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冷轧304不锈带钢表面的边鳞缺陷,采用扫描电镜对带钢表面及横截面缺陷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冶炼化学成分、连铸二冷比水量、板坯加热工艺参数与边鳞缺陷降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冷轧304不锈带钢边鳞缺陷的产生是板坯高温塑性不佳及其加热工艺不合理造成的。为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严格控制钢液化学成分,N质量分数小于0.045%,Cu质量分数小于0.15%,并加入适量的B(0.001 5%~0.003 5%);同时保证连铸二冷比水量控制在0.60~0.75 L/kg;优化加热工艺,控制板坯在炉加热时间小于220 min,均热段温度不高于1 220 ℃。采用上述改进措施,冷轧304不锈带钢边鳞缺陷降级率显著降低,从8.5%降至1.2%以下。  相似文献   

2.
针对冷轧304不锈带钢表面的边鳞缺陷,采用扫描电镜对带钢表面及横截面缺陷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冶炼化学成分、连铸二冷比水量、板坯加热工艺参数与边鳞缺陷降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冷轧304不锈带钢边鳞缺陷的产生是板坯高温塑性不佳及其加热工艺不合理造成的。为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严格控制钢液化学成分,N质量分数小于0.045%,Cu质量分数小于0.15%,并加入适量的B(0.001 5%~0.003 5%);同时保证连铸二冷比水量控制在0.60~0.75 L/kg;优化加热工艺,控制板坯在炉加热时间小于220 min,均热段温度不高于1 220 ℃。采用上述改进措施,冷轧304不锈带钢边鳞缺陷降级率显著降低,从8.5%降至1.2%以下。  相似文献   

3.
针对304Cu抗菌不锈钢热轧带钢边部开裂问题,通过微观组织及成分分布分析,对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304Cu热轧带钢边部裂纹分存在两种形貌,表面裂纹呈网格状,宽度约为30~70μm,内部裂纹发生在表面下方1mm范围内,内部裂纹中心存在20~40 μm孔洞,孔洞内部无非金属夹杂物等杂质.分析得到造成304C...  相似文献   

4.
刘洪涛 《轧钢》2009,26(6):33-35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0Cr18Ni9不锈热轧带钢退火酸洗后钢卷表面局部发生锈蚀,严重影响产品的加工使用。通过盐雾腐蚀试验,研究了化学成分、夹杂物级别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对0Cr18Ni9热轧板表面耐蚀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钢中ω(Cr)≥17.5%、ω(S)≤0.005%、无表面夹杂物、以及具有低的表面粗糙度,可有效提高热轧不锈带钢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5.
表面纳米化对304不锈钢/CrN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纳米化可以显著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力学性能,并促进氮、铬等原子的热扩散,文中尝试采用表面纳米化技术改善金属基体/硬质薄膜的力学性能.对304不锈钢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获得纳米晶粒表层,采用多弧离子镀镀方法在表面纳米化和粗晶粒的304不锈钢基体上沉积CrN薄膜.对两种膜基体系采用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测试、压入法和划痕法膜基结合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表面纳米化影响了CrN膜层的组织结构,明显提高了膜基体系的硬度和承载能力,还改善了膜层的韧性,膜基结合性能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表面机械研磨诱导AISI 304不锈钢表层纳米化Ⅰ.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在AISI 304不锈钢上制备出纳米结构表层,研究纳米化行为及其对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SMAT后,样品表面形成了厚度约为30μm的纳米晶层,显微组织由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0 nm的单一马氏体相演变为尺寸稍大的双相组织;在距表面30-300 μm的范围内,显微组织由以亚微米级的奥氏体多系孪晶为主逐渐演变为单系孪晶.表面纳米化是晶粒碎化与纳米尺度新相形成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心部相比,表面硬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磨性.方法 采用电镀法在304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进行镍涂层预处理,然后在450℃及以下,于流动的高纯度NH3中进行气体渗氮,获得复合表面处理试样.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仪,研究了渗氮层的组织、相组成和显微硬度.使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选用硬度相差很大的两种材料GCr15和Si3N4作为摩擦副,对其耐磨性进行了探讨.结果 在400℃时,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基底表面生成约6.34μm厚的连续渗氮层,而单一渗氮试样表面没有渗氮层形成,而且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渗氮层厚度为24.26μm,约是单一渗氮处理试样的7.85倍.40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渗氮层主要由γN-Fe组成.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渗氮层主要由γN-Fe和少量铬的氮化物组成.400℃和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最大硬度分别为780HV0.05和1450HV0.05,分别是原材料的3.3和6.2倍.与原材料相比,以GCr15作摩擦副时,400℃和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磨损量分别下降了约75.7%和89.4%;以Si3N4作摩擦副时,400℃和450℃复合表面处理试样的磨损量分别下降了约82.5%和88%.结论 镍涂层预处理有利于提高气体渗氮效率.复合表面处理明显提高了材料的渗氮层厚度、硬度及耐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减小304钢的表面粗糙度,以满足工程应用中对高质量表面的需求。方法 提出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抛光(Plasma Electrolytic Polishing,PEP)技术实现304钢表面精整改性,结合高速摄影技术,研究等离子体电解抛光放电过程。通过对比304钢在不同电解液中形成钝化膜的电化学特性,探究不同工艺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进一步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及最佳工艺方案,阐释抛光前后表面微观形貌与浸润性、耐腐蚀性能及硬度的关系。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电解液体系中304钢表面钝化膜的电化学特性表明,304钢在(NH4)2SO4溶液中的腐蚀电位最低,钝化膜更容易被击穿,因此选用(NH4)2SO4作为电解液。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304钢在抛光电压370 V、电解液温度80 ℃、电解质质量分数7%、抛光时间6 min的条件下获得最小的粗糙度(~0.050 mm)。各因素对304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电解液温度>抛光时间>抛光电压>电解质浓度。表面性能结果显示,抛光后304钢的表面光洁度显著提高,呈镜面光泽,接触角由35.09°提升至78.52°,耐腐蚀性有所提高,表面硬度略有下降。结论 通过等离子体电解抛光实现304钢表面粗糙度减小及表面质量的显著提高,该技术具有抛光效率高、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N,Ti,Al离子注入对304不锈钢耐磨性的影响规律,为304不锈钢材料的改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等离子注入技术,在不同剂量下对304不锈钢分别进行N,Ti,Al离子注入,对离子注入后的试样进行表面微观形貌观测、表面硬度测试、摩擦磨损性能测试,并与304不锈钢基材进行对比。结果 304不锈钢经3种离子注入后,均能获得平整、致密,没有裂纹,具有一定光洁度的表面组织,但是注入剂量增大会引起表面起泡现象,形成多孔形貌,光洁度降低。此外,3种离子注入均能提高304不锈钢的表面硬度,且高剂量注入试样的硬度比低剂量注入试样更高,相较而言,N离子注入使表面硬度的提高更明显。相比未注入基材,注N与注Ti表面层的摩擦系数均变小,注Al表面层的摩擦系数反而变大,但磨损量都明显降低。高剂量注N、注Al试样的耐磨性均高于低剂量注入试样,而高剂量注Ti试样的耐磨性低于低剂量注入试样,但仍好于注N、注Al试样。结论在相同实验条件与注入工艺下,N离子注入对表面硬度提高最显著(剂量为5.0×1017ions/cm2),约提高41%;Ti离子注入对耐磨性提高最显著(剂量为3.0×1017ions/cm2),约提高6倍。  相似文献   

10.
利用石油醚提取带钢表面轧制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带钢表面含油量.利用CCl4提取带钢表面油脂,用红外分光测油仪测出油类物质在2 930,2 960,3 030 cm-1谱带处的吸光度,根据三个吸光度计算得出带钢表面总的含油量.结果表明,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均能测定冷轧带钢表面的含油量,两种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1.
静压力对超声滚压表层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运才  张飞 《表面技术》2017,46(5):152-158
目的研究不同静压力对试样表面形貌、粗糙度、晶粒细化程度、随表层深度变化的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方法运用超声滚压加工技术,采用HEU-Ⅱ系列的超声滚压设备和卧式车床对AISI304不锈钢进行处理,改变静压力,其余参数不变。利用综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触针式粗糙度仪、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静压力在300~800 N时能获取较好表面质量,超过800 N后会对表面产生损伤,出现细纹。通过XRD分析,静压力越大,晶粒细化程度越高,X衍射峰的宽化程度也越小。试样表层硬化层深度和硬度随静压力增大而增加,600 N时的硬化层比200 N时增加150μm,硬度增加35%,残余应力在表面表现为压应力,随着静压力增加而增加。当静压力增大到600 N时,最大残余应力由表面转移至材料内部。结论静压力参数在一定的范围内会产生很好的加工效果,超过一定的范围则会带来不良影响,这为运用超声滚压技术加工精密工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冷轧工艺对 304不锈钢抛光表面的影响,现进行两种不同的冷轧工艺对比:普通轧制工艺和抛光料专用轧制工艺。分析两种轧制工艺中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以及研磨抛光后的表面缺陷。讨论得出通过增加冷轧工艺的轧制道次以及降低各道次压下量,表层金属在轧制过程中能完全覆盖热轧原料凹坑,减少冷轧板表面凹坑的产生,最终显著提高 304不锈钢的抛光表面质量,降低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3.
As an attempt to recycle iron scraps,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produce stainless steel clad plate by hot rolling. Iron scraps (Q195) were cold pressed into stainless steel pipe (304), and were subsequently hot rolled to produce composite clad plates at 1250 °C.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iron scraps could be compressed into solid steel and joined well with the outer stainless steel surface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bimetallic interface formed is about 273 MPa after seven pass rolling. The clad plates produced show good bending ductility. Element diffusion occurred at the interface during the hot rolling processes. The peak hardness appear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interface due to the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during the roll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得到水射流强化技术工艺参数(水压、靶距、速度、进给量)对304不锈钢表层性能指标(残余应力、硬度和粗糙度)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三维形貌仪和显微硬度计,分别测试304不锈钢水射流后表面的残余应力、粗糙度和显微硬度值。利用显著性方法分析正交试验结果,并通过多目标优化设计对不同水射流工艺参数下的强化效果进行综合性研究。结果影响304不锈钢表层性能指标的水射流工艺参数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进给量、水压、速度和靶距。经过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了304不锈钢水射流强化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水压300 MPa,靶距15 mm,速度400 mm/min,进给量0.125 mm。结论水射流工艺参数的制定主要考虑进给量和水压两者的影响,而速度和靶距对表层性能指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维氏硬度计、万能材料试验机等研究了1RK91不锈钢冷轧过程中应变诱发马氏体组织转变及时效工艺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RK91不锈钢冷轧过程中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应变诱发马氏体的形核取决于冷轧中位错的增殖与运动,受变形温度影响。材料的强度和位错密度随冷轧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大,固溶和75%冷轧后抗拉强度分别为903 MPa和1195 MPa,位错密度分别为5.75×1010 cm-2和8.84×1010 cm-2,计算得到该钢的冷加工强化系数为3.89 MPa/%。常规时效下,固溶和75%变形量的峰值硬度分别为499 HV0.2和610 HV0.2,分级时效后峰值硬度分别为513 HV0.2和639 HV0.2。随变形量的增大,常规时效处理材料峰值硬度增加,达到峰值硬度的温度降低,总体上分级时效处理后具有更高的峰值硬度和更好的抗过时效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机械滚压对304L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表面机械滚压处理(SMRT)方法,分别在室温空气中和液氮中对304L不锈钢进行处理,制备出了纳米晶表层.用OM,SEM,XRD和TEM对试样组织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通过测定试样表层到内部的硬度研究了SMRT对试样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表层形成了晶粒取向各异的纳米晶组织,晶粒尺寸与处理环境和处理次数有关.SMRT还使试样内部产生了大量的机械孪晶和内晶界,使试样发生了显著的马氏体相变.硬度显著提高并随距试样表面的距离的增加减小.SMRT与传统的表面纳米化方法相比,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和介质环境下对试样进行表面纳米化,并能形成较厚的硬化层,而且工业化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1.5 mm厚的301L不锈钢板材进行多道次冷轧试验,得到压下率分别为20%,30%,40%的板材;通过对冷轧板材的拉伸试验、金相分析、SEM分析、XRD衍射分析及硬度测试,研究冷轧压下率对301L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大,301L不锈钢中的应变诱发马氏体会逐渐增多,材料的屈服强度由789 MPa提高至1260 MPa,抗拉强度由977 MPa提高至1317 MPa,显微硬度则提高了120 HV;材料出现晶粒碎化现象,产生细晶强化;同时,由于301L不锈钢中的马氏体相变,20%压下率的301L不锈钢拉伸应变硬化指数要高于30%压下率的301L不锈钢。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冷轧薄板的典型冲压成形方式,结合冷轧不锈钢带基本成形性能与冲压性能的关系,探讨了组织、成分、冷轧工艺、表面质量等因素对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冲压性能的影响.提出冲压用冷轧奥氏体不锈钢带要适当增加Ni、Cu含量,减少δ铁素体,控制晶粒度,并对冷轧压下率、厚度精度、表面粗糙度、表面缺陷进行控制,以满足冲压要求.  相似文献   

19.
冯喜锋  奚国仙  周军  方平 《轧钢》2021,38(6):119-124
由于不锈钢热轧板带产线粗轧温度高、压下量大、轧辊咬入角大、辊面受挤压力和摩擦力更大等工况特点,原轧辊材质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介绍了热轧不锈钢板带粗轧新型高速钢轧辊的研制情况,主要介绍了其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内层材质的设计及其组织性能。该新型高速钢轧辊在国内某1 780 mm不锈钢热轧产线粗轧机组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毫米轧制量为7 000 t/mm,下机辊表面光洁,表面粗糙度为1.3~1.6 μm。  相似文献   

20.
The strip quality is affected by the shap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lusions. The investigation of inclusion deformation in rolling process is signific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clusion and guiding production. In present work, the behavior of spherical non-metallic inclusions in type 304 stainless steel strips during multi-pass cold rolling has been simulated by 3D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updating geometric method. The shape of inclusions is obtained under a variety of the inclusion sizes and positions. The inclusions elongate along rolling direction and compress along strip thickness direction, but slightly change along strip width direction. When the inclusion diameter is less than 10 μm, the inclusion scarcely deforms. As the inclusion sizes increase, the inclusion deformation gradually increases. The inclusion deformation also increases with the inclusion approaching the strip surface. As the rolling pass increases, the differences of inclusion shapes increase under various inclusion sizes and positions. The inclusion profile after cold rolling calculated by simul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by experiments.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lusion deformation and the crack genera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