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伟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108-110
为助力广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品质、扎实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城市更新定义分析出发,通过明晰其概念;界定更新项目范围及适用情况;系统梳理广州城市更新政策发展脉络及要点;深入分析广州城市更新类型及改造方式,以及不同改造主体情况下所采取的更新改造模式的要点等,得出更新改造工作应紧跟更新政策指引,结合具体更新项目类型,选择适宜的改造模式,才能顺利推进,同时,以期为广州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更新工作推进提供基础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各主要城市新城开发渐趋饱和、外延式扩张逐步收紧,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焦点正在回到旧城,因而最近10年城市更新也成为中国城市管理中一个日益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从管治的角度,对城市更新的概念和内涵做了重新审视,指出现代城市更新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重建活动,而是一个在全球化社会经济大变革背景之下地方层面发生的动态的政治过程,须从"过程、价值及体制"三大要素认识其本质特征。同时,亦尝试从宏观管治环境、管治结构、管治理念/议题、管治机制、管治效能等方面入手,建立一个初步的城市更新研究框架,作为深入理解城市更新管治体系或进行跨城市比较研究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
4.
本次专栏将通过几个项目为大家展现日本近10年来城市景观设计的变迁。东京六本木新城于2003年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回顾这10年间发生的种种变化,可以说六本木新城的确是20世纪景观设计的代表作。它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在追求享受和乐趣方面的欲望,并为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6.
7.
20世纪下半叶美国城市更新中的角色关系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心城区的更新和再开发,是美国城市应对郊区化和城市中心区衰败问题而采用的重要解决方式.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不同角色和他们之间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更新项目的内容和结果.本文首先回顾了20世纪后半叶美国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中,利益相关参与者之间关系的变迁.然后介绍美国学术界对城市更新潜在原理进行揭示的主要理论,探讨角色变化的动因及其带来的结果.最后文章通过纽黑文(New Heaven)城市中心更新和纽约时代广场改造两个案例,展现更新项目中参与者之间关系的细节.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人口增长与文化多元化等挑战日益严峻。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的风景园林学科在应对和缓解这些挑战方面,不仅已被证明可为人类提供多种福祉服务,也积极促进了多专业合作,拓展了学科内涵。为了全面确定风景园林科学研究主题拓展的国际现状及未来挑战,对2000—2020年间已发表的英文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探讨了未来挑战与风景园林学研究启示。研究结果揭示近20年来以英文为发表语言的风景园林研究在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绿色基础设施与建成环境、风景园林文化与社会福祉、景观绩效评估与规划管理、大数据与工具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解决食物与生态危机、塑造更加包容的人居环境、促进跨学科合作、增强务实教育等方面仍面临着较大挑战。未来风景园林学应在多尺度关联与系统性研究、多学科交叉合作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中心城区的更新和再开发,是美国城市应对郊区化和城市中心区衰败问题而采用的重要解决方式。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不同角色和他们之间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更新项目的内容和结果。本文首先回顾了20世纪后半叶美国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中,利益相关参与者之间关系的变迁。然后介绍美国学术界对城市更新潜在原理进行揭示的主要理论,探讨角色变化的动因及其带来的结果。最后文章通过纽黑文(New Heaven)城市中心更新和纽约时代广场改造两个案例,展现更新项目中参与者之间关系的细节。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西方规划史研究的两大学术组织,即国际城市规划史学会(IPHS)和美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史学会(SACRPH)、两大学术期刊《规划观察》(PP)和《规划史期刊》(JOPH)作为研究对象,从学术思想的角度,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并重的方法,对21世纪规划史IPHS和SACRPH年会的会议成果进行分析;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主要期刊PP和JOPH的文献外部特征及文献内部特征进定量定性分析,从侧面探寻西方规划史关注重点的演变规律。结合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现状,在组织建制、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均获得了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航空港就是城市的门户,航空港的形象,体现一座城市的面貌.新白云机场航空港有明显的中轴线布局,道路从正面进入蓝天白云之下,地平线上一组流畅有力的弧线构成的现代化航站楼展现眼前,体现出广州南大门的雄伟气派,以其鲜明的独特个性,成为21世纪广州的门户标志建筑. 相似文献
12.
14.
本文通过梳理广州城市更新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实践脉络,论述三个阶段特定与相应的决策机制,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政府、市场、居民等多个主体之间的权利、责任关系,归纳其中存在的五个范型。文章在实证回顾的基础上,思辨中国城市更新未来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城市更新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建筑修缮、城市美化、功能提升、设施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城市更新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将给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挑战。然而,建筑业转型是一个宽泛的话题。怎么转,往何处转?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同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6.
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政策利弊及原因分析——基于广州、深圳、佛山三地城市更新制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师》2016,(5)
广东省是全国存量土地更新的示范省,自2009年起,全省范围内展开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探索。在此过程中,省域范围内各地城市政府采取了差异化的更新模式和更新制度设计,市场在政策的逼仄之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新的实施效果因此产生了巨大差异。文章主要对广州的"三旧"改造效果和政策变化展开论述,并对比深圳、佛山两地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模式,讨论在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守夜人"模式及政府补贴市场模式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城市更新中对城市空间发展、城市整体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交通便利、技术成熟,这就是高架桥之所以兴起的原因。但对于老城区建高架桥这种简单机械的解决城市交通的方法,注定是后患无穷的。简单地以现在的眼光来否定过去的努力,自然是不客观的。但是这也不等于说,我们不应该反思。简单机械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如借鉴中医的辨证施治。城市的交通就如人体的血管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不能管单的理解为提供高架路这样一些供给方面去,同时还要控制他的负面性。考虑到整个城市的利益.同时要兼顾到市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