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颅外段起始部急性闭塞的不同开通策略及其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例颈内动脉起始段急性闭塞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微导管+微导丝、小球囊+微导丝、多功能管+超滑导丝)开通闭塞段,对开通策略制定、手术器械选择及其开通效果进行初步评估。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段血管,发生远端栓塞事件2例。术后90 d随访均恢复良好,无明显后遗症状。结论 对于颈内动脉急性闭塞,手术策略上既要提高开通成功率,尽量缩短开通时间,更要兼顾手术安全。微导管、导丝配合通过病变方法应作为首选,但在特殊条件下其它开通方式可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在颈内动脉闭塞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例患者CTA明确颈内动脉闭塞,脑灌注成像见低灌注区与缺血相关症状符合,在IVUS导引下接受PTA治疗。采用微导丝及微导管同轴技术通过闭塞段,IVUS确认位于真腔内,微导管造影确认闭塞远端血管通畅,调整后放置栓塞保护器;IVUS测评斑块及管腔情况,球囊预扩张后再次测评;血管内恢复正向血流后通过IVUS虚拟组织学序列分析斑块稳定性,斑块纤维帽稳定且管腔狭窄率<40%仅作单纯球囊扩张治疗。结果 单纯球囊扩张治疗后闭塞血管再通,恢复正向血流。IVUS全程检测狭窄段斑块纤维帽稳定,管腔狭窄率<40%,脑灌注成像显示低灌注状态明显改善。结论 IVUS技术在PTA治疗颈内动脉闭塞中起重要导引作用,可增加再通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价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末端T形闭塞的血管再通率和临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12例急性颈内动脉末端T形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治疗后血流分级评定血管再通,TICI分级3级为完全再通,2a/2b级为部分再通,0/1级为再通失败。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定术后3个月临床预后,0~3分为预后良好,4~5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术后血管内机械再通成功率为83.3%(10/12)。术后5例患者TICI 3级,2例2b级,3例2a级,2例0级。术后3个月患者预后良好率为50%(6/12),预后不良率为25%(3/12),病死率为25%(3/12)。完全再通5例中围手术期无取栓相关并发症,其中3例预后良好,2例预后不良;部分再通5例中2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脑出血,其中3例随访预后良好;再通失败2例中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随访预后不良。结论 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末端T形闭塞可达到较高的血管再通率,改善临床预后,但仍有较高预后不良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5.
6.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窦开通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伴静脉窦闭塞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 9 月至 2015 年5月收治的3例DAVF伴静脉窦闭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例患者经单纯开通静脉窦后治愈DAVF,2例患者经机械性开通联合球囊扩张恢复静脉窦主干通畅后症状明显好转;均未出现介入治疗并发症。结论 部分DAVF伴静脉窦闭塞患者静脉窦开通后正常脑静脉回流通畅,横窦、乙状窦周围DAVF瘘口能达到彻底、永久闭合。静脉窦开通恢复有效血流动力学是治疗DAVF伴静脉窦闭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足背-足底(TDP)或足底-足背(TPD)动脉环逆行腔内血管成形术与常规顺行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接受常规顺行血管成形术的96例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112条患肢,其中27条顺行手术失败患肢接受经TDP或TPD动脉环逆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根据手术前踝-臂指数(ABI)、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后血流评分(TIMI评分)及足背或足底动脉搏动评分,评价比较顺行血管成形术治疗成功组(常规组,71例患者85条患肢)和经TDP或TPD动脉环逆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成功组(逆行组,20例患者22条患肢)术后肢体挽救率及靶血管通畅率。结果 逆行组和常规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5.9%和74%(P>0.05),ABI分别由术前0.55±0.21和0.56±0.14改善为术后0.93±0.19和0.89±0.18(P>0.05);逆行组和常规组TIMI评分分别由术前0.1±0.5和0.8±0.8改善为术后2.5±0.6和1.8±0.8(P<0.000 1),逆行组患者远侧足部组织获得更好血流灌注。逆行组和常规组术后12、24个月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3.6%(14/22)、45.5%(10/22)和52.9%(45/85)、37.6%(32/85)(P>0.05)。术后24个月Kaplan- Meier 生存分析曲线评价显示逆行组和常规组肢体挽救率分别为95.5%和96.5%(P>0.05)。结论 与常规顺行血管成形术相比,经TDP或TPD动脉环逆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可获得更好的即刻血流改善情况以及相似的ABI改善情况、一期通畅率及肢体挽救率,可作为顺行血管成形术失败后的有效替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初步评价支架治疗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1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检出16枚颅内动脉瘤。其中位于颈内动脉分叉部的11枚动脉瘤均为宽颈动脉瘤,动脉瘤直径2.5 ~ 18 mm。所有患者采用不同类型支架及支架技术治疗,并于术后1、3、6、12 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中采用不同类型支架11枚,其中球扩支架1枚,自膨胀支架10枚。动脉瘤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Ⅰ级4枚,Ⅱ级2枚,Ⅲ级5枚。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0 ~ 1分11例。11例患者随访1 ~ 108个月,均病情稳定,无新发的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随访7例,随访时间1 ~ 48个月,动脉瘤不显影4例,改善2例,稳定1例。结论   对于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支架治疗技术可行,且安全有效,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及闭塞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收集18例接受支架成形治疗的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患者。所有患者双上肢收缩压差 ≥ 20 mmHg。症状性锁骨下动脉狭窄17例,无症状性狭窄1例。狭窄病变15例,狭窄程度均 ≥ 70%,闭塞病变3例(均在左侧)。结果 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2例闭塞病变采取股动脉入路开通,1例闭塞病变采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联合入路开通。术后平均病变狭窄程度从术前的85.6%降至5.6%。围手术期内无脑卒中及死亡并发症。所有症状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平均随访8个月,1例症状性再狭窄,余无症状复发。结论 介入治疗闭塞性锁骨下动脉病变可行并安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估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同济医院采用血管内再通治疗的15例亚急性和慢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再通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15例患者中13例(86.7%)成功再通。术中发生末梢栓塞事件7例(症状性3例,无症状性4例),血管夹层1例,术后出现支架取栓相关脑出血1例。术后所有患者均存活,未发生高灌注综合征。出院时13例成功再通患者中12例症状好转,1例无明显改善;2例再通失败患者中1例症状恶化,1例无明显改善。术后13例获血管造影随访平均5.8个月,1例并发夹层再通失败患者病变段再闭塞,12例成功再通患者中1例支架内再狭窄,其余11例均无血流动力学意义上再狭窄。14例获临床随访平均5.6个月,12例成功再通患者中除1例支架内狭窄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外,均无再发卒中及TIA,90 d 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示功能良好;2例再通失败患者90 d mRS评分示功能恶化。结论 严格筛选患者基础上采取血管内开通术治疗非急性期颅内大动脉闭塞是可行、安全的,近期内能改善患者脑缺血症状,降低卒中再发率,但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中球囊闭塞试验的重要性以及护理配合的经验。方法对12例采用弹簧圈闭塞颈内动脉方法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等。结果经过介入治疗及系统的护理,12例患者术后无病情加重及死亡,患者平均观察9d后出院。随访4~12个月,其中7例未见不适,4例复查动脉瘤消失,1例患者有不适,DSA复查未见异常。结论对行弹簧圈闭塞颈内动脉方法治疗动脉瘤的患者,介入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的监护、并发症预防及规范的护理程序等均是保证手术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行血管内介入诊疗的MSCTA影像资料,总结这些资料在该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SCTA检查均能获得明确诊断。通过多平面重建测量42例84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的面积狭窄百分率,其中面积狭窄百分比≤50%者15支,狭窄程度在50%~70%者17支,>70%者30支,闭塞者4支,单侧正常者18例。MSCT重建技术能显示斑块及狭窄管腔内部形态。结论MSCTA可直观地显示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在颈内动脉起始部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联合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慢性颈内动脉闭塞病变的初步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23例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颈内动脉完全闭塞。CEA联合CAS术后严格随访,影像学检查评估重建血管再狭窄率、再次脑卒中率、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初步分析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颈内动脉闭塞开通成功18例。随访期复查造影显示再狭窄率为16.7%(3/18),再次脑卒中率较低为11.1%(2/18),总体mRS评分和NIHSS评分显著下降。结论 复合手术作为颈内动脉闭塞治疗的新兴术【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颈内动脉闭塞; 复合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截取一侧颈总动脉节段与另一侧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建立颅底段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对8只成年家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玻璃管制成"S"形,一侧颈总动脉(CCA)作为母体动脉,截取另一侧颈总动脉节段穿过玻璃管模型与对侧CCA端端吻合.2周后作血管造影(CTA/DSA)证实模型内血流通畅.结果 8只犬均成功地建成颅底段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结论应用犬一侧颈总动脉节段与另一侧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建立颅底段颈内动脉(虹吸段)血管模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慢性下肢缺血通过髂-股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15例患者经多排螺旋CT下肢血管造影证实为动脉硬化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行经皮腔内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通过术后血管造影及临床症状改善等来评价治疗效果。PTA术后病变段血管残余狭窄<30%被认为技术成功;按照Fontaine分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1级或1级以上被认为临床成功。结果经同侧逆行PTA及支架植入术5例,共计6段同侧髂动脉血管,包括植入髂动脉支架3枚、3段髂动脉行PTA术;跨主动脉对侧髂-股动脉PTA及支架植入术10例,共计20支病变血管,包括植入髂动脉支架5枚、股浅动脉支架5枚、10支股动脉行PTA术。髂股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重复血管造影证实所有病变段血管血流明显改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血管夹层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临床随访2~24个月,平均11.9个月,术前及术后6个月踝臂指数测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4,P<0.01)。术后6个月Fontaine分型提高1、2和3级的患者分别有7、5和3例,所有患者均未施行截肢(趾)术,随访期间临床有效率为100%。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髂-股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早改善下肢外周动脉病患者的血运状况,为中长期保肢提供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评价256层螺旋CT三维成像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经超声诊断PDA患儿,随机分为术中造影组(A组)和CT导引组(B组),每组20例。A组根据术中造影显示作PDA封堵,B组根据CT检查结果指导PDA封堵。术中心脏超声监测,评价疗效。结果 B组PDA三维成像形态与A组术中造影PDA形态高度一致, PDA最窄内径分别为(3.88±1.59) mm和(3.63±1.41) mm,长度分别为(6.10±1.06) mm和(6.82±0.74) m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7.33±5.81) min和(34.30±9.11) min,术中接受X线辐射剂量分别为(33.93±11.00) mGy和(66.40±9.77) mGy,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但B组术前CT检查所接受辐射剂量为(119.79±29.45) mGy,累加术中剂量后总剂量较A组显著增高。结论 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成像可替代术中造影,准确获取PDA患儿解剖影像资料,指导介入封堵手术,同时有效减少穿刺动脉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但辐射剂量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铭义  王峰 《工业加热》2011,(11):915-919
【摘要】   对于目前临床常用的脑灌注成像检查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脑灌注成像在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术术前筛选、术后评估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