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变电站电缆沟用以敷设站内用电系统的低压动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和光缆,是站内电能传输和信息传输的重要通道。沟道内电缆一旦起火蔓延,将导致变电站整站电能和信息中断,造成严重电网事故。火灾蔓延趋势研究是实现电缆火灾预警及自动灭火,提升线路火灾防护能力的基础。建立基于有限元模拟的变电站电缆沟火灾蔓延仿真模型,研究不同分层敷设方式对电缆沟火灾蔓延趋势的影响。研究发现电缆沟道火灾蔓延以纵向蔓延为主,适当减少敷设的电缆层数可有效延缓火势发展,降低电缆火灾损失;电缆分层敷设方式对火灾后电缆沟道温度场的影响不大;在电缆沟道火灾过程中,温度场及有毒气体浓度分布存在显著的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力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变电站中的电缆连接数量大幅增多,电缆、光纤、数据线等敷设混乱、可追溯性差,电气二次设备运行后,电缆任何一芯的可靠性要求都很高,检修、扩建、故障影响面很大,电缆敷设之前的科学排列是目前变电站施工急待解决的质量技术瓶颈之一.西宁750kv变电站创新采用电缆"节点立体交叉"排列敷设方法,提高电缆敷设施工效率、质量,达到全站电缆沟、涵洞、路基内无交叉,合理布置电缆密集敷设时电缆的载流能力,避免电缆密集敷设时温度过高,提高电缆敷设工艺观感,电缆敷设达到科学合理布置,电缆敷设一次性施工完毕,使电缆敷设施工周期缩短,电缆施工完毕后可追溯性强;电缆敷设在检修、扩建施工中方便简捷,确保变电站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3.
根据传热学理论建立了考虑流场影响的电缆温度场计算模型,给定了电缆沟敷设电缆的温度场边界条件,并以电缆沟敷设6回路电缆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也可用于通风电缆沟(隧道)敷设电缆的温度场计算。研究了沟深和电缆层间距对电缆允许载流量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土建成本对电缆沟敷设方案进行了经济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通过改善电缆散热效果来提高电缆载流量方面,电缆层间距优化比电缆沟深度优化能获得更佳效果;适当的电缆沟深度优化具有土建投资成本回收时间短的优点;实际电缆沟敷设方案选取时,应先考虑电缆层间距优化,再考虑电缆层间距和电缆沟深度的综合优化。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送出工程的升压站需汇集大量的35 kV电力电缆,升压站内35 kV配电装置和无功补偿区域的电缆沟内电力电缆数量众多,同时为了匹配主变容量及满足接入可靠的要求,存在电力电缆相互交叉敷设的情况。采用大截面电缆廊道不仅挤占站内有效空间,影响地下管道的布置,还会增加混凝土和钢筋用量,更会延长施工工期,因此新能源送出升压站中电缆敷设的优化设计已成为一项新的课题。以HQ1#330 kV变电站为工程案例,结合实际施工中的具体问题,以合理规划布置电缆通道、减少沟型数量为目的,优化330 kV变电站非典型电缆沟截面。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疆、甘肃等戈壁风沙较大地区建设的变电站或换流站,已有封闭防沙电缆沟盖板的模板架立与拆除、电缆支架焊接和电缆敷设困难、操作空间小、施工慢等问题,结合哈密南±800kV换流站工程,提出了一种新型埋入地下并可检修的防沙电缆沟,并与已有封闭型防沙电缆沟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新型防沙电缆沟,施工方便,节省工期,节约工程量,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1事故经过2008-10-29T13:48,某电力企业所属施工队在某110kV变电站内敷设10kV出线电缆时,突然发现正在施工开挖的新电缆沟处冒烟,随后有放电爆炸声出现。与此同时,变电站控制室内接地装置  相似文献   

7.
变电站是供电的核心,是供电的枢纽。化工厂的变电站更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安全运行。 1变电站的总体设计 (1)防水处理。大家都知道化工厂有很多下水道,地表水很浅。有些变电站电缆沟地表水浅,沟内一年四季都有积水,夏季更严重,电缆整天泡在水里,即使安装排水泵,效果还是不太理想。为了防止进水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变配站的基础整体抬高,电缆沟底与地面平,电缆沟深半米即变配电站高出室外半米。  相似文献   

8.
雷电流流过地线时控制电缆感应电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雷击中变电站附近后,其落雷点附近电位升高,就会在电缆沟中的接地线上产生雷电流。该电流会通过电磁耦合到电缆的芯线上,采用敷设与地线平行并联的分流地线的措施,降低了在电缆沟内的地线中通过的雷电流,进而降低周围电磁场强度,减小附近控制电缆的感应过电压。  相似文献   

9.
《电世界》2016,(9)
正1案例11.1故障现象某6 k V供电系统的3座变电站时常发生高压单相接地报警故障。接地报警发生后,有时接地报警信号会自动消失,系统恢复正常;有时除了接地报警之外,某一相高压熔断器熔体会熔断。1.2故障分析该6 k V供电系统全部由地下电缆沟内敷设的电缆线路供电,有的已运行二十多年,且有许多电缆接头在电缆沟内。雨雪天气潮湿,电缆线路易有接地现象;电网电压波动则会加剧接地相的故障并  相似文献   

10.
研究110 kV紧凑型模块化变电站通用设计方案,发现常规电缆通道在模块化通用设计方案中存在易与独立基础施工发生碰撞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电缆隧道与电缆沟优点的新型电缆通道构造样式,利用三维设计技术开展电缆敷设方案论证,并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论证,该问题得到解决并形成了新型电缆通道设计成果。  相似文献   

11.
周华东 《四川电力技术》2010,33(4):43-45,91
针对电缆沟敷设方式下电力电缆的广泛应用以及传统方法载流量计算参数较难确定的不足,根据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利用有限单元自动划分法,建立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电缆载流量计算模型,能够按照实际敷设情况的变化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改。根据电缆的结构参数和周围敷设区域的物性参数分析了电缆沟中电缆区域温度场分布情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法来计算电缆载流量的方法。可为优化电缆敷设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电缆沟是发电厂、变电站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主要用来放置电缆,保护沟内电缆不受损伤.结合电缆沟的结构特点,对发电厂、变电站电缆沟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电缆沟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缆沟是发电厂、变电站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主要用来放置电缆,保护沟内电缆不受损伤。结合电缆沟的结构特点,对发电厂、变电站电缆沟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目前,110kV电缆主要敷设方式主要采用直埋敷设、电缆沟敷设、穿管敷设、隧道敷设等方式。本文就110kV电缆穿管敷设需要解决的问题、用于110kV电缆敷设的管井设计的相关问题以及管井的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进行探讨,从而论证110kV电缆穿管敷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用电顾问     
1变压器接线组别及测量要求问:编辑同志你好,想问一些问题,望解答。电缆敷设前应作哪些检查,敷设中注意什么?(湖北朱原野)答:电缆敷设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缆敷设前应检查核对电缆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电缆线盘及其保护层是否完好,电缆两端有无受潮。(2)检查电缆沟的深浅、与各种管道交叉、平行的距离是否满足有关规程的要求、障碍物是否消除等。(3)确定电缆敷设方式及电缆线盘的位置。(4)敷设中直埋电缆人工敷设时,注意人员组织敷设速度,在防止弯曲半径过小而损伤电缆;敷设在电缆沟或隧道的电缆支架上时,应提前安排好电缆在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电缆沟电缆集群敷设条件下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和载流量。根据电缆结构参数及敷设工况的物性参数,建立了单芯四回路电缆规则排布多物理耦合场的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电缆沟中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电缆载流量的弦截法。此外,进一步分析了电缆不规则敷设工况下电缆排列杂乱程度与载流量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不规则排列下电缆载流量减小、电缆芯温度升高。该计算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电缆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何江涛  焦阳 《电测与仪表》2016,53(3):99-104
电缆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配电网中,其运行可靠性与电缆的载流量与温升关系密切,精确计算电缆的载流量和温度场分布对于电网的可靠、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电缆的损耗对电缆沟的生热、散热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COMSOL有限元多物理场分析软件,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8.7/15 k V YJV 1析软件,的XLPE三回路电力电缆沟正常敷设与不规则敷设情况下的载流量与温度场分布。数据证明,电缆敷设的位置与密集程度影响着电缆的载流量,密集程度越高,载流量越低。因此,按照规程要求分层敷设电缆束才能降低电缆的工作温度及延长寿命,电缆集群不宜集中敷设于底部。  相似文献   

18.
电缆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配电网中,其运行可靠性与电缆的载流量与温升关系密切,精确计算电缆的载流量和温度场分布对于电网的可靠、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电缆的损耗对电缆沟的生热、散热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COMSOL有限元多物理场分析软件,模拟了8.7/15 k V YJV 1×400的XLPE三回路电力电缆沟正常敷设与不规则敷设情况下的载流量与温度场分布。数据证明,电缆敷设的位置与密集程度影响着电缆的载流量,密集程度越高,载流量越低。因此,电缆集群不宜集中敷设于底部,按照规程要求分层敷设电缆束才能降低电缆的工作温度及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9.
(3)电动机和变频器之间的电缆应穿钢管敷设或用销装电缆,并与其他弱电信号在不同的电缆沟中分别敷设,以避免辐射干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特高压换流站主(辅)控制楼内一层电气设备房间采用电缆沟道敷设电缆困难,以及防止换流站在运行多年后,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屏柜及基础发生倾斜的问题,提出在主(辅)控制楼一层电气设备房间设计中采用全地下电缆夹层设计方案,并将电缆夹层与电缆沟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得出采用电缆夹层方案比采用电缆沟道方案增加投资35.2×104元。电缆夹层结构型式已经在哈密南、灵州、酒泉±800kV换流站主(辅)控制楼一层得到应用,研究结果表面:主(辅)控制楼采用电缆夹层方案安装操作空间大,敷设电缆方便,提高了电缆敷设的安装进度,节约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