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提高络筒和织造产、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二、接头大小对后部工序及布面的影响接头质量的优劣对后继工程的影响极大,织造时,粗大的结头不能顺利通过综眼、筘齿而引起阻塞和断头;结头尾巴过长,则在织机上易与邻纱缠绕或把邻纱带断,而引起飞梭、跳花等织疵;结头尾巴太短,则使纱线经不起张力的交替变化及综筘的摩擦,易于松开产生脱结。从布机经纱断头原因分析资料中可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 纺织纱线传统上都采用手工或打结器进行连接,由于结头比原纱直径粗2~4倍,这些结头是造成半制品或产品质量下降和影响机器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国外很早就在探索采用新的接头法。1979年在  相似文献   

7.
在色织行业中,由于染色时多数采用绞纱染色,在络筒机的选用上基本为1332P型络筒机,由于车速慢,纱线通过探纱杯时张力变化大,当张力小时常引起不断头而探纱杆抬起自停,特别足在生产细号纱时尤为严重。因此,大多数厂在络筒过程中都把探纱杆固定不用,造成如下不良影响。1.断头后不自停,工人必须用手抬起筒子,既影响工人操作,又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若操作工不能及时抬起筒子,纱线与槽简摩擦后造成筒子局部色差,在后道形成布面条花等疵点,摩擦严重的筒子还不能使用,造成原料浪费。2.纱线强力下降,后道生产时易断头。3.作…  相似文献   

8.
改进G066型槽筒机的张力装置锦州纺织厂后纺车间革命职工大搞技术革新,改进了G066型槽筒机的张力部分。改前的问题是:筒子成形不良;纱受外力作用,自动脱离张力盘,造成筒子的自动抬起;接完头挂纱线时,还需要用手把纱线推进清纱板内,增加操作动作。他们作了以下改进,性能良好,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在线高精度统计纱线常发性疵点数量,针对黑板法和仪器测试法统计纱线常发性疵点存在的不足,基于线阵CCD传感器测径原理,设计纱线常发性疵点在线测量系统,实验统计纱线样本的常发性疵点数量并与乌斯特条干仪统计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线阵CCD系统统计结果与乌斯特条干仪统计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92,其统计的细节、粗节、棉结数量能够准确反映纱线的品质等级;线阵CCD在线检测系统可靠性好,纱线常发性疵点检测效率高、精度高。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经编弹力布出现横档疵点是由于整经时结头产生的凸起被送经感应罗拉感应后错误的调整送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比,使线圈长度有规律的变小而引起的;提出了整经时将起始端纱线均匀平整的集中在经轴一侧,消除严重凸起,并将送经感应罗拉固定在另一侧几乎没有凸起的部分,从而消除横档疵点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纱线接头质量、实现“无结”接头纱,介绍空气捻接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品种适用性,重点分析空气捻接器的工作过程以及对纱线接头质量的要求;通过对丰田捻接器和萨维奥捻接器打出的结头外观进行对比,认为两种捻接器都是通过尾纱的相互缠绕形成较好结头。指出:空气捻接器操作简单、可靠,应用面广、保养维护成本低,是应用广泛的生产无结头纱线装置。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能消除织物不均匀的外观?纱线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牵伸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确保纱线内的纤维数量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致,但即使是用最先进的纺纱系统,要确保到这点也几乎是不可能的。纱线的不规则性和不均匀性都会影响织物的外观。因此,保证纱线不匀率能达到最低水平是极其重要的。不均匀的织物外观是布面上有过多的粗细节和棉结的结果。造成过多的常发性纱疵的原因很  相似文献   

13.
西德哈高巴(XAKOБA)公司生产了新的高膨体纱线加工机(图1)。 按现在工业生产所采用的膨化加工工艺,生产费用较高。这是因为纱线先要倒绕,然后重新卷绕成筒子;这样,会造成回丝,增加结头,降低纱线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膨体纱线加工机的工作原理如图二所示。纱线从装在筒子架上的筒子上退绕下来,经张力调节装置,使张力均匀,以800米/分喂入速度送往喂给装置;纱线由蒸汽吸入进纱口,成螺旋状地堆放在圆柱形管内。这里,纱线在100~165℃的温度下,用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汽蒸10~80秒,温度的准确性保持在±1℃。所有过程均自动控制。因此,在各个膨化…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支高密色织表里接结双层织物存在的色彩遮盖不良、类似"稀密路"疵点和接结牢度低的问题,结合实例详细解析形成原因,提出调整双层接结方法,优化平均接结点(单元)循环纱线数设计和接结点配置以及接结处纱线的选择等措施,合理解决了外观性和内在性之间的矛盾,弥补该类织物的服用缺陷。  相似文献   

15.
一、序言经纱在织造时断头的原因,经调查表明,大部份断头是由于某种障碍物使单纱有时产生异常张力而引起的.障碍由于纱疵如打结纱尾、粗节、棉结和其他凸出的块节,在织口运动时影响其邻近纱线运动所造成.倘若这种障碍持续到织口开口时,就会因经纱发生纠结缠绕增加张力而导致  相似文献   

16.
不同捻接方法对捻接强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纺纱工艺中 ,无论是转杯纺纱还是环锭纺纱 ,也无论是机织用纱还是针织用纱 ,纱线中产生一定数量的纱线断头 ,都是不可避免的疵点。但是对于连续化生产的化纤长丝 ,任何结头都是不允许的。大约在 2 0世纪 60年代 ,纱线的捻接技术 ,首先应用在了化纤长丝的断头连接上。而其他各种纺织生产过程中纱线断头的连接还都是采用手工操作或机械式打结 ,纱线中有明显的结头疵点 ,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 2 0年代 70年代末期 ,人们开始将捻接技术应用于纺纱工艺中 ,但还仅限于地毯纱和粗纺毛纱的断头连接中。 2 0世纪 80年代 ,捻接技术很快取代了传统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纺织行业中各纱线加工部门运转在最佳的状态下而无断头发生,首先必须尽可能获得最大长度的无疵点的纱线。基于上述原因,环锭纺纱机上生产的管纱由于其绕纱长度较短而必须在自动络筒机上将其再绕成交义卷绕锥形筒子。在这过程中,不仅两管纱的纱头和纱尾用“渔网结”或“织布结”进行连接,还有在清除每个管纱内的疵点时而引起的接头,由于这些接头外形较大且质量低劣,从而导致生产停车和织物疵点,甚至使针织机的编结针损坏。作为自动络筒机的生产厂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来探索研究出一种合适的方案,通过捻接成无结纱线解决上述问题。实践证明气动捻接  相似文献   

18.
在以S捻18tex针织纱为原料生产针织面料时,S捻筒子纱常出现断头和乱纱现象,有时在织物表面出现“小辫子”疵点(开、关车时尤其突出),严重影响了针织面料的质量和针织机的生产效率。经过观察,发现络筒机正常工作时,正在退绕的管纱在筒纱表面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有顺纱面滚动的趋势,这种趋势使还没有脱离纱面的S捻纱线加上Z捻,出现弱捻环节造成断头;而脱离纱面的纱段则因捻度加大而扭结成“小辫子”;再者,假捻现象使得纱线退绕时与摩擦的筒子表面毛羽纠缠,造成纱线缠绕、断头。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想到改变S捻纱线的卷绕方向,也就是使筒子的安装…  相似文献   

19.
浆纱过程中影响纱线毛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时浆纱过程中影响纱线毛羽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合理选用浆料配方及浆纱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浆纱过程中影响毛羽的有关因素,包括因导纱和加压部件转动不灵活对纱线造成的磨损;分绞棒和伸缩筘对纱线的摩擦;烘筒温度偏高及后上蜡不足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整经轴绞头和浆轴黏并对毛羽的影响等.指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浆纱运行过程中与通道部件表面的摩擦以及传动滑移造成的磨损,从而降低织造开口不清的几率.减少浆纱毛羽对织机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Autoconer 238型络筒机捻接器工艺参数对结头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Autoconer28型自动络筒机上改变捻接器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通过分析试验数据表明:对于一定原料、一定纱号的纱线,适中的退捻气压、加捻气压可使结头强力最大;盲目延长退捻时间会使捻接强力争剧下降;延长加捻时间对结头强力影响不大,但会降低络筒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