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摘要】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压迫引起髂静脉狭窄支架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诊治的14例罹患恶性肿瘤伴下肢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下肢深静脉造影证实存在髂静脉受压狭窄,并行髂静脉支架成形治疗。结果 14例患者成功植入15枚外周血管支架,其中1例患者因狭窄段较长而植入2枚支架。治疗后2 ~ 3 d所有患肢肿胀明显消退。随访1年,2例治疗后1个月症状复发,1例为支架上端再狭窄,再次支架治疗后症状缓解,另1例为淋巴性水肿,余12例临床效果满意。治疗后6个月所有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支架段管径7 ~ 11 mm,血流通畅。随访过程中未见支架内血栓形成、断裂和抗凝相关出血。结论 恶性肿瘤压迫引起髂静脉狭窄的支架治疗能有效重建静脉回流通道、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患肢肿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摘要】 目的 探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肾盏置入输尿管支架在恶性肿瘤所致输尿管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4月因恶性肿瘤导致输尿管狭窄伴肾积水40例患者、45条输尿管狭窄。应用C臂CT成像技术,经皮肾穿刺肾盏,在导管导丝的辅助下植入输尿管支架,解除输尿管梗阻。其中30例在输尿管镜或膀胱镜下植入输尿管支架操作失败并采取DSA引导下植入支架;10例直接行DSA引导下植入支架。35例为单侧输尿管狭窄,5例为双侧狭窄,共45条输尿管受累。分析DSA引导下顺行植入输尿管支架的优势。结果 45条受累输尿管中42条输尿管例植入输尿管支架取得成功,3条因导管导丝未能通过狭窄段未能置入,于患侧留置外引流管缓解肾盂积水。结论 对于恶性肿瘤所致输尿管狭窄患者,DSA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植入输尿管支架的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支架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15例,肾动脉狭窄病变血管15支(13例,89%),闭塞病变血管2支(11%)并肾功能衰竭.其中,双侧肾动脉受累2例.狭窄病例中,治疗前狭窄程度为60%~90%.共植入支架16枚.术后观察患者状况及血管造影随访结果.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6~15个月,显示临床治愈4例(26%),改善9例(60%),无效2例(13%),临床总有效率86%.收缩压由术前平均(27.12±3.09)kPa降至术后随访平均(18.62±3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干预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DSA证实颈动脉狭窄程度≥70%)。所有患者接受CAS术干预治疗,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CAS术前、术后3、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CAS术操作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自体对照显示,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MoCA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术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度颈动脉狭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对延缓和阻止认知功能障发展为痴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自1996年1月至2000年9月1 025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中,101例因胸痛复发或由于医生动员而行冠脉造影随访,记录这些患者的冠心病易患因素,对病变狭窄程度及长度用QCA测定,以支架植入节段内径≥50%为再狭窄。结果 101例患者共122处病变植入支架,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52例(62处病变)。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再狭窄与血浆胆固醇,Lp(a),尿酸浓度、术前狭窄程度、术后残余狭窄呈正相关,其比数比(OR)分别为1.21、1.94、1.13、1.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术在治疗大气道狭窄中的相关技术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大气道支架植入术,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各种大气道支架的优缺点及其选择;术中的麻醉支持和指征监测对患者安全的意义;支架术的并发症及其预防.结果在静脉麻醉和黏膜表面麻醉的支持下,19个Wallstent成功缓解了共19处气管、主支气管、中间支气管狭窄.包括肿瘤性15例、结核性3例、气管软化1例.静脉麻醉支持和生命指征监测使气道支架术过程更安全、操作更精细.Wallstent和Ultraflex是目前气道支架比较理想的选择.正确选择支架、术中精  相似文献   

10.
11.
【摘要】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收治25例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DSA证实26支责任血管,临床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例,症状性脑卒中18例。对25例患者进行了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治疗,并于 1、6、12个月随访临床症状及支架情况,了解有无再狭窄。结果 支架植入后,25例患者的动脉狭窄程度从治疗前的76.9%(50% ~ 98%)下降至5.2%(0 ~ 30%),残余狭窄率为3% ~ 25%,远端血供良好。除1例患者支架植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和1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下行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手术成功率较高,再狭窄率低,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7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腔内成形术。结果27例患者中,24例成功置入冠脉支架,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狭窄程度为(8±4)%,较术前(80±19)%改善明显。2例因支架置入困难改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平均随访18个月。25例患者术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均未发生。无责任血管区新发脑梗死。1例支架置入后3h发生再灌注性脑出血。1例支架脱落后于颈内动脉虹吸部,后用抓捕器取出。1例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发生再狭窄。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比较单纯药物治疗及药物联合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疗效。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将34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 ≥ 70%的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药物组)18例和药物联合支架治疗组(支架组)16例,并进行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终点事件为狭窄动脉供血区出现脑卒中。结果 支架组与药物组均无出血性脑卒中发生。随访期内,药物组18例中发生狭窄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再发脑梗死5例(27.78%),3例发生大脑中动脉闭塞(16.67%,其中2例为无症状性闭塞),支架组未发生支架侧脑梗死,12个月时复查DSA无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支架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低于药物组(P < 0.05)。结论 选择性的支架治疗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可能较单纯药物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初步评价支架治疗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检出16枚颅内动脉瘤。其中位于颈内动脉分叉部的11枚动脉瘤均为宽颈动脉瘤,动脉瘤直径2.5 ~ 18 mm。所有患者采用不同类型支架及支架技术治疗,并于术后1、3、6、12 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中采用不同类型支架11枚,其中球扩支架1枚,自膨胀支架10枚。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Ⅰ级4枚,Ⅱ级2枚,Ⅲ级5枚。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0 ~ 1分11例。11例患者随访1 ~ 108个月,均病情稳定,无新发的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随访7例,随访时间1 ~ 48个月,动脉瘤不显影4例,改善2例,稳定1例。结论   对于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支架治疗技术可行,且安全有效,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姚晔  王巍  李琼  张文龙  王嵩 《工业加热》2016,(10):839-842
【摘要】 目的 分析评价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近中期疗效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55例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CAS术前危险因素(既往脑缺血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等)与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近中期疗效的联系。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为平均(2.58±0.68)分,术后出院时66.7%患者(170/255)为平均(1.98±0.30)分(P<0.001),术后3个月78.8%患者(201/255)为平均(1.67±0.53)分(P<0.001),术后12个月98.8%患者(252/255)为平均(1.84±0.38)分(P<0.001)。术后出现脑梗死7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8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8例,既往脑梗死史、糖尿病且控制不佳、冠心病、未戒烟、高血压且控制不佳是危险因素;术后3个月发生TIA 13例,支架内再狭窄3例,既往脑梗死史及高脂血症是危险因素;术后12个月发生脑梗死10例,TIA 10例,支架内再狭窄5例,既往脑梗死史、吸烟史、高脂血症且控制不佳是危险因素。结论 CAS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高,既往脑缺血史、高血压史及高脂血症是危险因素,术前需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及闭塞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收集18例接受支架成形治疗的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双上肢收缩压差 ≥ 20 mmHg。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17例,无症状性狭窄1例。狭窄病变15例,狭窄程度均 ≥ 70%,闭塞病变3例(均在左侧)。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2例闭塞病变采取股动脉入路开通,1例闭塞病变采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联合入路开通。术后平均病变狭窄程度从术前的85.6%降至5.6%。围手术期内无脑卒中及死亡并发症。所有症状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平均随访8个月,1例症状性再狭窄,余无症状复发。结论 介入治疗闭塞性锁骨下动脉病变可行并安全。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