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语句子的组块分析体系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周强  孙茂松  黄昌宁 《计算机学报》1999,22(11):1158-1165
介绍了一种描述能力介于线性词序列和完整句法树表示之间的浅层句法知识描述体系-组块分析体系,并详细讨论了其中两大部分;词界块和成分组的基本内容及其自动识别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阶段构造汉语树库的新设想,即先构造组块库,再构造树库,进行了一系列句法分析和知识获取实验,包括1)自然识别汉语最长名词短语;2)自动获取汉语句法知识等。所有这些工作都证明了这种知识描述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汉语基本块描述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块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中的重要技术,其处理基础是设计一套合理有效的块描述体系。本文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拓扑结构的汉语基本块描述体系。它通过引入词汇关联信息确定基本拓扑结构,形成了很好的基本块内聚性判定准则,建立了句法形式与语义内容的有机联系桥梁。这套描述体系大大简化了从现有的句法树库TCT中自动提取基本块标注语料库和相关词汇关联知识库的处理过程,为进一步进行汉语基本块自动分析和词汇关联知识获取互动进化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赵长宽  姬彦巧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23):4540-4542,4546
在分析了AutoCAD的块和属性块定义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在SolidEdge中实现类似技术的方法。提出在SolidEdge中以组对象为基础构建块,以其属性集实现块属性的存储,并应用UML描述了主要问题的算法过程。基于COM技术实现了创建块、插入块、块分解、块信息处理的方法,以构建的一个标准图纸自动生成系统为例,说明块技术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指纹图像增强是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获取可靠的指纹细节特征的基础。为了弥补指纹图像的质量缺陷,实现对低质量指纹图像的有效增强,提出一种基于块质量评价和块频谱匹配滤波器的块频谱扩散指纹增强方法。方法 首先,基于块内点方向一致性参数,给出了块质量评价结果;然后,研究了复合窗口频谱扩散特性,完成了基于一次模糊K均值聚类、一阶自适应带宽的2维巴特沃斯带通滤波器和2维高斯窗的块频谱匹配滤波器设计;最后,依据块质量等级的高低,应用块频谱匹配滤波器对复合窗口的块频谱进行滤波增强。结果 选取FVC 2004指纹库中的大量指纹图像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高质量和低质量指纹图像均有良好的增强效果。结论 本文方法对指纹的脊线方向和频率等参数依赖较弱,拥有很强的容错能力。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指纹图像增强中的有效性,可适用于高质量和低质量的指纹图像增强。  相似文献   

5.
基于知识的UML图形文档自动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领域本体的需求获取使得用领域术语描述用户需求,并进行应用模型的自动分析成为可能,以尽可能地保证需求描述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从以领域概念为背景的应用模型,到以软件概念为基础的应用软件模型,是需求工程要完成的一个实质性跨越。UML是目前软件需求描述的一个实际上的标准。该文主要论述了从基于领域本体的应用需求描述到基于UML的软件需求文档的自动转换过程,文章提出建立从领域本体概念到UML概念映射规则库,以及根据UML概念填写用XML表示的UML图元模板的规则库,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规则的,从应用需求概念到UML图元模板的自动转换工具。  相似文献   

6.
基于概念统计和语义层次分析的英文自动文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传统的自动文摘方法基于词语统计抽取文摘句,未进行文本的语义分析,导致文摘精度不高。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题概念的自动文摘方法,以概念统计和层次分析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英文自动文摘系统。系统利用WordNet以概念统计代替传统的词频统计,基于主题概念构建向量空间模型,计算句子重要度。并且根据主题概念在概念层次树上的分布进行文本结构分析划分意义块,以意义块为单元抽取文摘,初步解决了多主题文章的文摘结构不平衡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概念层次树的构造,主题概念的抽取步骤,基于主题概念的句子重要度的计算和意义块的划分算法。测试表明,通过概念统计和语义层次分析的方法,我们设计了更理想的向量空间模型,系统生成的文摘精度较高,并更全面地反映了原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一种面向汉英口语翻译的双语语块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基于语块的处理方法是近年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兴起的一条新思路。但是,要将其应用于口语翻译当中,还需按照口语特点对涉及双语的语块概念做出合理界定。本文在已有单语语块定义的基础上,根据中、英文差异和口语翻译特性,从句法和语义两个层次提出了一种汉英双语语块概念,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中、英文并行语料库,建立了一套计算机自动划分与人工校对相结合的双语语块加工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汉英句子级对齐的口语语料进行双语语块划分和对整,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基于双语语块的口语统计机器翻译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双语语块定义符合口语翻译的实际需要,使用基于双语语块的语料处理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口语系统的翻译性能。  相似文献   

8.
块扩句是一类概念预期知识十分明确的句子。基于概念层次网络理论介绍了块扩句对应的块扩句类,总结了能够激活块扩句类的典型块扩动词。根据块扩动词的概念知识得到句子的特征语义块及块扩句类,依据块扩句类的知识对句子进行检验后可给出句子句类的分析结果。在已有的句类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对真实语料中的块扩句进行了自动分析,实验表明正确率达到了71.29%,错误主要来自特征语义块动词辨识、动词多句类代码等。正确分析块扩句将有助于解决汉语句子的多动词处理难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基于垃圾指令插入的花指令技术在软件保护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封闭代码块的软件反静态分析和动态调试的软件保护技术。重点介绍了自封闭代码块的相关概念,阐述了自封闭代码块的自动生成技术,包括基于指令编码表的随机指令序列生成技术和基于指令逆向思想的逆指令序列生成技术,并给出了相关算法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封闭代码块的软件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基于垃圾指令插入的花指令技术在软件保护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封闭代码块的软件反静态分析和动态调试的软件保护技术.重点介绍了自封闭代码块的相关概念,阐述了自封闭代码块的自动生成技术,包括基于指令编码表的随机指令序列生成技术和基于指令逆向思想的逆指令序列生成技术,并给出了相关算法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付斌  樊孝忠 《微机发展》2006,16(10):94-96
问句分析是自动问答系统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在中文问句的结构特点基础上,结合机器学习及组块分析理论,对问句进行组块分析,实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问句组块识别算法,并应用于银行领域自动问答系统中。测试结果表明,对问句组块的识别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汉语问句语义组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句分析是问答系统的关键,为降低问句完整语法分析的复杂度,该文应用浅层句法分析理论,采用问句语义组块方式来分析问句。以“知网”知识库为基础,提取和定义了表达汉语问句的6种语义块,定义了语义组块最大熵模型的特征表示,通过最大熵原理实现了语义组块特征抽取和特征选取学习算法,并以模型为基础实现了真实问句的语义块的标注,从而为在语义层面上理解汉语问句奠定了基础。实验结果说明最大熵模型应用于汉语问句语义组块分析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面向口语翻译的双语语块自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葳  赵军  刘非凡  徐波 《计算机学报》2004,27(8):1016-1020
语块识别是实现“基于语块处理方法”的基础 .目前 ,针对单语语块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 ,但机器翻译更需要双语相关的语块分析 .该文根据口语翻译的实际需要 ,提出了“双语语块”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 ,实现了一种针对并行语料库进行双语语块自动识别的新方法 .该方法将统计和规则相结合 ,可同时保证双语语块的语义特性和句法规范 .通过在一个 6万句的旅馆预定领域口语语料库中的实验可以看出 ,该方法对汉英并行语料的双语语块识别正确率可达到 80 %左右 .  相似文献   

14.
短语复述自动抽取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信息检索、问答系统、文档分类等任务中。而专利语料作为人类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内容丰富,实现基于中英平行专利语料的短语复述自动抽取对于技术主题相关的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效果提升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利用基于统计机器翻译的短语复述抽取技术从中英平行专利语料中抽取短语复述,并利用基于组块分析的技术过滤短语复述抽取结果。而且,为了处理对齐错误和翻译歧义引起的短语复述抽取错误,我们利用分布相似度对短语复述抽取结果进行重排序。实验表明,基于统计机器翻译的短语复述抽取在中英文上准确率分别为43.20%和43.60%,而经过基于组块分析的过滤技术后准确率分别提升至75.50%和52.40%。同时,利用分布相似度的重排序算法也能够有效改进抽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组块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李素建  刘群  杨志峰 《计算机学报》2003,26(12):1722-1727
采用最大熵模型实现中文组块分析的任务.首先明确了中文组块的定义,并且列出了模型中所有的组块类型和组块标注符号.组块划分和识别的过程可以转化为对于每一个词语赋予一个组块标注符号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分类问题根据最大熵模型来解决.最大熵模型的关键是如何选取有效的特征,文中给出了相关的特征选择过程和算法.最后给出了系统实现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汉语组块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块分析作为浅层句法分析的代表,既可以满足很多语言信息处理系统对于句法功能的需求,又可以作为子任务,在词法分析和完全句法分析以及语义分析中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句子进行进一步深入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众多的研究将注意力集中于组块分析上。该文主要对组块的定义和分类、组块识别方法、组块的标注和评测以及组块内部关系分析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综述。最后,探讨了组块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汉语块分析评测任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中文信息学会句法分析评测CIPS-ParsEval-2009中的三项块分析评测任务 基本块分析、功能块分析和事件描述小句识别的设计理念、判定标准和相关资源构建方法。然后给出了这三项目前的主要评测结果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总结了这三项评测任务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8.
基于SVM的组块识别及其错误驱动学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错误驱动学习机制与SVM相结合的汉语组块识别方法。该方法在SVM组块识别的基础上,对SVM识别结果中的错误词语序列的词性、组块标注信息等进行分析,获得候选校正规则集;之后按照阈值条件对候选集进行筛选,得到最终的校正规则集;最后应用该规则集对SVM的组块识别结果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独采用SVM模型的组块识别相比,加入错误驱动学习方法后,组块识别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值均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现有功能块分析器对于不同长度和不同结构功能块的分析性能研究表明,长的结构复杂的功能块正是功能块自动分析的难点所在。由此,我们设计了新的分层次的功能块体系,并从清华句法树库TCT中自动生成了新的功能块语料库。通过对新的功能块语料库长度分布、内部结构分布分析,以及与单层次功能块语料库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我们证实了新的分层次功能块描述体系具有结构简单、长度短且分布均匀的优良特点。这些性质对功能块分析器的性能提高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