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合成纤维工业》2016,(6):16-19
以聚丙烯腈(PAN)为原料,以聚乙二醇(PEG)为造孔剂,通过静电纺丝制成PAN/PEG复合纳米纤维,再经水洗去除纤维中的PEG成分制备出PAN多孔纳米纤维。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孔径测定仪、分光光度计分别对PAN多孔纳米纤维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及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PEG复合纳米纤维中两组分呈微观相分离状态,通过水洗可去除PEG组分制得PAN多孔纳米纤维;PAN多孔纳米纤维的直径随PEG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小,而比表面积、孔体积以及吸附能力随PEG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合成纤维工业》2016,(5):28-32
以聚丙烯腈(PAN)为碳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造孔剂,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PAN/PVP复合纳米纤维,经水洗处理以及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制备出PAN基多孔碳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碳化前后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比表面和孔径分布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对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氧化和碳化处理过程中PAN基多孔纳米纤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碳碳键的环状结构;随着PVP含量的增加,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比电容增大;当加入PVP的质量分数为20%时,PAN基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可以达到216.684 m2/g和0.102 m3/g,扫描速率为5 m V/s的条件下其比电容可达154.36 F/g,电极电阻为3.64Ω。  相似文献   

3.
梅建庭 《炭素》2001,(2):9-11
以聚丙烯腈预氧毡为原料,使用水为活化剂制得活性炭纤维。20℃时,考察了活性炭纤维对碘、苯酚和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并与颗粒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的吸附能力比颗粒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吸附速率快2~5倍,表面分析表明:活性炭纤维表面含有许多种官能团。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合成纤维工业》2017,(6):28-32
采用两步法将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到聚丙烯腈(PAN)纤维上制备胺基螯合纤维即PEI-PAN纤维,研究了该纤维对水中Cu~(2+)的吸附性能,并对纤维的力学性能、元素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胺基化反应的接枝率和反应程度分别为8.72%和10.0%;纤维的力学性能在水解后下降,而在胺基化后会提升;在p H值为4~5、Cu~(2+)浓度为0~400 mg/L时,Langmuir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PEI-PAN纤维对Cu~(2+)的吸附过程,饱和吸附量为327.7 mg/g;Cu~(2+)浓度为5.0 mg/L(工业废水超标10倍)和3.0 mg/L(生活饮用水超标3倍)时,PEI-PAN纤维对的吸附量分别为74.4 mg/g和48.8 mg/g;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PEI-PAN纤维对Cu~(2+)的吸附速率曲线,半饱和吸附时间为190 s;使用1.5 mol/L HCl溶液洗脱、1.0 mol/L氨水再生,再生18次后PEI-PAN纤维对Cu~(2+)的吸附量为初始吸附量的97.5%。  相似文献   

5.
以聚丙烯腈(PAN)和β-环糊精(β-CD)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出不同β-CD含量的PAN/β-CD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孔径及比表面积测定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比表面积以及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β-CD复合纳米纤维膜中,β-CD和PAN之间为简单的物理共混,β-CD保留了空腔结构;随着β-CD含量的增加,PAN/β-CD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直径增加,比表面积减小,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增加;当β-CD相对PAN质量分数为40%时,PAN/β-CD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纤维直径粗细均匀,比表面积较小,为9.652 m2/g,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较大,为97.48%。  相似文献   

6.
7.
PAN/MWNTs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功能化处理后与PAN进行共混,采用湿法成型技术制备出了PAN/MWNT复合纤维。采用TEM、FTIR、SEM及DMA对酸化后NWNTs和PAN/NWNT复合纤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酸化后碳管表面产生羧基和羟基等官能团等基团,可以增加NWNTs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NWNTs在PAN基体种分散均匀,添加纳米碳管后PAN纤维的储存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PAN基活性炭纤维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综述聚丙烯腈(PAN)基活性炭纤维(ACF)的基本性能、应用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9.
多孔壳聚糖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学宝  林丹  王贤亲  张园  叶发青 《广州化工》2010,38(6):128-129,149
以琼胶固体颗粒为致孔剂,通过热致相转移法制备了的多孔壳聚糖膜,并通过FT-IR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也考察了其对有机染料二甲苯蓝FF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以琼胶作为制孔剂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多孔壳聚糖膜,在吸附有机染料方面,多孔壳聚糖膜PCS-2对二甲苯蓝FF的吸附量是壳聚糖膜的1.3倍。另外,作为对比,本文也制备和表征了琼胶-壳聚糖共混薄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了具有不同比表面积的PAN基活性炭纤维,并对其孔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PAN基活性炭纤维孔结构以直径小于10A的微孔为主,孔径分布窄,D-R,D-A方程对其有良好的适用性。H-K法分析结果与D-R,D-A方程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次氯酸钠溶液的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研究了温度、有效氯含量、含盐量等因素对次氯酸钠溶液氧化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常温常压下,漂水氧化还原电位主要受pH值控制,随着pH值的降低而升高;在pH值不变的情况下,漂水氧化还原电位与有效氯含量呈二次函数关系;漂水的稳定性与温度、pH值有很大的关系,在高温或低pH值的情况下极易分解,提高含盐量对提高其稳定性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具有多孔结构的壳聚糖基水处理吸附剂,以亚甲基蓝分子作为模型污染物,评价了其吸附性能。研究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初始浓度、离子强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亚甲基蓝的工艺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吸附工艺条件为:pH为10,吸附剂用量为2 g/L,初始浓度为200 mg/L,吸附时间为48 h,此时单位吸附量可以达到95.7 mg/g,去除率可以达到96.0%。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基多孔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与解吸附研究表明,制备的壳聚糖基多孔吸附剂具有很好的循环利用能力。因此,制备的壳聚糖基多孔吸附剂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吸附剂,其在废水处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将苯胺与聚丙烯腈(PAN)纤维接枝聚合,第一次采用5-磺基水杨酸(SSA)掺杂制得PAN/聚苯胺(PANI)复合纤维,再以盐酸(HCl)第二次掺杂制得PAN/PANI复合纤维;研究了第二次掺杂的反应条件及PAN/PANI复合纤维的抗静电性能。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PAN/PANI复合纤维中有PANI存在;HCl第二次掺杂最佳条件为HCl浓度2 mol/L,反应温度0℃,反应时间6 h,PAN/PANI复合纤维的比电阻约2 kΩ.cm;第二次用HCl掺杂的复合纤维的抗静电性能比第一次用SSA掺杂的抗静电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丙烯酸对腈纶的吸湿改性。探讨丙烯酸共聚物的水溶性随丙烯酸-丙烯腈的共聚比而变化的规律,丙烯酸含量对改性腈纶的力学性能,回潮率和保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丙烯酸-丙烯腈投料比为1:5.7的共聚物溶液和常规腈纶纺丝原液共混纺丝,在纤维中引入质量分数2.5%的丙烯酸时,制得的高吸湿腈纶强度为1.9cN/dtex,伸长40%,回潮率和保水率分别为7.0%和20.8%。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沸水收缩率、声速取向、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单丝强度等手段对国产6D扁平高收缩腈纶的结晶结构、取向度、力学性能和热收缩性能进行表征分析,深入了解扁平高收缩性腈纶收缩时内部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扁平高收缩腈纶的热收缩行为主要是由纤维中非晶区结构的解取向造成的,收缩主要发生在80~100℃范围。结构中的晶区取向度对纤维的沸水收缩率贡献不大,所以提高非晶区取向度和降低结晶度是进一步提高收缩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前言 本标准表1中的A指标、第7章、第8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是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及国内生产和使用实际需要而制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化学工业标准HG/T 2498-1993<次氯酸钠溶液>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7.
前 言本标准表 1中的A指标、第 7章、第 8章为强制性 ,其余为推荐性。本标准是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及国内生产和使用实际需要而制定。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化学工业标准HG/T 2 4 98- 1 993《次氯酸钠溶液》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 (SAC/TC 63/SC 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锦西化工研究院、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沛云、胡立明、魏静、李富荣。本标准解释权归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 (SAC/TC 63/SC 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次氯酸钠…  相似文献   

18.
对硫氢酸钠湿法二步法腈纶进行增白,探讨了主要增白工艺条件对增白效果的影响。认为低线密度纤维增白效果较好。另外,生产中增白母液喷淋量控制在15~20m~3/h,浓度0.8%~1.5%,增白前纤维黄度控制小于8,增白剂用量小于0.5%,增白时间5s,所得纤维的增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high‐density‐polyethylene (HDPE) and linear‐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 films is promoted by 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s using two different processes (I and II). Such an oxidation system introduces limited amounts of carbonyl–carboxyl and hydroxyl groups onto the surface of hydrocarbon polymers. FTIR, XPS, and SEM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fficiency of the oxidation. The hydrophilicity of the studied surfaces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sessile drop technique and the Wilhelmy plate and a plausible oxida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0: 1184–1197, 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