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超 《轧钢》2021,38(1):96-99
为获得ER50-6盘条的最佳生产工艺,对比分析了不同吐丝温度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对带状组织产生的原因及对拉拔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780℃吐丝的盘条晶粒细小,带状组织最轻,组织均匀,可以避免不均匀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同时,盘条拉伸变形后期瞬时应变硬化指数n值下降最快,加工硬化的效果最弱,拉拔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3.
终轧温度对高强度耐候钢Q450NQR1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和力学性能检测,研究了终轧温度对低合金高强度耐候钢Q450NQR1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温度控制在800~860 ℃之间,Q450NQR1钢可以得到良好的强韧匹配;对应的的显微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细小析出相.  相似文献   

4.
《铸造技术》2017,(4):955-956
主要介绍冷镦钢系列中的代表钢种ML35冷镦钢热轧盘条的开发和生产过程。通过分析研究主要化学元素对钢的作用,在国标的基础上确定ML35冷镦钢热轧盘条化学成分,并根据冷镦钢产品的技术特点,制定合适的轧制工艺,采用加热段≤1 050℃,均热段(980±20)℃,开轧温度(920±30)℃,吐丝温度860~880℃,延迟冷却方式,最终在龙钢公司成功开发出符合标准要求的ML35冷镦钢热轧盘条产品。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规格SCM435冷镦钢盘条因抗拉强度较高而影响后续加工的问题,设计了3种工艺,即通过调整终轧温度和斯太尔摩风冷线辊道速度,进而控制盘条相变温度和相变时间,使相变充分进行得到所需的铁素体+珠光体均匀组织,从而达到降低抗拉强度、提高面缩率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降低终轧温度至750℃、减小辊道速度至0.08 m/s,可...  相似文献   

6.
通过OM和SEM设备研究了SCM435冷镦钢不同冷却速度下热轧态和退火态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热轧态SCM435冷镦钢经球化退火后,片层状珠光体将转变为粒状珠光体;由于多边形铁素体晶粒仍然存在,会造成冷镦过程中变形不均匀,产生应力集中而易出现裂纹,使SCM435冷镦钢的冷镦性能下降;均匀、单一的粒状珠光体是SCM435钢获得良好冷镦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运用光学(OM)、扫描(SEM)和透射(TEM)电镜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下高强度含Cu钢的力学性能,并对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时效温度为640℃时,钢的强度超过785 MPa,该钢可以获得良好的低温韧性和塑性匹配。分析得出ε-Cu的析出强化、板条结构的回火马氏体组织及"有效晶粒尺寸"的细化,是试验钢获得优良综合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表面质量较优的国产和进口桥梁缆索用钢丝进行扭转性能测试并采用OM、SEM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观察了钢丝对应原盘条的显微组织特征,分析了盘条珠光体尺寸及片层间距、奥氏体晶粒度、晶界尺寸、组织织构对钢丝扭转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超高强度不锈钢的断口形貌,用万能实验机测试了不同回火温度的超高强不锈钢的力学性能,研究了超高强度不锈钢不同回火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研究结果表明:540℃、4 h回火后该种超高强度不锈钢合金具有最佳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1 902 MPa,屈服强度为1 395 MPa,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为14%和67.8%,冲击韧度为130 J/cm2。此回火温度下该超高强度不锈钢为回火马氏体组织,马氏体逆转变而生成的逆转变奥氏体含量在5%左右,使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10.
对比分析了不同吐丝温度对82B高碳钢的动态CCT曲线的影响,并对心部马氏体组织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吐丝温度高时,CCT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冷却速度控制在3~5℃/s,盘条组织良好;心部马氏体组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Mn和Cr元素存在严重的正偏析,以及C元素有一定的负偏析造成。  相似文献   

11.
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RE微合金化免退火冷镦钢SWRCH35KM热变形后连续冷却过程相变规律和显微组织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试验钢0.1~25 ℃/s冷速范围内均发生了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冷速0.1~0.2 ℃/s时细小珠光体区有明显球化行为,而冷速在>2 ℃/s后开始出现针状铁素体和魏氏组织。为了获得均匀细小的铁素体基体加在线球化珠光体组织,需在斯太尔摩冷却线采用分段冷却控制思路,吐丝温度至750 ℃范围内冷速宜>2 ℃/s,抑制粗大先共析铁素体,而在750~680 ℃时冷速需1~2 ℃/s,以避免魏氏组织和针状铁素体;680~640 ℃珠光体转变温度区间冷速应≤0.1 ℃/s,以促进珠光体在线球化。  相似文献   

12.
贺萌  鲍思前  赵刚  张帆  瞿熙  黄芳玉 《金属热处理》2020,45(11):144-147
对冷拔钢丝进行多个温度的退火试验,研究不同温度下钢丝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变化情况。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退火前后钢丝横截面微观组织和位错密度进行观察,并进行了拉伸性能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一定的条件下,钢丝的抗拉强度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伸长率则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当退火时间为30 min时,退火温度越高,钢丝抗拉强度越低。微观组织观察得到,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钢丝中渗碳体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位错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姜婷  汪开忠  于同仁  张晓瑞  孙凯 《轧钢》2020,37(6):53-56
冷镦用盘条加工紧固件时,通常在拉拔前会对其进行球化退火或软化退火以降低强度及提高塑性,改善其冷加工性能。但退火工序耗能、耗时,不但增加成本还污染环境。为此,研制开发了具有优异冷加工性能的免退火冷镦钢10B21盘条。对10B21盘条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保证淬透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B含量,降低C、Mn含量,并控制w(Ti)/w(N)=4.0~4.5以保证有效B的收得率。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在缓冷相变过程中在α/γ的界面产生适量的B相M3(C,B)+M23(C,B)6,加速C的沉积,形成利于冷镦性能的最佳组织。由于C、Mn元素的减少,可显著降低钢的硬度,最终得到具有优异冷加工性能的高塑性盘条。经试验,热轧盘条无需退火即可直接拉拔冷镦成形,用于制作法兰螺栓等变形量较大的8.8级高强紧固件。  相似文献   

14.
张晓瑞  汪开忠  于同仁  王文军  姜婷 《轧钢》2022,39(1):115-119
针对高强韧9.8级非调质冷镦钢盘条用于生产变形量较大汽车紧固件产品及降低模具损耗的需求,在原MFT8非调质冷镦钢盘条化学成分设计的基础上,采用Nb、V复合微合金化,同时对C、Si、Mn等元素含量进行微调,并通过控制w(V)/w(N),保证盘条的强韧性;通过控制w(Al)/w(N),保证盘条冷加工塑性变形后的应变时效性能;再结合线材冷拔加工所产生的鲍辛格效应,保证最终产品的强度和塑韧性。采用低温轧制+控轧控冷工艺,充分发挥弥散细小碳氮化物的析出强化和沉淀强化作用,在提高盘条强度的同时塑韧性不降低,获得了具有优异冷加工性能的高强韧非调质冷镦钢盘条。热轧盘条无需经过球化退火+调质处理即可直接拉拔冷镦成形,可用于制作长杆法兰螺栓等变形量较大的9.8级高强紧固件。  相似文献   

15.
华蔚 《金属热处理》2010,35(1):117-120
ML20MnTiB冷镦钢丝在镦制内六角螺栓时发生了开裂现象。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洛氏硬度计对ML20MnTiB高强度螺栓开裂的显微组织、硬度和合金元素分布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导致ML20MnTiB盘条镦制螺栓开裂的原因是盘条组织异常和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16.
SWRS82B盘条通过热轧控冷获得95%以上的索氏体组织,其珠光体片层间距越小,冷拉拔过程中将具备越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随着钢丝拉拔应变量不断增大,珠光体片层间距不断减小,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不断增大,伸长率不断下降。当珠光体片层间距由202 nm拉丝减小至60 nm以下,钢丝抗拉强度则由1371 MPa增大至2088.6 MPa,伸长率由11%降至7.16%;钢丝截面上的显微硬度值随着应变量的增加而增大,并表现出各向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SCM435冷镦钢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加入降低了碳原子的扩散速率,造成球化退火时间较长。通过控制轧制温度和轧后冷却工艺,可以获得以贝氏体为主的相变组织,在随后的球化退火过程中能够实现基体组织快速球化。通过试验对比,球化退火时间可缩短约50%,球化后获得均匀细小的球化体,满足客户对材料冷镦性能要求,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借助金相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和显微硬度计等检测手段,对Mo对低合金高强钢热轧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21%的Mo促进了针状铁素体的形成和细小碳氮化物的析出,提高了抗拉强度、塑性延伸强度及伸长率,降低了屈强比,沉淀强化增量提高了16 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