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芴基胺基二甲基钛配合物1b{[t-BuNSiMe_2(2,7-t-Bu_2Flu)]TiMe_2}和2{[(1-Adamantyl)NSiMe_2(2,7-t-Bu_2Flu)]TiMe_2},在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的活化下,催化乙烯的均聚反应。结果表明:胺基上的取代基金刚烷相比于叔丁基,可以提高聚合活性并有利于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合成;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聚合物的产量及相对分子质量,但过长的反应时间会使聚合体系出现团聚现象,降低聚合活性。  相似文献   

2.
黄贵秋 《化学试剂》2013,35(5):451-454
采用异辛醇(IOOH)萃取合成了VO2Cl.3IOOH配合物,在Et3Al2Cl3的活化下,常压下催化乙烯/1-己烯的共聚合,活性达58.5 kg/(mol V.h),产品中1-己烯含量为1 mol%~13 mol%,以乙烯单元所隔离的孤立的形式而存在,相应聚合物熔点(Tm)为68~116℃,低于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而储能模量和复合粘度均高于纯线性高密度聚乙烯。钒配合物的结构用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IR)测定,聚合产物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核磁共振波谱分析(13CNMR)测定,粘弹性用流变仪测定。  相似文献   

3.
利用FT-IR、XRD分别对实验室合成的苯乙烯/1-十二烯共聚物的近程结构、凝聚态结构进行了表征,用乌式黏度计对共聚物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测定,通过室内环道装置对共聚物的减阻性能进行了评价,并与1-辛烯/1-十二烯共聚物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苯乙烯/1-十二烯共聚物聚合较完全,转化率较高,符合该共聚物IR的基本特征,苯乙烯/1-十二烯共聚物的结晶度高于1-辛烯/1-十二烯共聚物的结晶度,经乌式黏度计测定,共聚物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均已达到106.在相同的加剂浓度下,和1-辛烯/1-十二烯共聚物相比,苯乙烯/1-十二烯共聚物的减阻性能较差,引入少量苯乙烯的共聚物抗管壁的剪切性能也未能得到提高.因此,在聚合过程中应考虑加入不同侧链的α-烯烃进行共聚,从改善聚合物的柔性和非结晶性出发,合成油溶性和减阻效果较好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4.
选用芴环上带有不同取代基配合物1{[t-Bu NHSi Me2Flu]Ti Me2}、2{t-Bu NSi Me2(2,7-di-t-Bu Flu)Ti Me2}、3{[Me2Si(C29H37)(NtBu)]Ti Me2}的Cs-对称芴基氨基二甲基钛络合物,在修饰甲基铝氧烷活化下,进行乙烯常压聚合,研究了取代基对聚合活性和聚乙烯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Bu基团的引入,催化剂的聚合活性显著提高,同时聚合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加。相当于芴环的2、3、6、7位引入t-Bu基的配合物3的乙烯聚合活性达到2085 kg-PE/(mol-Ti·h),得到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81万的聚乙烯。  相似文献   

5.
选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作表面改性剂,将其溶解在二甲苯中,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进行萃取,然后经过多级热拉伸制得改性UHMWPE纤维。对冻胶纤维的萃取动力学、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表面粘结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改性剂后,冻胶纤维的萃取除油速率变慢;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强度大大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治峰 《辽宁化工》2005,34(6):249-252
介绍了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制备直链烷基苯(LAB)的国内生产近况,讨论了固体酸催化剂催化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研究情况,分析了离子液体催化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苯与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研发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合成的"软段"吡啶胺基铪配合物和"硬段"水杨醛亚胺锆配合物,在二乙基锌链转移剂作用下制备了窄分子量分布的乙烯/1-辛烯嵌段烯烃共聚物.结果表明,链穿梭聚合的活性(以铪催化剂计)能够达到34.8×106 g/(mol·h),辛烯插入摩尔分数达到了23.5%,烯烃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可达到225 kg/mol,分子量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TiCl4/MgCl2-Al(i-Bu)3催化剂,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1-十二烯烃油溶性减阻剂.使用Brookfield DVⅢ型流变仪对以正已烷、正庚烷和环已烷为溶剂的原料进行流变性研究,以此考察不同溶剂体系对聚合速率的影响,测定了主催化剂TiCl4/MgCl2浓度与助催化剂Al(i-Bu)3浓度的反应级数和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并由此建立聚合反应速率方程,探讨了聚合速率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正已烷、正庚烷和环已烷为溶剂时,聚合速率依次降低,但对单体浓度均呈一级反应;在本研究催化剂加量范围内,聚合速率对主催化剂浓度呈一级关系,而刘助催化剂浓度呈零级关系.聚合速率与特性粘数不成正比关系,需在合适聚合速率下才能得到较高特性粘数.在-5~5℃,聚合的表观活化能为56.64 kJ/mol.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两种钪配合物(C5Me4SiMe3)Sc(CH2C6H4NMe2-o)2(记作钪配合物1,Me为甲基)和(C5Me4SiMe3)Sc(CH2SiMe3)2(THF)(记作钪配合物2,THF为四氢呋喃)催化丙烯与月桂烯共聚合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室温及丙烯压力为0.6?MPa时,通过调控月桂烯的用量,采用钪配合物1和...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的工艺合成了一系列乙烯-降冰片稀(NBE)共聚物,利用高温凝胶渗透色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表征了共聚物。相对优化的合成条件为:催化剂A,聚合温度25℃,NBE浓度为0.9 mol/L。乙烯-NBE共聚物的链结构主要以EENEE(E代表乙烯,N代表NBE)形式存在,少数以ENENENE形式存在。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聚合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减小,且低聚物含量增加较多;用催化剂A合成的产物中含有质量分数为0.4%的低聚物,适量的低聚物起到润滑作用,有利于产品的后加工;在低NBE浓度范围,随NBE浓度增加,合成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降低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  相似文献   

11.
Biaxial melt-drawing of blend films composed of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and normal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produced a unique network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30-nm thick homogeneous folded chain crystals. Subsequent biaxial solid-drawing produced a nanoporous structure covering a large area of the membrane surface (120 mm × 120 mm). Effects of prepara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annealing and subsequent solid-drawing, on resultant nanoporous morphology are also testified to achieve the desirable membrane. The higher ga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 of the nanoporous membranes indicate that these nanopores are interconnected along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Despite such excellent porosity, the tensile strength reached 30 MPa,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for the initial non-porous film. Consistence of membrane porousness and robustness is highly desirable for various separation applications, including filtration, water purification, dialysis, and lithium-ion batteries.  相似文献   

12.
《合成纤维》2016,(7):26-30
介绍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的特性,论述了UHMWPE纤维防刺材料结构特点,总结了UHMWPE纤维在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无纬布等材料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常规分子量表征手段很难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分子量测试现状,综述了PE–UHMW分子量分布及其大小测试方法。PE–UHMW分子量分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利用不同温度时溶解性不同实现分离,利用凝胶色谱柱实现分离,利用运动速度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实现分离。PE–UHMW分子量测试目前主要有黏度法、凝胶色谱连用技术、流变仪法等,其中黏度法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这种方法重复性差,其可靠性和准确性还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黏结强度,提出通过不同质量分数的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纳米SiO_2对UHMWPE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对改性处理后的纤维与乙烯基酯树脂进行黏结强度试验,发现硅烷偶联剂处理纳米SiO_2能有效提高纤维的界面黏结强度,同时使纤维保持一定的断裂强度。  相似文献   

15.
与均相催化剂相比,负载型催化剂能够有效控制产物形态和聚合活性。以2,7-叔丁基芴基胺基二甲基钛[t-BuNSiMe_2(2,7-di-t-BuFlu)TiMe_2]为催化剂、改性甲基铝氧烷/二氧化硅(MMAO/SiO_2)为负载、乙烯和10-十一烯-1-醇为单体,制备了一系列超高分子质量乙烯/十一烯醇共聚物。研究结果表明:控制聚合活性在1000~2000 kg/(mol·h)时,可得到形态均一、稳定的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共聚物颗粒,共单体插入率最高达5.3%;同时,共聚物有着不错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DSC、SEM和动态流变法分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UHMWPE/HDPE)共混物的相容性。结果表明:UHMWPE和HDPE具有良好的相容性。UHMWPE/HDPE共混物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当HDPE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共混物的复数黏度明显减小,其流动性变好。UHMWPE能够显著提高共混物的低温冲击性能,当UHMWPE含量超过40%,共混物在-60℃的缺口冲击强度在70 kJ/m2以上。当UHMWPE含量为50%,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2 g/10min,-60℃缺口冲击强度达到77 kJ/m2,使加工性和低温冲击性能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7.
以3-枯基-5-甲氧基水杨醛和2,6-二甲基环己胺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水杨醛亚胺配体(Ⅰ),利用四氯化锆-四氢呋喃络合物和配体反应制备了相应的芳氧基亚胺二氯化锆络合物(Ⅱ),用MS、~1HNMR和~(13)CNMR表征了配体及络合物的结构,并评价了络合物Ⅱ催化乙烯聚合的性能。在甲基铝氧烷(MAO)助催化下,Ⅱ成功地催化了乙烯聚合反应。在50℃、0.9MPa乙烯压力下,Ⅱ在甲苯中的催化活性为53.5kg聚乙烯(PE)/(mmol×Zr×h),所得聚合物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聚乙烯,黏均分子量达3.3×10~6 g/mol。当以正己烷为溶剂时,聚乙烯黏均分子量提高至4.1×10~6 g/mol。  相似文献   

18.
用室内模拟环道评价装置测定了聚1-十二烯减阻剂的减阻率,乌氏粘度计测定了聚1-十二烯减阻剂的特性粘数,并通过25℃下聚辛烯的Mark-Houwink方程估算了样品的粘均分子量,最后比较发现,减阻率随粘均分子量增大而增加,但粘均分子量过大时,减阻率反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黏度法测量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过程中搅拌方式、粒径、清洗和数据处理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力搅拌和摇晃都可以加速溶解;相对分子质量高或粒径大都会导致溶解时间延长,其中粒径的影响更加明显;乌氏黏度计的清洗和维护是保证试验准确的必要条件;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样品的数据的重复性变差,建议取3组相对较小的数值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0.
通过添加全氟聚醚(PFPE)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PE-UHMW)进行改性,研究了PFPE含量对PE-UHMW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当PFPE添加量为3 %(质量分数,下同)时,改性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体积磨损相对未改性的分别降低20.8 %、59.4 %,摩擦磨损性能改善显著;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略有提升;未改性复合材料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黏着磨损和塑性变形,改性复合材料则表现为疲劳磨损,伴有轻微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