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小直径旋磨头行冠状动脉(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冠脉重度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4月收治12例冠脉重度钙化病变患者,行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分析冠脉斑块旋磨特征、血管造影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随访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12例患者16处病变均成功行冠脉斑块旋磨术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均为C型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术后冠脉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2.7% ± 7.6%降到术后的35.2% ± 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植入22枚药物洗脱支架。血管造影成功率为100%(16/16)。使用的旋磨头直径与血管直径比值为0.50 ± 0.02,其中93.8%(15/16)病变旋磨头直径 ≤ 1.50 mm。手术成功率为91.7%(11/12)。术中1例(8.3%)出现慢血流、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术中未发生急性血管闭塞、冠脉穿孔、夹层、死亡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病例。所有患者随访(7.1 ± 2.5)个月,无再发心绞痛,未见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 应用小直径旋磨头行冠脉斑块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冠脉严重钙化病变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对比药物洗脱球囊(DEB)和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支架植入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月至 2014 年12月收治的76例支架植入后ISR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紫杉醇DEB组(n=32)和紫杉醇DES组(n=44)。收集一般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记录术后1年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血运重建、靶血管血运重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DEB组和DES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良好均衡性(P>0.05)。ISR发生在前降支较多(DEB组43.75%,DES组47.73%)。两组ISR靶血管类型类似(P>0.05)。两组裸金属支架(BMS)和DES植入术后ISR类型、ISR病变类型、再狭窄支架特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显示,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血管血运重建、靶病变血运重建及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无事件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B治疗BMS或DES植入术后ISR安全可行,疗效不低于DES治疗。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ABI)在冠状动脉严重钙化旋磨治疗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旋磨(CRA)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按ABI检查结果分为ABI正常组(0.9 ≤ ABI ≤ 1.4)96例和ABI降低组(ABI < 0.9)53例,分析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及CRA治疗资料。结果 ABI降低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ABI正常组;ABI降低组使用平均旋磨头个数、预扩球囊数、后扩球囊数、旋磨血管并发症高于ABI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与ABI正常组相比,ABI降低组的冠状动脉血管腔狭窄程度重,行CRA时,旋磨头、预扩张球囊、后扩张球囊等耗材数量及旋磨血管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评价Enterprise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sICAS患者临床数据,分析患者基础参数、靶病变特点、技术成功率、围术期安全性和随访结果。结果共纳入sICAS患者27例(28处病变),植入Enterprise支架28枚。术前病变平均狭窄度为(75.7±6.7)%,术后平均残存狭窄度为(23.2±16.6)%,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发生穿支事件并发症2例,未发生出血事件、动脉夹层、支架内血栓形成、高灌注综合征和心血管事件。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0.8±9.1)个月,发现3处支架内再狭窄(ISR)(≥50%,但无靶病变相关症状), ISR发生率为10.7%。未发生责任血管新发脑卒中、出血事件和死亡。结论 球囊扩张后Enterprise支架植入治疗sICAS技术可行、安全有效,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结果良好,期待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分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探讨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植入后ISR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入选400例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植入患者,根据冠状动脉复查造影结果分为ISR组和无ISR组。术前及复查造影时检测血浆ox- LDL、Hcy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ISR相关临床参数、血管造影特征及手术相关因素。结果 ISR组48例,无ISR组352例,临床ISR发生率为13.6%。与无ISR组比较,ISR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冠状动脉复查造影时血浆ox- LDL、Hcy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高血压病、伴糖尿病、Hcy、ox- LDL、服用他汀类药物、吸烟、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参考血管直径、术前血管狭窄程度、植入支架直径、植入支架长度为ISR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植入后ISR并不少见。伴高血压、伴糖尿病、Hcy、ox- LDL、吸烟、冠状动脉开口病变、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术前血管狭窄程度、参考血管直径、植入支架直径、植入支架长度为ISR独立相关因素。长期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ISR风险。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以单纯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病变段,观察远期靶血管管腔面积,从而证实DCB在ISR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例符合DCB适应证ISR患者,按照标准流程在充分预扩张基础上予以紫杉醇DCB扩张病变段,不植入支架。术后即刻及术后9个月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测患者最小管腔横截面积(MLA)、支架横截面积(SA)和血管内膜增生状况。结果 4例患者单纯紫杉醇DCB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靶血管扩张段无夹层,无明显残余狭窄。术后9个月造影显示所有患者靶血管扩张段管腔通畅,病变段未见明显再狭窄,TIMI血流3级;血管内超声检测显示MLA均较术后即刻显著增加,SA呈增加趋势,内膜增生呈抑制趋势。结论 单纯DCB扩张ISR病变可增加远期管腔面积,避免二次支架植入,降低再次ISR风险,并通过局部释放紫杉醇作用于管壁,抑制内膜过度增生。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治疗的连续258例雷帕霉素DES植入术后至少1年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确诊为ISR患者(ISR组)和同期262例年龄和性别匹配但无ISR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生化指标、术后用药、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DES植入治疗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与ISR相关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SR组患者既往心肌梗死史、糖尿病和吸烟多见,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载脂蛋白B水平显著增高,但LVEF减低(P 均<0.05)。尽管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数和支架植入部位无显著差异,但ISR组支架直径较小、长度较长,分叉病变多见(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心肌梗死史、糖尿病、吸烟、hs- CRP、LDL- C、支架长度是ISR独立危险因素,而支架直径、LVEF与ISR呈负相关。结论 雷帕霉素DES植入术后ISR发生与多个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或介入因素相关,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改善左心室功能,对预防ISR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小血管、长支架和分叉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球囊(DEB)对糖尿病伴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支架内再狭窄(ISR)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 方法 入选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119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ISR病变患者,根据病变情况随机予以DEB治疗(n=60)或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n=59)。术后12个月复查靶病变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MLD)及术后12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MLD较术前均显著提高,DEB组术后即刻MLD(2.64±0.07) mm小于DES组(2.83±0.05) mm(P=0.032),术后12个月差异[(2.75±0.03) mm对(2.78±0.08) mm]无统计学意义(P=0.353)。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 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MACE生存Kaplan Meier曲线具可比性(P=0.552)。 结论 DEB治疗糖尿病伴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ISR病变安全可行,疗效不低于DES。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自1996年1月至2000年9月1 025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中,101例因胸痛复发或由于医生动员而行冠脉造影随访,记录这些患者的冠心病易患因素,对病变狭窄程度及长度用QCA测定,以支架植入节段内径≥50%为再狭窄。结果 101例患者共122处病变植入支架,造影显示支架内再狭窄52例(62处病变)。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再狭窄与血浆胆固醇,Lp(a),尿酸浓度、术前狭窄程度、术后残余狭窄呈正相关,其比数比(OR)分别为1.21、1.94、1.13、1.0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比TAP(T and small Protrusion)技术与单支架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短期疗效。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TAP组及单支架组,所有患者主支血管直径均 ≥ 2.5 mm,分支血管直径 ≥ 2.0 mm。TAP组采取边支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TAP技术),单支架组边支球囊扩张,不植入支架。检测手术局部麻醉后、术后1、24和72 h C-反应蛋白(CRP)及脑钠肽(BNP)的水平,并记录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两组的短期疗效比较,TAP组的心绞痛及MACE发生率明显减少(P < 0.05);TAP术后24、72 h的CRP及BNP组明显低于单支架组(P < 0.05)。结论 TAP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短期疗效优于单支架技术,且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