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为了解决RFID系统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端到端协议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分析了该协议的安全性,对比了RFID几种常见的基于密码技术的安全协议,表明了本方案在减少阅读器与标签通信传输回合数的同时可有效避免欺骗、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和冒充攻击。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RFID认证协议大部分都建立在阅读器和后台数据库为安全通信这一假设上,通过对现有协议以及RFID发展趋势的分析,取消这种假设,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向安全认证协议.该协议采用异或运算和Hash函数对通信的消息进行加密,通过自动更新标签ID、共享密钥等方法抵抗重放攻击、假冒攻击、系统内部攻击等.性能分析表明,新协议能在较低成本的基础上抵抗各种攻击,可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Hash函数和一卡一密相结合的安全认证协议。在该协议中,阅读器通过返回标签密钥和随机数的哈希值取代标签ID的明文传递,避免了一张标签被破解所有标签都不能使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抵御常见的假冒攻击、重传攻击和追踪。此外,通过分析协议的计算量,提出了采用设置不同的门禁数据更新时间来降低后台服务器计算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RFID标签在其生命周期内往往要经历多个所有者。为保护标签所有权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带有转换开关的所有权转换协议。在该协议中,标签和所有者共享两个密钥,分别用于进行认证通信和所有权转换。通过设置转换开关,达到允许所有权转换和抵御去同步化攻击的目的。采用GNY逻辑对协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提供双向认证,抵御重放攻击、中间人攻击和去同步化攻击,并能保护标签信息的前向安全和后向安全。  相似文献   

5.
一种改进的基于 Hash 函数的 RFID 双向认证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物联网应用中,基于Hash函数的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RFID,射频识别)安全认证协议存在缺陷以及安全协议认证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Hash函数的RFID双向安全认证协议,协议能保护标签的数据隐私,防止重放、追踪、伪造等攻击。通过和已有的此类安全认证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更高的认证效率,并且引入了标签认证标志Tuse、Tstore以及动态秘密值S,能有效地防止去同步化攻击的威胁,适用于低成本的RFID系统。  相似文献   

6.
对Tseng协议构造了一种有效的中间人伪造攻击,敌手可以成功获得群会话密钥,因此Tseng协议不满足密钥认证性。然后基于Tseng协议的安全缺陷,提出改进协议,并进行安全性分析和性能分析。改进协议实现了通信节点之间的双向认证,不但满足前向安全性、密钥认证性,还能有效抵抗被动攻击和中间人伪造攻击。改进协议中的低能量节点计算出会话密钥的时间只需2.03s,高能量节点的计算时间仅为原协议的1/2,并且通信开销减小了40%,更适用于能量受限,带宽受限的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有互认证量子密钥协商协议需要可信或者半可信第三方参与造成的步骤繁琐且通信量大的问题,基于Bell态和其纠缠交换性质提出了一个新的两方量子密钥协商协议。该密钥协商协议无需可信或者半可信第三方的参与,就能实现参与者之间的身份互认证和公平的密钥协商,因此降低了协议的通信复杂度。安全性分析表明,该互认证的密钥协商协议能保证身份认证过程可以抵抗假冒攻击,密钥协商过程能抵抗外部攻击和参与者攻击。另外,与已有互认证量子密钥协商协议相比,该协议的量子比特效率较高,且其量子态制备和测量用现有技术更易实现。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一种能抵抗位置跟踪的基于哈希函数的射频识别认证协议,指出其并不能有效抵抗位置跟踪,阅读器假冒、重放攻击等,并提出一种改进的能抵抗位置跟踪的射频识别认证协议.改进协议中标签和阅读器都产生随机数,标签通过阅读器认证后服务器才对标签进行认证,同时在服务器对标签认证前标签更新其密钥.分析表明,该协议在保持原计算量和存储量的基础上能有效抵抗位置跟踪、重放攻击和假冒阅读器攻击.  相似文献   

9.
RFID系统可扩展安全认证协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满足安全与隐私保护需求的高效率的RFID认证协议,并进行了性能评价和安全分析.该协议可以保护内容隐私、位置隐私,抵抗重放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具备前向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相互认证和密钥建立协议不仅要在实现实体间的相互认证的基础上建立唯一的共享会话密钥,而且协议本身还应当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如防止假冒攻击、服务的不可否认性等。在结合椭圆曲线密码体制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相互认证和密钥建立协议,不仅能有效防止上述攻击,还适于在无线终端设备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移动终端计算能力较低和存储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移动边缘计算环境的轻量级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将密码学与物理层的安全保护技术相结合,利用对称密码体制降低移动终端在认证过程中的计算复杂度,以少量的计算量和较低的信息存储量完成移动终端与边缘服务器的相互认证与密钥协商,并且移动终端只需一次注册便可在移动边缘计算环境中随机漫游.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满足前向安全性、抗重放攻击性、抗中间人攻击性等安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认证方案相比,该方案在通信和计算成本方面有较好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2.
跨域的端到端的口令认证密钥交换(C2C-PAKE)协议,可实现不同区域的两个客户通过不同的口令协商出共享的会话密钥.对C2C-PAKE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该协议易遭受诸如假冒发起者、假冒响应者等假冒攻击.同时基于口令验证子提出了一个改进的跨域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该协议能够提供双向认证、会话密钥机密性和前向安全性,能够有效地抵抗多种攻击,包括服务器遭侵害的假冒攻击、口令泄露伪造攻击、离线字典攻击和不可检测的在线字典攻击.  相似文献   

13.
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的RFID认证协议存在的安全隐私保护弱点和性能不高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Hash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采用可证明安全模型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证明,分析了协议的隐私保护和安全特性.与现有几个结构类似的RFID认证协议相比,该协议有效地解决了RFID系统的隐私保护及安全问题,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极大地降低了标签的存储量和计算量,尤其是提高了服务器数据库的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成本RFID协议中攻击者仅需要对截获信息进行特定的异或运算,并采用穷举运算即可分析出标签密码信息的漏洞,提出了一种应对密钥攻击的改进型安全协议.在发送端将协议中标签的随机数与标签识别码的随机函数值进行异或运算来加密传输,以免被攻击者窃取,在服务器端通过相关反运算,与服务器保存的标签EPC随机函数值进行异或运算,获取本次通信的随机数,并与服务器密钥进行数值运算,判断认证是否成功.结果表明:该协议切实可行,同时能抵御窃听、重放、跟踪、阻断、模拟等多种攻击,并且该协议对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低,适合低成本标签使用.  相似文献   

15.
EPC Class-1 Generation-2 Version-2(Gen2v2)标准不仅继承了原有标准的通信距离长和读取率高的优点,而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安全架构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目前,Gen2v2标准安全架构下的安全认证协议设计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在分析现有符合Gen2v2标准的安全认证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符合Gen2v2标准的高效隐私保护认证协议。该协议不仅具有数据机密性、标签匿名性和前向安全性,而且能够抵御假冒攻击、位置追踪攻击、嗅探攻击、重放攻击和去同步攻击。与现有协议相比,该协议具有较小的通信和时间开销,更加适合大规模的部署。  相似文献   

16.
在无线系统中,用户和服务器需要进行彼此认证并建立一个共享会话密钥。该密钥为用户和服务器后面的会话提供安全保证。Aydos提出了一种建立在ECC上的相互认证和密钥建立协议,并适用于无线网络的应用。通过对Aydos协议的研究发现该协议并不能满足前向保密性、中间人攻击以及假冒攻击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无需后端数据库的RFID认证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使用后端数据库模式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安全协议存在的缺点,基于通用可组合
安全模型,设计了一个轻量级不需要后端数据库的RFID认证协议,该协议实现了匿名、不可
追踪和双向认证. 因该协议的实现仅使用伪随机函数原语,所以具有较高的效率. 通用可组
合安全性保证了该协议在任意的和未知的多方环境中运行时仍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低成本RFID系统常用的基于Hash运算认证协议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了该类协议存在的安全缺陷和不足,给出设计低成本RFID认证协议满足安全需求的思路,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运用BAN逻辑的形式化分析方法,对该协议的安全性进行证明。结果显示,该认证协议能满足RFID应用中面临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追踪性的安全需求,可抵制跟踪、标签假冒、重放等攻击,弥补已有基于Hash运算的认证协议中存在的安全缺陷,更适合低成本RFID系统对应用安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方案存在的安全问题,给出了一种可证明安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认证密钥建立方案(EMSR),使用公钥证书实现网络节点的双向认证,同时产生双方共享与相互控制的会话密钥,有效地防止了纯粹使用对称加密机制产生的认证问题。在CK安全模型下,对EMSR协议进行了安全性证明,并对几种基于公钥机制的密钥建立方案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EMSR方案具备CK安全模型下相应的安全属性以及支持资源受限的网络节点的优势,符合传感器网络的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认证的口令基组密钥协商协议进行安全分析,指出传送数据中的冗余导致协议的不安全。基于Burmester and Desmedt的协议,给出一种改进的协议。该协议的计算复杂度较低,通信轮数较少;该协议不但满足前向安全性、双向认证性,还能有效地抵抗中间人攻击。最后,依赖于Diffie-Hellman(CDH)假设,在随机预言机和理想密码模型下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