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文志  叶志侨  李晶  王浩 《城市建筑》2023,(7):53-56+97
“健康社区”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根本落脚点,社区规划是建设健康社区的重要途径。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大流行,深刻改变了人们既有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也引发了设计师对健康社区规划的再度思考。文章从客户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需求出发,结合嘉兴环汇臻怡府社区规划,探讨如何实现健康社区环境的自然化、土地使用的混合化、交通系统的体系化、公共空间的共享化,推动健康社区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高校新校区的总体规划与设计实践,针对高校新校区规划建设中产生的校园建设与城市发展、校园与城市共生、校园与城市资源共享的问题,依据空间类型学的设计原则对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组织进行引导,提出新的规划思路和模式——规划一个既有开放的校园空间,又与城市互动融合的开放型城市校园。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方法初探——以深圳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春  司马晓  洪涛 《规划师》2008,24(6):24-27
<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强调作为公共物品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应在实现"公平"的基础上体现"活力".规划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界定了公共开放空间的内涵,确定将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和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保障足够的公共开放空间面积和数量、提高公共开放空间周边用地的功能复合性等具体手段,并建议加强政府实施监督和管理,以有效实现"公平"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城市微型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管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师》2017,(11)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日益明显,但由于城市建设转型发展及土地资源紧缺,可用于公共空间建设的用地越来越匮乏,同时在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被荒废或尺寸过小的"灰色"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掘公共空间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成为规划部门关注的一项热点。文章结合武汉市微型公共空间规划工作实践,系统地对微型公共空间的概念、问题、评价标准等进行研究,并从完善布局、彰显特色与对接管理等角度对微型公共空间的规划管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的平灾结合视点——以唐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春  李云  周舸 《城市建筑》2009,(8):104-106
本文以唐山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为例,从“平灾结合”视点出发阐释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的几个关键性内容,以期对四川陇南等地区的灾后重建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湾区是滨海城市核心公共空间资源,是城市空间品质和综合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借鉴香港维多利亚港湾规划经验,结合威海四季海湾概念规划实践,从城市一体化交通体系构建、空间规划控制及天际线塑造、核心建筑公共空间场所功能复合、旅游资源整合、街道活力关注、行人优先及动态规划控制体系建立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来议论城市湾区空间资源的公共开放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时期体育赛事标准和群众体育运动需求的不断发展,公共体育中心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也随之产生变化。在分析新时期公共体育中心建设动力和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公共体育中心规划设计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结合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更新改造规划实践,探讨包括功能定位、公共开放空间、空间复合利用、场馆建筑、交通组织、历史文脉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策略转变,提出可进一步加强弹性引导和底线管控、大数据应用、多元协商参与规划等方面的规划思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住区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品质的保障,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迫切需要从满足城市住区总体社会发展的需求角度入手,建立科学系统的空间形态规划策略和方法,可持续发展指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城市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可持续发展指针的设计需要通过现状调查、指针提取、指针修正等过程,通过制定住区公共开放空间发展的核心目标,以实现对规划行动的科学、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
荷兰开放空间系统性规划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佐 《规划师》2008,24(11):90-93
荷兰的城市开放空间规划采用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规划思想,遵循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生态隔离带、连接体系和以水为先导的城市开放空间建设等措施,将开放空间生态系统有机地融于城市规划中,注重开放空间的系统化、网络化建设和生态性建设,有助于实现城市开放空间环境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这些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和<杭州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为实例,就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的技术路线,总体水平评价指标的选择针对现实问题的目标和重点的确定等问题展开论述,强调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应当抓住城市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才能为当地居民和地方政府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成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重庆市城市发展改进都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努力,从规划的层面,探讨如何重建失落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2.
提升城市休闲功能是城市更新的研究内容之一。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城市休闲功能的主要载体,其规划如何引导城市生活空间良性发展值得关注。首先,对中美公共开放空间及规划概念作相关阐述;以美国为例,概述美国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历史及代表性方法 ;从人口统计数据的运用、总体规划框架下的发展、游憩学研究的支撑以及与空间分析技术的结合等四个方面讨论规划演变的背景与思想,并且从规划应用、规划内容以及规划数据分别探讨"底限控制"与精细化的特征;最后从价值、指标、方法等方面反思对我国公共开放空间规划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雷鸣 《中外建筑》1998,(6):30-32
本文结合重庆市城市发展改进都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努力,从规划的层面,探讨如何重建失落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存在于城市建筑层面的用于交际和公共活动的群体共用空间,本质上是为市民生活服务的地方,并且包含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特色。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及发展历程进行简单阐述,探讨了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策略,并以深圳市特色主题公园为例,提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规划师》2017,(Z1)
在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中,由于原有控规对地块的控制指标不够完善,导致建筑方案未能从公共角度出发,对社区服务设施、城市开放空间等的考虑不足。规划管理部门需要在进行规划综合评估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出让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增强对出让地块的规划前期管理。文章以上海市徐汇龙华寺周边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龙华寺周边地块进行控规层面的规划评估,形成了出让地块的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形态、公共空间和地下空间等要素较为完善的评估报告,作为土地出让合同的附件,有效地指导了下阶段的项目开发建设,亦对上层次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健康促进原则出发,介绍了健康社区所应具备的基本要求。系统地介绍了健康概念的国际标准,提出了健康社区所应具备的条件;从生理学方面讲述了运动促进健康的原理及方式;并建立了社区体育规划的理论,确定了规划的基石——体康运动。在理论介绍的同时,增加了体育规划的影响因素、体育设施规划的原则和具体实践方案,可为住宅建设者、社区管理者以及健身活动的实际参与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实践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蓉  陈果  杨伦 《规划师》2007,23(10):26-28
成都市针对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配置水平低、空间分布不均、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定了成都市中心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建设标准,落实了各级公共体育设施规划,以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体育设施作为补充,并对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20年伊始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等众多领域。围绕"疫情背景下的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主题,邀请了王世福、黄建中、张天尧等多位专家学者笔谈。王世福通过对我国人居环境的短板和治理盲区的反思,从宏观的城市到微观的社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包括:将健康影响评估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加强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的公共健康韧性;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应急响应能力;提高公共设施空间通用性和稳健性;提升韧性社区的应急治理能力等。魏成以疫情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出发,探讨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主的"新基建",积极纳入城乡规划与人居环境建设之中,以期改善和提质设施供给与防灾减灾的智能化应用,并推动多方协作、多元互动的创新治理决策平台的形成。袁媛对在疫情中如何有效提高城市医疗设施的应急能力,提出规划构建合理的基层医疗分区,梳理医疗设施配置模式在医疗分区内选择基础条件优良的街镇一级医疗设施作为传染病初级分诊点,以及培育居民分诊就医习惯,提升城市在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的韧性等建议。单卓然基于线下零售服务空间组织的"规模收缩、多心扁平、均衡分散化"过程,正在超常规加速,而且可能难以逆转的趋势,反观我国大城市空间治理中现行的线下零售空间组织政策,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定点造极"转型"动态组网",有限公共资源优先向市边缘区、区边缘街道投放;研究优化零售商业网点规划配建标准;增强评估零售商业用地调规效应;搭建城市"一张网"零售服务动态监测平台。向科围绕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等展开辩证的讨论,通过对疫情期间,物理性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的变化的研究,指出在快速变迁和不断拓展的现实中,需要反复思考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立场,从而构建新的公共空间结构、内容和形式。黄建中从社区角度的疫前、疫中、疫后三个阶段,分析城市规划和治理工作之间相对脱节的问题,重点指出需要增加对基层单元的社区治理;后疫情时期,社区生活圈应该是衔接空间与社会治理平台的重要单元。张天尧认为社区是卫生防疫等基本单元,作为基层区域性共同体,在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健康社区治理的制度构建,从制度保障、协作网络、支撑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健康社区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许琳琳  周立民 《山西建筑》2010,36(20):26-27
简要介绍了防灾公园的定义和防灾功能,重点探讨了防灾公园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统筹规划设计、有效利用开放空间和绿地、平灾结合及安全保障四个方面,并阐述了规划设计程序要点,以期指导防灾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袁渊  袁涓 《四川建筑》2010,30(5):45-47,50
城市公共空间是组成城市防灾系统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中城市公共空间防灾避难作用的分析,结合国内外紧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情况,以成都市为例,探讨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城市防灾系统整合的规划建设原则,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作为避灾场所的设施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